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令
八极拳是中国十大拳种之一,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美誉,它的创始人吴钟,正是庆云县人。为了纪念这位宗师,传承弘扬八极拳,首届海峡两岸八极拳技艺交流大会颁奖盛典将于8月14日在庆云举办。
吴钟,字弘声,回族,庆云县后庄科村人。他自幼聪慧,勤奋好学,痴迷武术,8岁入清真寺学习经文,15岁习武,拜马胜标为师,得太祖三十二式、少林刀法,后遍访名师,潜心研习,武术日益长进。
雍正十三年,23岁的吴钟只身南游,持一杆大枪三进三出福建晋江少林寺,山门中密藏的木人、木猴诸多暗器无一着身,寺僧和镇寺钦差官皆被折服,从此“神枪吴钟”一举成名。乾隆九年,吴钟游至梭罗山,以祝贺师母寿辰为名,拜赖魁元为师,受其真传,得六合大枪法,武艺日臻成熟。
乾隆四十年,年逾六旬的吴钟侍母尽孝,并在吴氏家族中传授武艺,族人习练者众多。乾隆五十五年,吴钟的高徒、族中曾孙、清朝大学士吴涝奉师命开始撰写第一部八极拳谱《武术》,正式定名为八极拳,标志着八极拳的正式创立。
吴钟所创的八极拳,理论深奥、技法精妙、文化内涵丰富,是国内外少有的优秀武术门派,历来受到习武者的推崇和喜爱。
八极拳有着独特、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讲求意理、武理、力理、医理和德理,且拳械套路丰富,在身法、手法、步法方面都有着鲜明的门派特点。“八极小架”为最基础套路,“八极单打和对打”为代表套路。“十大形意”是八极拳的身法特点,即运用龙、虎、熊、蛇、鸡等10种动物在搏击中所善用的“抖、缩、愣、含、惊、崩、撑、挺、竖、横”十大劲别,体现于八极拳中,以提高习练者稳步、快捷、多变、勇猛、含蓄、虚实之效。“提击拨闯”是八极拳法和步法特点,即除马、弓、赴、虚、盘5种基本步法外,另有盘提步、击步、里拨提、外拨提、闯步等很多灵活多变的步法,抬腿举足讲究行若趟泥,进若闪电,动静分明,落地生根。
如今,在庆云,不管是在广场上,还是校园里,无论县城,还是乡间,八极拳习练者比比皆是。从黄发垂髫的稚嫩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庆云的老百姓世代守护八极拳,长存习武之风。
目前,庆云绝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八极拳课程,中小学生几乎都能接触到八极拳。以八极拳为主要项目的武馆已有40余处,全县共有9万余人传承八极拳,占县域人口的27.3%。
经过几代传人的发扬光大,八极拳逐步从发源地庆云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近60万人参与练习。目前,全省十七地市均有大量弟子参与学习和传承。同时,在河北省南皮县、盐山县及孟村回族自治县等地,八极拳同样名声大噪,拥有十几万热衷者。全国各地,甚至在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海外国家,也不难觅到八极拳的踪影。
八极拳传承,始于庆云。在2000年,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马明达来到庆云,考证八极拳传承,证实庆云是吴钟的故里,并捐资在后庄科村修建了仰钟园。 2010年10月5日,来自国内外的600多名八极拳弟子齐聚仰钟园,在吴钟墓碑前敬献花篮,祭拜祖师。“八极拳,吴钟传;枪中王,庆云县;庄科村,树教范……”这片土地,不光是八极拳传承的重要基地,还担负着延续八极拳的重任,唯有博采众家之长,将八极拳这一古老的民族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才能担起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残疾老伯开着三轮车翻入沟渠 幸被民警及时救出
工商旧证难换新证问题出在哪?
市公安局召开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次会议
过小年 品民俗
刘勇锋带领内司工委调研我市社区建设工作
雍正十三年,庆云人吴钟三进三出晋江少林寺,一举成名——吴钟与八极拳
石臼湖口至江宁彭福段新开挖20多公里河道 秦淮河将实现全流域通航
武陵源区安监局党组召开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睢县精准施策“拔穷根” 着力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市规划局廉政提示牌摆上办公桌
四方台区太保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
咸宁召开安全生产视频会商会部署节日安全工作
嘉兴市公安局治安天气预报(第520期)
扶车男孩,被你暖到了
这个中秋你“摆塔”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嘉兴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洲泉吹响决战决胜“6+2战役”的冲锋号!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为市场保驾护航
都江堰:抢抓重塑发展空间机遇 书写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来长江田园,在蒙古包里喝酒吃肉唱“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