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记得小时候在县城上学,学校每次放月假,爷爷就去车站接我回家。
那时家里离车站很远,需要骑着车子来回。一路上我们彼此相对无语,等到爷爷骑不动了,我们就这么一前一后推着车子走着,记得爷爷常常和我说: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日后要好生读书。”
那时的我未解其意,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几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小小的农村考入了省城上大学,学了这个城市最热门也最富前景的工程造价行业。
然而当我走进我的实习单位的时候,我发现那些年我吃过的苦,并没有让我现在做上“人上人”。
工地的环境有多么糟糕自不必多说,晴天尘土飞扬骄阳似火,雨天泥泞不堪污水四溢,物质世界的贫瘠尚可以忍受。然而精神世界的荒芜会随着时间慢慢消磨你的梦想和纯真,在那种环境中你想找一个人聊聊文学、谈谈经济都是个笑话。
在那一刻,我突然想着凭什么我要待在这样的环境中吃着生活无端给我安排的苦?
后来,我选择去到了深圳,在那里我终于找到自己热爱的新媒体行业,眼前陌生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兴奋和欢愉。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虚拟现实、风投、天使轮这些名词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越是不断地拓宽知识的边界面,越是觉得自己知识储备量的贫瘠与荒凉。
也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积累过程中,我发现人与人的差距被迅速地拉开,当我这几年再次回到生活的地方,发现很多人的思维模式还停留在几年前,脑海里停留的信息和映像早已跟不上这个时代的变化。
他们宁愿选择待在月薪3k的收发室当保安,也瞧不上月薪过万的新兴行业;他们宁愿选择每月靠家里人给零花钱度日,也不愿选择自食其力谋一份工作;他们宁愿选择把时间浪费在和小商贩砍价,也想不到多花一块钱去学习新知识。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问的是: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知乎中一位点赞最高的答主特雷西亚是这样回答的: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生活的苦大多是可重复性的。
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痛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惯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久而久之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
学习本就是认知边界不断扩宽的过程,需要你主动思考和汲取,而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不如生活的痛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前者可以通过眼前的娱乐来自我麻痹,让自己对痛苦的感知渐渐丧失。而后者却只能在长久的学习积累中,慢慢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好处和力量。
一个是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毕竟这个世界愿意主动给自己找罪受的人总是少数。

我市选出17名参加省团代会代表
资溪:连心灯笼高高挂
蛇口渔人码头旧改计划下月动工 将建17万平方米滨海商业综合体
潍坊市外事与侨务办公室主任办公会议制度
我市去年空气质量227天优良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省住建厅工作组来我市指导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工作
卢龙县:鞠世闻督导检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点位情况
刘和生当选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爱武当选岳阳市市长
省人大社区举办“红心永向共产党”庆七一党员誓师大会
我市51人入选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颍上县积极防范应对今冬首次低温雨雪天气
还记得被父母胁迫碰瓷的小罗吗?其父监护人资格被撤销
王选先生雕像捐赠揭幕仪式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天长抓好春季田管力争夏粮丰收
你遭遇过拼客、不打表吗?九江一个月来查处违规出租车28台
中共安阳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谱写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建设新篇章的意见 (2017年11月16日中国共产党安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灵石启光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
惊险!路边三轮摩托车突然起火他拎起灭火器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