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也吃过?嘉兴古稀“月饼奶奶”,6年免费赠送6万只月饼

  凌晨3点,夜色正浓,万籁俱寂,海宁市区水月亭小区的一间老房子里,一个身材微胖的老阿姨却已经早早起床,手脚麻利地做着月饼。
  老阿姨有个人尽皆知的名号——“月饼奶奶”,每年中秋节的前一个月起,“月饼奶奶”就开始这样起早贪黑地做月饼,一忙就是6年,6年来,她亲手制作了6万多只月饼。
  不过,这些月饼一只都没卖,全被她送了人。同一小区的居民、养老院的老人、附近的环卫工人,甚至医院里的护工,都吃过她亲手做的月饼。
  6年如一日,“月饼奶奶”不辞辛劳自购食材制作月饼,送出的是一份善意、一份祝福,更是一份感动。
心里装着甜蜜,从来不觉辛苦
  “月饼奶奶”名叫沈月娥,虽然今年已经75岁,但穿着大红t恤的她满头乌发、面色红润,说起话来满脸笑容,看上去特别年轻。
  昨天凌晨3点,沈奶奶就早早起床,在客厅里做起了月饼。和面、擀面、做饼、放馅……动作一气呵成,一只只待烤的小月饼就这样被整整齐齐地码在烤盘里。
  等到一盘装满,沈奶奶便把它们放进身后的烤箱里,先烤8分钟,翻个面再烤8分钟,一只只外焦里嫩香气扑鼻的肉月饼便出炉了。
  早上5点多,沈奶奶的几个老姐妹赶来帮忙,她们有的负责烘烤,有的帮忙打包,还有的帮忙联系早起的邻居来领月饼,只需要专心做月饼的沈奶奶脸上满是笑容。
  提起沈奶奶做的月饼,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沈奶奶也对自己的手艺很有自信,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做了半个多世纪的月饼。
  21岁那年,她进入海宁食品厂做糕点师,“那时没有烤箱,烤糕点全用炉子,我们经常凌晨2点就要起床和面。”由于不怕吃苦爱钻研,沈奶奶练就了人人夸赞的好手艺。
  “在食品厂里我学会了做月饼,什么月饼都会做。”凭着这个好手艺,沈月娥50岁退休后,在海宁市区开了一家月饼店,生意火爆得“一饼难求”。
  外孙女出生后,沈奶奶为了带孩子,便关了这家月饼店。外孙女渐渐长大,后来又去国外读书,闲下来的沈奶奶觉得空落落的,便重拾手艺,在家做起了月饼。月饼越做越多,她就把月饼送给别人,希望给他人带来快乐,这一送就是6年。
  6年来,她不辞辛劳,不顾年迈,一直在中秋节到来前起早贪黑为大家做月饼,然后风雨无阻地免费送月饼。不少人觉得她这样太辛苦划不来,她总是笑着说:“做月饼是件甜蜜的事,我从来都没觉得苦。”
年年免费赠送,只为团团圆圆
  月饼的香味飘到屋外,一拨拨邻居就循着香气来领月饼了。
  90岁的朱爷爷拄着拐杖,在老伴的搀扶下来到沈奶奶家,“她的月饼做得很好吃,特别是那个肉月饼,买都买不到!她年年都给我们免费送月饼,真叫人难为情!”
  “沈奶奶的月饼皮薄馅多,又香又酥,叫人吃了忘不了!”王阿姨过去是沈奶奶的邻居,现在搬家住得远了,可还是忘不了那个味道,“沈奶奶心善手艺好,吃她亲手做的月饼,能吃出一种幸福团圆的感觉!”
  等到上门来领月饼的人潮退去,沈奶奶又把一只只热乎乎的月饼带到楼下,送到正在长椅上纳凉的一群老人手中。“我平时吃的月饼都是孩子们买的,没这个好吃,她做的月饼又香又新鲜,有种老底子的味道!”已经100岁的潘奶奶嚼着刚做好的月饼,直夸沈月娥是个有心人,“免费给我们做月饼好多年了,不容易!”
  送完月饼,沈奶奶走到家打算再接着做,这时,有两个女生带着水果和一幅书法作品来登门答谢沈奶奶。
  “前几天,沈奶奶打车到我们医院,给医院的100多名护工每人送了一袋她当天凌晨做的新鲜月饼。吃着月饼,很多家在外地的护工都感动得哭了!”沈鑫是海宁市人民医院临床辅助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对于沈奶奶的举动,小沈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很感动,“还是第一次有人给医院这么多护工送月饼!我记得很清楚,那天上午9点多,她来到医院,带着两大箱肉月饼,满脸笑容地把一袋袋用油纸包好的肉月饼分发到护工的手里。”
  怎么会想到给护工送月饼?沈奶奶告诉记者,去年底,她有个81岁的亲戚在海宁市人民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住院期间全靠护工照顾,沈奶奶发现护工非常辛苦,便有了在今年中秋节给医院所有护工送月饼的想法。她把想法告诉那名护工时,护工还以为她只是随便说说,没想到沈奶奶居然一直记着,把今年制作的首批肉月饼送给了他们。
  “得知沈奶奶75岁了还有这样的善心善举,我们非常感动,本来想要把做月饼的成本费给她,但沈奶奶一分钱都不肯收。”海宁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的儿子喜爱书法,听说这件事后非常感动,便给沈奶奶写了一幅“福寿康宁”的字,先由沈鑫她们带来给沈奶奶看,之后还要附上那100多名护工的签名或手印,等装裱好了再给沈奶奶送来。
  这6年,吃过沈奶奶亲手做的月饼的人不计其数,同一小区的居民、医院护工、海宁市区多所养老院里的老人、在小区附近打扫卫生的环卫工……很多人不止一次在中秋节前吃到过沈奶奶亲手做的月饼。
  海宁市海洲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主任高敏娴说:“养老院里很多老人吃惯了沈奶奶做的肉月饼,每次沈奶奶来送月饼,大家就知道中秋节要来了!”
  “月饼是团团圆圆的象征,我赶在中秋前为大家做月饼,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品尝到一份团圆!”沈奶奶笑着转身,脚步并不稳。原来,从去年开始,沈奶奶两个膝盖的半月板就不太好。她挽起裤管,记者看到她两个膝盖上都贴了黑色的膏药,为了防止脱落,膏药外还包了一层保鲜膜。“医生建议我做手术,不过做了手术就没法做月饼,我要送好今年的月饼再说!”
亲友积极支持,爱心不断延续
  压榨油一桶挨一桶,面粉一袋压一袋,包装盒一箱接一箱……做月饼的材料整整齐齐地放在紧挨着客厅的一个房间里,所有这些都是沈奶奶从超市里精挑细选买来的。
  “好月饼离不开好食材,要让大家吃上美味的放心月饼,就一定要选好材料。”为了挑选食材,沈奶奶特别严格,“菜场里的肉也不错,但做最好吃的月饼还是差了点,我宁愿贵一点,去信得过的大超市买肉、油、面粉和酱油等材料。”
  买最优的食材做最好的月饼,不计人力,每只月饼光食材成本都要2元多,这6年来,沈奶奶做月饼已经花了不少钱,“前些年平均每年2万多,今年预计要花5万元。”
  钱不断花出去,而沈奶奶的退休工资每个月只有3000多元,这么一算,明显是“入不敷出”,沈奶奶哪来的这么多钱为大家做月饼呢?
  正做着月饼的沈奶奶哈哈大笑:“我每年中秋做月饼是要花点钱,这些钱都是儿子和女儿给的,孩子们都很支持我这么做!”
  让沈奶奶非常自豪的是,她的儿子和女儿都是很有爱心的老板,“他们为人处世很低调,自己也经常开着车子给困难群众献爱心,我儿子的公司还获得过海宁‘十佳’呢!”
  “在儿子和女儿的影响下,孙子和外孙女也都很有爱心。我做月饼的那只大烤箱,就是孙子专门给我买的。”沈奶奶的外孙女正在美国一所大学读大三,这些天知道外婆又开始忙着做月饼,特意从美国打来长途电话,为外婆点赞,“她非常支持我继续为大家做月饼,说没钱了尽管问她妈妈要,还叮嘱我别累坏了身体!”
  沈奶奶的儿女们最担心的就是老人的身体。“毕竟年纪这么大了,三更半夜起来,这么辛劳怕她吃不消。”沈奶奶的儿子曾劝她不要再辛苦地做月饼了,他干脆买一两万只月饼开车带着沈奶奶去送,沈奶奶听了这话却不开心,“买来的月饼哪有我做的好吃,我送的都是实打实的新鲜月饼、放心月饼、最美味的月饼!”孩子们知道做月饼是老人的最大爱好,也就由她去了,“她开心就好!”
沈奶奶年复一年坚持为大家做月饼,也影响了很多老姐妹和她一起做善事。邻居赵和芬跟着沈奶奶一起起早贪黑地做月饼;阳阳汤包店老板娘陈红妹知道沈奶奶心善手艺又好,经常邀请沈奶奶到她店里给大家免费做月饼;这几年,王建英、王惠芬、王金云等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也加入到“月饼奶奶”的行善队伍中来,帮沈奶奶烘烤月饼、分拣包装、一同发放,把“月饼奶奶”亲手制作的美味月饼,送到更多人的手上……
  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帮她,沈奶奶笑得更开心了,“年年中秋我都要给大家做月饼,一直做下去,直到做不动为止!”

112天的“质”造和“智”造——解密雄安城建第一标
留坝县多部门联合开展“清炉行动”
团市委组织扶贫村党员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18年9月20日黄山移动公司
随州市表彰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
也许你也吃过?嘉兴古稀“月饼奶奶”,6年免费赠送6万只月饼
消防兵潜入20米深井救坠井老人
平昌冬奥会亚军张鑫凯旋回徐
省农业厅厅长王国发到磁县调研检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2017年宁波发放创业者社保补贴1700余万元
全市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以实干创造出更多一流成果
汽运集团部署开展平安交通百日行动
车主粗心忘锁车门 小偷一路碰运气得手3起 图
盐城警方侦破一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10万余条个人信息被倒卖
未购车位不准停车 遭业主质疑
《少年说法》法治课堂走进清远市连州中学
石家庄:苍鹭栖息村庄成摄影爱好者“天堂”
省诗词学会对宜阳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进行验收
苗馆镇人大代表助力村居移风易俗
保障房资格去哪儿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