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对于公安机关而言,110接处警就是群众直接感受公安机关服务能力、工作能力的窗口。为更好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花溪公安分局打造“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接处警“秒级响应”,切实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按照贵阳公安“两严一降”升级版“1461”总体布局“精装修”决策部署,花溪分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破解公安工作和改革发展难题,建设了涵盖“五大业务”模块,兼具“五大功能”的“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并以此推进花溪公安现代化建设。该平台自2018年3月7日上线运行以来,已注册“公众端”用户28741人,报警(含体验)421人次,预约139人次,咨询422人次,发布办事指南8篇、法律法规27部、警方资讯17篇。经回访,群众对“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使用满意率达100%。此外,分局还先后接待了辽、鲁、豫、琼、川等地政法公安机关和清华大学社会治理课题组等9批150余人次的考察调研活动。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建设目标
花溪公安分局以“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的打造为抓手,着力在“改什么、怎么改、谁来改、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致力于解决群众关切的接处警响应还不够快的问题,是精细化落实网格化接处警构建“大巡处”格局的具体举措。在“两严一降”升级版建设“1461”总体布局的框架下,花溪中心城区实现了网格化接处警,3个a级网格共12个网格接处警点按网格巡区24小时屯警街面“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囿于传统接报警模式,受道路通行影响,加之报警人表述等原因,接处警响应速度与群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致力于解决服务群众不便捷、不精准的问题,是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大服务”格局的具体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公安局“放管服”工作要求,回应群众关切和期盼,倒逼公安机关在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上求突破,让群众“最多只跑一次”或“一次都不跑”。三是致力于解决警务效能不高的问题,是以大数据理念提升打防质效的具体举措。传统接处警网格实质上是划定的网格区域,不能真正做到“最近警力优先反应”,难以真正实现“模糊打防”和“模糊管辖”,深度破解社会治安“痛点、难点”问题。四是致力于解决执法规范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是“刀口向内”落实“执法规范化建设年”要求的具体举措。现场处警是否规范、报警群众是否满意,传统勤务模式只能通过电话回访报警人了解,且报警人的信息反馈有时难免失实,执法监督不全面、客观。
二、构筑“五大业务”模块,完善“五大系统”功能
“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建设期间,花溪分局始终秉持“去中心”理念,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结合工作需要,构筑“五大业务”模块,实现“六大功能”。一是构筑指挥调度模块,完善扁平化指挥功能。通过平台接处警网格和派出所29个“警员端”,实时掌握街面警力分布情况,同时依托“天网工程”视频监控和公安“350m”无线对讲系统,视工作需要进行街面警力“点对点”可视化调度,实现精准用警、精准打防。二是构筑业务管理模块,完善便民服务功能。分局治安、网安、出入境等业务通过33个“管理端”与办事群众进行实时“互动”,业务管理员通过“办事指南”板块发布日常涉警事务的办理条件、业务流程、所需材料等信息;群众除获悉信息之外,还可在“预约服务”板块提交需办理的业务,与公安机关约定办理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提升群众业务办理效率,大大节约等候时间。三是构筑数据分析模块,完善数据价值挖掘功能。平台对警情类别和发案辖区、时段、分布、处警效率以及报案人年龄结构、受害群体等方面进行数据深度分析,形成数据“产品”,为精准“打、防、管、控、服”提供支撑,真正实现由经验型警务向数据型警务、由传统型警务向现代型警务转变。四是构筑警员端模块,完善自流程化处理功能。建设平台的同时,还一并研发“警员端app”,作为平台的前端设备,安装在窗口服务单位、接处警网格、辖区派出所值班警力手机上,实现警力全天候“线上待命”。五是构筑公众端模块,完善群众应用功能。研发适用于“android”和“ios”等不同手机操作系统的“公众端app”,同时上传app store、腾讯、百度、华为、360、豌豆荚、小米、乐视等手机应用商城,方便群众安装应用,提升群众知晓率、使用率。
三、优化警务工作流程,服务群众“零距离”
花溪分局将科技变革和警务机制改革深度融合起来,打造“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实现回应群众关切“秒级响应”,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实现了接报警“秒级响应”。一是接警反应快。有别于传统110报警,响应时间由传统模式90秒至150秒缩短到5秒至30秒,接报警时间大幅缩短,警力反应速度得到几何倍提升。二是报警方式多。平台快速报警板块设置的“一键报警”“图文报警”“语音报警”等功能,将报警人范围由正常人扩展到聋哑、盲人等群体,从传统“电话报警”的单一模式扩大至报警群体的全覆盖。
(二)实现了接处警“自流程化”。一是明确警情匹配规则,建立数学模型,实现了警情指令的自流程化匹配和执行。二是实现了全辖区范围内最近距离接警的自流程化模式,真正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报警人身边、第一时间提供服务。三是模糊管辖、模糊警种。自流程化接处警模式打破管辖区域和警种限制,优化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机制,打破网格划分的界线,构建以报警人为中心的“大网格”接处警模式。
(三)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一是法制宣传。及时推送打击、防范、管理、服务知识要点,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入室盗窃、扒窃、盗窃电瓶车等多发案件防范知识的宣传;发布法律法规内容,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营造依法治区的良好氛围。二是业务咨询。以身份证为信任根,接受群众咨询、预约,健全公安机关内部运行机制,打破警种信息壁垒,运用“互联网+”,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预约服务。该运用模块目前已启动出入境证件、身份证、居住证、户籍四项业务的预约服务,群众通过平台选择预约类型、办理地点、办理日期,公安机关依据群众预约,及时办结预约事项。
(四)实现了管理全程“可视化”。一是实时监控警力在岗情况,确保对重点部位、易发案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进攻性盘查等工作进行调度,使辖区巡逻防控更加具有针对性、更精准。二是平台对民警工作进行了全程记录,形成自流程化工作监督,为分局持续性强化民警执勤执法规范化水平提供实践参考。三是集宣传、咨询、预约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其可视化指挥调度将公安机关的执法服务数据进行有效采集,实现“网上晒”,进而倒逼公安机关进行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和规范化水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四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报告(2018年2月10日政协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富阳:快去永安山邂逅陆空双重狂欢
张会春 为民办实事敢啃硬骨头
2号线后通段8座车站封顶
环卫工坚守一线 为城市降温除尘
花溪打造“云警花溪”:接处警“秒级响应”“零距离”服务群众
2018年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开始 居民可在各街道、乡镇社保所、社区居委会办理
宋文豹在枝江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鼓鸣催春到 乐动谱华章——石家庄第八届鼓王争霸赛侧记
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发布中秋出行攻略 “五类”路段交通压力大
陈建华出席“广州智慧人大”上线仪式
北京半马 “刷脸”参赛 组委会开始向参赛者发放参赛包
我市举行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庆祝活动
宁夏食品安全评级 银川529家餐厅获A
市财政局举办乡镇财政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
江南大驿——毗陵驿
深圳交警车管所组织驾校学员体验“不一样的课堂”
2018海绵城市建设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开幕 为全球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昌公路治超大队查处两辆“巨无霸”
陈俊在镇安县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时强调凝聚干部群众合力上下齐心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