南昌今后三年新增公厕1039座推行“公厕长”管理模式


南昌新闻网讯公共厕所作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着城市形象,同时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市民文明程度的高低。昨天,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城区“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提出增加城区公厕1039座,形成10分钟步行如厕圈。
  3年增加公厕1039座
  我市提出,按照省会城市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公厕达到5座以上,二类以上公厕达到75%的标准,在我市现有环卫公厕456座(含三县县城48座)、已对外开放社会单位厕所580座的基础上,通过三年的努力,到2020年,增加城区公厕1039座(其中新增936座,引导沿街私有、民营单位对外开放103座),改造282座,使厕所数量达到2000座以上,形成10分钟步行如厕圈。
  我市提出,对建成区内厕所的现状、布点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科学布局。加大公厕建设力度,形成以环卫公厕为主体,社会公厕为补充,覆盖全面、布点均衡的公厕设施体系,形成10分钟步行如厕圈。
  实施“互联网+公厕”计划
  我市将打造智慧公厕。实施“互联网+公厕”计划,对全市公厕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档案,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具备显示开放时间、蹲位数量和意见反馈等功能的公厕app(微信小程序),方便公众寻厕。
  新建、改建公厕公共区域在充分保障隐私的前提下设置视频、人流量等监测系统,设置便民信息显示栏、臭味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提升服务和监管水平。
  鼓励研发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处理技术,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公厕。注重公厕外观与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周边建筑相协调,强化社会文明的传播和南昌城市形象的宣传,打造公厕品牌形象。加强公厕保洁员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技能,提高公众满意度。
  推行“公厕长”管理模式
  我市提出,提升公厕管理水平。制定《南昌市城区公厕分类管理考核办法》,推进公厕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创新公厕管理、检查、考核、奖惩机制,推行“公厕长”模式。
  建立健全监督电话、当班管理员工号等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所有公厕应免费使用,有条件的公厕实施24小时开放。
  我市将引入市场机制,探索“以商养厕、以商管厕”、开展公厕“认养”新模式。有条件的公厕拓展服务驿站、公益宣传、自动售卖等功能,努力探索具有南昌特色的“以商养厕”管理模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积极配套考核评价办法,将公厕保洁服务质量、行业自律、企业诚信等纳入城市管理领域信用体系,并应用于公厕市场化管养招投标管理。(南昌晚报全媒体记者吴跃强)

黄平林出席全市2018年国资系统党建暨党风廉洁建设工作部署会
县科技局指导16家企业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
洪江市民政局举办纪念建党97周年活动
十里街道:一个合力抓发展 两大优势强管理 多方输血惠民生
学习雷锋好榜样 义务劳动最荣光
南昌今后三年新增公厕1039座推行“公厕长”管理模式
你读书我买单!荆州这家图书馆就是这么任性!
全市四十余种农产品参加全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
佛子大芦村全力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汨罗消防大队深入辖区仓储类场所开展检查
国家应急管理部来我市开展专项督导检查
年内实施80个重大项目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三代“焊”将筑基 他们让中国建筑走向世界
颍州区召开区政府党组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清河行动”与“河长制”确保水清岸绿
我省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重点项目
设置临时救助点 温暖街头流浪者
巫山县神女景区开发建设积极进展
爱心企业资助社区贫困学生
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空袭叙利亚,超60名平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