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水文章”城市更“自然”

西江新城城市生态修复项目被推选申报“中国人居范例奖”
昨日,俯瞰西江新城明湖公园,一片绿色。/佛山日报记者吕润致摄
佛山日报讯 记者李祥锐报道:昨日一场大雨过后,西江新城路面上的积水,很快就消失不见了。积水快速排干的背后,是新城水“脉络”在起作用。以水为“脉”,以海绵城市为“络”。记者昨日获悉,西江新城城市生态修复项目日前获得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被推选申报2018年“中国人居范例奖”。
  让专家一致点赞的西江新城城市生态修复项目,到底有何特色?
  城因水兴,水因城灵,这句用来形容西江新城,可谓恰到好处。作为西江新城发展最离不开的载体,水环境在新城的规划、建设进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区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写好新城“水文章”,西江新城在规划、建设上始终秉持“让自然流入城市”的理念,通过对辖区内的水体实施修复和景观提升,努力促进城市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融合,从而营造出“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城市生态格局。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由区国土城建和水务部门牵头实施的海绵城市建设。为追求自然和生态,该局相关业务科室指导西江新城在水体和绿化形态上要尽可能去除人工化,充分融入生态自然的因素,使水体与水岸实现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如果市民有仔细观察留意,就会发现新城的地砖铺砌比例相比老城区其实是有所减少的,这就是为了减低雨水下渗的难度,使其通过‘渗、蓄、净、用、排’,从各种渠道自然回流到江河湖泊中去。”该负责人介绍道。
  为提升新城水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远不止这些。近些年,在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相关业务科室的指导和帮助下,西江新城先后完成了阮北村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并修建雨污水管网74公里,极大改善了过去雨污合流的状况;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丽江水廊、南莲溪建设,西江新城一改过去水廊只有单一的防洪排涝功能,使城市自然生态景观长廊和防洪排涝相融合。
  此外,西江新城还充分利用地势高低差,在新城的南北两端分别设置泵站,自北往南引入西江水,形成活水绕城、自然流通的效果,并从亲水角度出发,将游人设施做到岸上岸下一体化,使人与水嬉戏、与水共乐成为现实。
  本次被推选申报2018年“中国人居范例奖”,区住建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城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投入35亿元加强路网建设,启动水体景观工程明湖公园二期,以及小学、幼儿园、医养结合等项目,实现新城核心区扩容提质。

市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依法履职实现良好开局
第九届井冈山杜鹃花节4月15日至5月15日举行
优化环境抓紧推进项目建设
致全市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
夹江县司法局组织召开司法助理员业务培训会
写好“水文章”城市更“自然”
汪一光:拓展监督领域 做好污染防治民主监督工作
打造“医美之都” 成都十大医疗美容医院发布
鞍山市地产香瓜来喽!品质上乘受欢迎
泰山区招商引资出了哪些实招
还地桥镇计生办自选动作有新招
东至经济开发区狠抓安全生产 严防安全事故
安全用气检查通知(20180207-20180211)
暑期近视防控很关键 娄底爱尔为青少年眼健康支“高招”
市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今后市民到“市民之家”办事最多见一面事情全办完
解放区以创建促发展推进“四城联创”工作再提升
高铁纪念币下周四起预约 扬州获配72万枚额度
“神行定海山”昨激情开走
通城民政局举行朗诵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