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云:10余年手抄名著400万字


湘潭新闻网6月26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戴上眼镜,铺开宣纸,提起硬笔,6月25日,74岁老人胡立云老人正在认真地抄写《西游记》第六十九回。还差最后三十多回,胡老就将四大名著抄写完了。退休后的10多年时间里,他已手抄古典名著共计400余万字。
“围字”成为兴趣爱好
胡立云居住在雨湖公园附近,家里书香气息浓厚,书房里的几个大柜子里,整齐地叠放装订好的手抄本。这些年来,他手抄的四大名著有10万多张纸,分章回用白线装订成册。翻看册子,字体秀丽、用笔讲究,字迹工整、版面清晰,没有一处涂改痕迹。
手抄本全部用双钩书法书写,胡老称之为“围体”。“这种字体类似于字帖中的空心描摹字体,因为是围起来的,我就姑且称之为 ‘围体’了。”胡老笑称。
喜欢“围字”,还得从胡立云小时候说起。“那个时候,没有其他太多的娱乐方式。我最感兴趣的事,就是观察石碑上的文字,并在一旁‘围字’。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我的一个爱好,并一直坚持下来。”
手抄名著陶冶身心
退休前,胡立云是湘潭县的公务员。但由于工作繁忙,书写只是偶然闲暇时的爱好。退休后,他有了充足的时间,于是花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围字”,抄写毛主席诗词、“老三篇”,抄写唐诗宋词、弟子规,抄写党章、宪法。他说,他是“边抄边学,边学边抄。”
有一次,胡立云在家里看电视机《三国演义》时来了灵感,为何不把《三国演义》抄写一遍呢?说干就干!他花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抄写完成。“既然抄完了《三国演义》,为何不把四大名著系统地抄一遍呢?”于是,胡立云又开始抄写《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对胡立云来说,手抄名著,不仅是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也是个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过程。“只要一拿起笔写字,我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抄’圣贤书。”每天,他安排5个小时抄写名著,一天能写一两千字。书写之余,胡老还会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打理花花草草,日子过得怡然自得。
“我们起初很担心父亲的身体,怕他每天书写几个小时身体和精力吃不消。可现在看到父亲因为写字,精气神越来越好,我们都放心了,也更加支持!”胡立云的儿子胡春波不仅在“装备”上支持父亲,精神上也给予莫大的鼓励,并将父亲的手抄本做宝贝精心保存。“这就是我们的传家宝!我父亲不仅自己热爱读书、喜爱写字,也时常不忘教育子孙,要多读书、读好书!”
胡立云说,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继续抄下去。他也会教育子孙,要爱读书,热爱传统文化;同时也会告诉他们,任何事,只要坚持,都是能做完,而且做好的。

我市召开重要天气信息新闻发布会
青冈市场监督管理局“走进送”解企业难题
中国美院校考明天开考 最火专业录取比例高达85∶1
湘西州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运行良好
南向通道『朋友圈』再扩大 宜宾—钦州集装箱铁路班列开行
胡立云:10余年手抄名著400万字
蚌山区残联围绕助残日主题走访慰问康复训练贫困残疾儿童
安六铁路六盘水段 预计今年底前铺轨
高新区:培训党工组织负责人
蓬江、新会、台山率先开展“县管校聘”改革 “流动的教师”让教育资源更均衡
西峡县回车一小举办“新队员”入队仪式与“庆六一”文艺汇演
双节临近,市食药监管局为居民送上食药安全“知识大餐”
市领导深入东山区调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人均境外移动支付消费增长26% 成都人跻身全国前十
官庄至梅子垭水库连通工程开工 建成后供水能力将达到44万吨/日
端午小长假期间我省旅游收入超86亿元
弘扬宪法精神 增强宪法意识 维护宪法权威
银川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
这个中学生太任性 酒后无证驾驶摩托车还超员
贵阳精准推进“个转企”工程 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