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立“三大体系”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我市围绕“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充分发挥农业大市优势,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结构化+产业融合”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体系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2017年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7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调减100万亩任务。增加水稻、花生、大豆、杂粮、高粱、马铃薯等高效作物面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新增棚室生产面积2.6万亩,新建扩建棚室园区15个。稳步提升畜牧产业。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支持鼓励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龙头公司建设畜牧生产基地。2017年,新扩建标准化牧业小区10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0%,全市猪、牛、羊、禽饲养总量预计达到8325万头,肉蛋奶产量预计达到75万吨,预计实现牧业年产值230亿元。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大清鹿苑保健公司等7户企业晋升为省级龙头企业,耘垦牧业有限公司等24户企业晋级市级龙头企业,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500亿元。支持农业观光、休闲采摘、乡村旅游等创新发展,建设了“三农红e邮”“指尖上的财富”等网络销售平台,助推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
  “机械作业+技术支撑”
  建立以科技应用为导向的生产体系
  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优化农机结构,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9亿元,补贴购置机具5914台(套)。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建设市级以上农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20个,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5%。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物联网等重大粮食增产技术1582万亩次;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完善“七化”(肥料化、原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工艺化、食用化)产业布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2%。推动品牌农业持续发力。全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创建梨树县100万亩玉米、双辽市20万亩杂粮杂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品牌建设全省领先,“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495个。
  “合作经营+土地流转”
  建立以适度规模为导向的经营体系
  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采取巡回督查、会议调度、印发简报、政策指导等举措,强力推进确权工作进展,落实“三权分置”,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民承包地确权工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培育力度,推动土地经营模式由家庭经营为主向合作经营为主转变。目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8358个和2715个。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托农村“集体资金、集体资产、集体资源”管理平台,构建“村有站点、乡(镇)有中心、县有市场”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创新规模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托管、入股、代耕等形式不断发展,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344万亩,占农户家庭承包面积的56%。

新开地铁 格鲁吉亚酒商:西博城不远啊
钦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电话12331主题日宣传活动!
西南营社区免费筛查消化道肿瘤
福州3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立彤率队赴中国农业大学对接校地合作
我市建立“三大体系”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镇江加强扬尘污染整治 13家工地被行政处罚
航道部门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 从20个工作日缩短至2个工作日
岳麓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彭利芝为咸嘉湖街道全体党员干部讲党课
广州雕塑精品赴法兰克福传递友谊
截至16时45分 东线高速新坡互通18公里处大小车无法通行
宜章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巡查执法大队开展户外大型广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海陵区2017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体检结果公布
呼和浩特市法制办主任郑平对新城区政府“三项制度”工作进行调研
“新文明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11月举行
323省道白塔收费站开展“城乡结对 文明共建”活动
嘉禾县坦坪镇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胜利召开
今年我省发电总装机预计突破1亿千瓦
秦皇岛市人大常委会刘志新副主任到秦皇岛外办调研外事工作
筑巢引凤产业兴——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