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记者在新罗区龙门镇朝前村的百家园蔬菜专业合作社里看到,大白菜、花菜、西红柿等菜苗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一批通过竞争上岗的贫困户正忙着翻整土地、育菜苗、下基肥……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该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目前有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今年6月,合作社与龙门镇签订合作协议,试点推进“合作社+蔬菜基地+贫困户”竞争性扶贫模式,针对贫困户设立10个竞争性岗位,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式,从积极性、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筛选,按分数高低择优上岗,激发贫困户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同时,由项目业主和包户干部对已择优“上岗”的贫困户,进行每季度一次的综合考核,如贫困户考核结果高于基本分,下一季度该贫困户继续“上岗”;低于基础分的,按排名末位给予淘汰“下岗”。此外,通过设置半年度考核奖金,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名,对前三名进行奖励,以此调动贫困户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产品产量。
这是今年5月以来,该镇为转变贫困户完全依赖外部支持的错误观念,依托区里引入的“竞争性扶贫”模式而制订出台本镇竞争性扶贫的方案。“我不想只坐在家里等着政府救济,更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换取财富。”60岁的林文辉是村中的贫困户,自己身体不太好,妻子患有癫痫,无法出远门务工的他只能靠打一些零工赚钱,在了解了相关政策后,通过竞争“上岗”到百家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干活也更有积极性了,每个月比以前增加大概600元左右。”林文辉告诉记者。
42岁的许龙是位于连坑村的竞争性扶贫试点汇龙家庭农场场主,性格直爽的他对竞争性扶贫项目赞不绝口,“通过采取‘农场+基地+贫困户’的竞争性扶贫模式,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农场的用工也得到保证。”许龙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镇根据各个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特点,落实“经营实体联结到户带动一批”扶贫措施,构建“农业企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机制来帮助贫困农村、农户发展生产,同时还为贫困户提供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种植基地等帮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致富。目前该镇共设立4处竞争性扶贫试点,共帮助35名贫困户实现竞争上岗,每人每年预计可增加收入至少1万元。
“我们就是要通过竞争性扶贫模式,扶贫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竞争上岗,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龙门镇党委书记吴如荣对记者如是说。
山区药材喜丰收
市投资促进局与新乐开发区开展“开发区发展双问计”座谈
丹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措并举全面加强案件查办工作
全县打造“一强三名”现场观摩推进会召开
国资委:常州市创新推出多项业务新模式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新罗龙门试点推进“合作社+蔬菜基地+贫困户”新模式
鄞州2017年完成政府采购6.05亿元
市作风办开展榕江韩江水体管护情况系列专项督查之二
今年精细化建设管理十项行动计划出炉
市国土局充分发挥帮扶资金作用
北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8年部门预算
开车别喝酒 喝酒别开车
张庆伟:运用全面从严治党重要经验指导正风反腐实践 向突出问题聚焦发力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
2018中华龙舟大赛长沙站落下帷幕
西安获全国高铁游热度榜第一名
东海县青湖镇组织开展创卫志愿服务活动
我市2018年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第63届假日体育活动开幕
蚌埠市市级离退休老干部到连城镇禹庙村考察参观
徐州市邮政管理局四举措顺利完成“两会”期间邮政服务保障工作
移民安置区村道为什么就自家门口路段没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