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不见面审批”实践 公安“1号窗口”让群众少跑腿

    原标题:公安“1号窗口”让群众少跑腿
扬州网讯 (记者 张玉峰)   一刻钟,是城区居民从家中到公安“1号窗口”的平均用时,遍布城区的公安“1号窗口”,为扬州市民的生活提供着坚实的警务保障。
为全面深入贯彻党中央深化“放管服”、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举措,扬州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大局,深化“不见面审批”实践,打造公安“1号窗口”和“24小 时公安政务自助服务站”。
“不仅要做到一枚印章管审批,破解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堵点和痛点,还要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宫文飞说,推进便民利民举措,就是要做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
“1号窗口”实现“不见面审批”
这些天,家住市区东方百合园小区的周先生发现处理交通违章有了新去处。除了城区四个区域的六个处理点外,离他家不远的瘦西湖旅游警察警务服务站多了一台人工智能自助服务机,在进行脸部识别后,周先生拿出驾照,很快就通过语音互动完成了两起交通违章的自助处理。
货车车主徐先生也体验了一把“不见面审批”带来的红利。近日,由于着急运输一件超宽货物,而审批窗口位于东区市民中心,相距十多公里,往返一趟要耗时一个半小时左右。通过电话联系,工作人员指导他在政务“一张网”上进行网上申请,上传材料,通过后台审批,短短十五分钟即通过审核,徐先生随后在家附近的“1号窗口”及时打印了运载超限不可解体物品通行证,化解了燃眉之急。
其实早在两年多前,这个证就可以通过扬州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手机微信自助办理平台申请办理,快递员直接把证送到家里。现如今,类似银行ATM机的操作,让市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服务。
作为公安“1号窗口”的样板,先期投入使用的瘦西湖旅游警察警务服务站已开始24小时为群众服务。按照“机器替代、数据替代、合成替代”的要求,扬州公安将分期分批在扬州市127个派出所、20个出入高速城市会客厅、26个警务查报站布点建设扬州公安“1号窗口”,在人员密集的重点商业区建立“24小时公安政务自助服务站”。
“丢失身份证,市民补办起码要来回跑两趟。”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支队长周士普说,今后市民只要前往就近的公安“1号窗口”,自助办理即可。此外,为了让群众少跑腿,扬州公安正在建设“公安顺风”速递队伍,将加快包括身份证在内的纸质文档卷宗的传递速度。
打破壁垒推进“放管服”改革
人工智能提升了警务服务的水平,也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便捷,而便捷的背后,是扬州公安站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上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往,如果企业或者群众需要办理一件公安行政事项,需要先到市公安局行政许可支队受理,然后交由分管警种先期审批,随后再回到行政许可支队盖章,而最终的管理仍是分管警种。“前店后坊”的模式不仅耽误了相关办理人的时间,也消耗了不必要的警力资源。
打破壁垒,就要审管分离,大刀阔斧,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基于此,扬州公安把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便民化的重要抓手,制定《扬州市公安局‘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深化以审管分离为核心,以机构建设和相对集中为重点,以“放管服”为关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其中,改革的重点放在了机构建设和警力配置上,搭建市支队内设机构,下设综合指导大队、受理复核大队,审批服务大队和网上审批大队,强化县级公安机关审批机构建设。目前,县级公安机关行政许可部门机构全部建立。
针对“不见面审批”工作现状,扬州公安从内保、治安、交警等警种部门共划转40个审批事项到行政许可支队,由许可支队统一行使受理、查勘、实质性审批及发证工作,需要市局领导审批的事项,均由分管行政许可服务支队的局领导审批。发证时,统一使用扬州市公安局行政审批专用章,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机制完善打造高效服务
“审管分离,不是审批事项一划了之。”市公安局副局长翁国彦说,光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还不够,还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对称的高效服务。
针对某一事项,行政许可支队审批结束要在规定时限内将审批结果的信息同步推送到相关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承担监督、管理和服务职能,并将事中事后监管结果反馈给审批部门。这期间,职能部门在行政审批部门行使行政许可权过程中主动提供法律法规、政策依据、技术服务等综合支撑,严格按照审批结果及时开展事中事后监管,承担监管主体责任,形成审批部门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互通互联、紧密合作、协调高效的工作格局。
管理机制完善了,高效的服务从何而来?对此,扬州公安精选精兵强将,把行政事项仍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按照“编随事转,人随编走”的原则,各业务警种原先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专业人才部分划转至行政许可支队,统一由许可支队进行日常管理任用考核,实现“一窗通办、一警多能”。截至目前,共划转民警8人,辅警5人,行政许可支队直属人员从12人增加至25人,实现审批力量倍增。
前不久,市区扬子江路上要设置一处银行ATM机,行政许可支队很快就与银行完成了方案审批、工程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等工作,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以上。
正是带着这样的改革决心,扬州公安探索出了“放管服”的一条新路径。在打破警种、地域壁垒后,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今年8月,20个公安“1号窗口”将面向市民服务,市民今后只要通过“刷脸”认证,就可以通过自助终端实时办理公安行政审批事项,享受智慧警务带来的便利。

长春崇文社区举办感恩母亲节文艺演出
九江市2018年卫生计生半年工作会顺利召开
慧眼发现:一份特别的新学期计划书
争做时代新青年 中国中铁志愿者 到康老中心服务老人
它被称为“全球十大致死病之一” 但你真正了解它吗?
深化“不见面审批”实践 公安“1号窗口”让群众少跑腿
我市参评水果获省一等奖
贵溪第一张道路运输证IC卡“新鲜出炉“
食药监部门抽查食品批发店
市政协视察安宁区高中教育资源
广州南站今天迎客流返程高峰,市春运办发布交通提醒
集贤县召开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对接会
周文:成都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得天独厚
骑“小蓝车”游五邑老街 做文明骑行参与者宣传员监督员
24家企业拟确定为首批“苏州老字号”
硚口临街商户接受军运会文明礼仪培训
我市开展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申报辅导
九江市鹤湖学校举行第二十次家长开放日活动
为春耕备耕增“肥力”
城区管道燃气建设挺进老旧小区 惠及近千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