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助力寻亲,湘潭夫妻找回失踪16年的儿子


湘潭新闻网7月4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建强)回家的路,只有30公里,约半个小时车程。但时年12岁的王志勇走失后,亲人找了他整整16年。
7月3日,湘潭市公安局九华分局民警陪同王铁光一家赴长沙认亲,并将28岁的王志勇接回。这是湘潭市第一例双亲活体dna比中并找回的失踪人口。
智障儿子不慎走失
王铁光和李友娥夫妇前两个孩子都是女儿,一心还想生个儿子。1990年,他们甘受罚款偷偷生下了第3个孩子。尽管得偿所愿,但高兴劲没持续多久,他们逐渐发现儿子有些异常:耷拉着脑袋,不会与人交流。
眼看孩子要读书了,夫妇俩将儿子带到省儿童医院检查,结论是精神发育迟滞,智力只停留在三四岁。那时候家里穷,做不起高压氧治疗,送不起特教学校,他们只好把儿子带在身边。
16年前,王家住在湘潭县响水乡洪家村(现为湘潭经开区)。2002年2月19日,母亲让二女儿王雄去叫猪贩子来家里收猪,回家后才知道弟弟不见了。原来,王雄出门后,弟弟悄悄跟在了后面。中途她拐了弯,而弟弟习惯走大路,所以走失了。
家里发动亲戚朋友找了一个月,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可惜一直杳无音讯。
科技助力,7天比对成功
“心里有着一份牵挂,也总抱着一份信心。”李友娥说,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亲,这些年,寻人花费的钱足够建起一幢小楼房了。
近几年,姐妹俩长大了,她们在网上发布寻人启事,在“宝贝回家”网站填写了资料,并得知了dna比对这一技术手段。
6月20日,王铁光向九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中队长杨海滔讲述了相关情况后,杨海滔向领导汇报并与市公安局dna中心联系,安排王铁光夫妇于6月22日采集了血样。
时间只过了一周,6月29日,王铁光接到了杨海滔的电话,得知孩子找到了,这让他不敢相信。王铁光赶紧叫上女儿赶到九华公安分局,杨海滔说,通过与公安部打拐基因库盲比,匹配到了名叫“张陶”的男青年,正在长沙市第三福利院。
“宝贝”回家
见面的过程意外的平淡。儿子“张陶”从病房出来,微笑着与李友娥、王铁光握手。他并不知道父母的含义,像与每一个生人见面一样,习惯性地让陌生人看自己的手环,这上面写着名字和病人身份。
“理伢子,还记得我是谁吗?这是你小时候的样子!”李友娥叫着儿子的小名,顺手拿出家里保存的唯一一张儿子小时候的照片。然而,边上的“张陶”一直在傻笑。
长沙市民政局救助站李站长说,“张陶”走失后大约在外面流浪了半年,2002年8月被公安人员收容并送到长沙市儿童福利院,2009年转到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长沙市精神病医院)。
长沙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沈雪芝说,“张陶”刚来时,生活不能自理,经过医院的治疗和训练,他已经能够照顾自己,并会做一些简单的手工。“2016年,医院为近400名流浪病人采集了血样,并录入了寻亲基因库,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他们找到亲人。”
如今,王志勇已把医院科室当成了自己的家,任众人劝说都舍不得离开。“跟姐姐走,姐姐再也不会让你丢了……”说完,他听话地拉起了姐姐的手。

将乐县古镛镇被省体育局命名为“体育产业特色基地暨特色体育小镇”
全国首例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卷烟器案依法宣判
市造价处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红色经典著作展览”
滩坑引水工程举行开工仪式 吴晓东宣布开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隆重推出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
DNA助力寻亲,湘潭夫妻找回失踪16年的儿子
140名车险查勘员被授予“辅警权限”可现场调解并在线认定双方事故责任,加快事故处理
马边:李建伦率队督查矿山安全环保工作
迎端午:武陵源核心景区开展旅游安全检查
第三批新能源公交车落户金坛
夹江县:组织收看全省今冬明春重污染天气防治攻坚行动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长岛金晟旅游购物中心复工建设
水利部部署近期强降雨防范 向安徽河南湖北派出工作组
【脱贫攻坚在行动】甘肃临夏:土地流转政策好 高原夏菜采摘忙
创新社会治理筑牢法治基石
“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创新中心”落户江北
德家:青年人的生活,有点可爱
到平遥过年喽
平湖市戮力同心做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强台风“山竹”来袭 深圳、中山等十城停运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