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老年人上了年纪,牙齿会稀疏、松动甚至脱落,这是自然现象,但真的是这样吗?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岁至74岁老年人中,10人中就有一人满口无牙。我国老年人牙周病和龋病的发病率很高,然而疾病治疗率却不到10%。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存在几种错误的护牙健齿观念,口腔医师提醒老年朋友,要科学地保护牙齿,切莫陷入牙齿保健误区。
误区一:只漱口就可以了,不用刷牙
口腔内存在细菌,吃东西之后残留在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与唾液中的钙盐沉积形成菌斑及牙石,尤其是在夜间睡眠状态下,口腔内更容易滋生细菌,如果未及时清除干净,日久便会发生龋齿以及牙周疾病。建议每日早晚各刷一次牙,晚上睡前刷牙更为重要。
误区二:为了把牙齿刷干净,使劲刷
能否把牙齿刷干净,重点不在于用多大的劲,而是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如果每天大力横刷牙齿,会对牙齿造成长期的机械刺激,造成牙颈部的楔状缺损和牙周软组织的损伤。刷牙时刷毛指向牙龈方向,与牙面呈45度,用力适中,采用小幅度的水平颤动法进行牙龈附近的清洁,其他牙面可采用上牙从上向下,下牙从下向上的方法进行清洁。天气寒冷,刷牙时请尽量用温水。
误区三: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洗牙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刷牙方法不当,不到位,难免会留有死角,久而久之形成菌斑,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所以刷牙不能代替洗牙。
误区四:上了年纪牙齿会越来越少,牙齿松动脱落是正常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即“8020”标准——80岁的老年人至少应该有20颗功能牙。牙周病则是牙齿松动脱落的“罪魁祸首”,及早发现牙周病,治疗牙周病,千万不要等到牙齿松动、牙齿疼得受不了再去看医生,这样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
误区五:牙齿啃点硬东西没关系,越磨越结实
老年人长期食用坚硬的食物会造成牙齿的过度磨耗,牙齿最外层的珐琅质被破坏,牙本质暴露,会出现牙齿敏感症状,甚至会引起牙髓炎或者根尖周病变。所以老年人吃硬的东西并不利于牙齿健康。
误区六:等到牙齿都掉光了再镶牙
“等满口牙齿掉光了再镶牙,把剩余几颗好的也拔掉一起镶,免得以后其他牙齿坏了又要重新做”这代表了很多老年人的想法,是极其不正确的。全口牙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一颗牙齿掉了,会造成“牵一发动全身”的后果。比如:周围牙齿移位、上下对合牙齿伸长,这样会影响咬合咀嚼功能,加快邻牙松动。
市林业局开展“讲严立”书记讲堂
肇源福兴乡“王大娘”胃口好一年吃掉一千吨“剩菜”
宜章:作风督查下发问题整改督办函31份
10年时间,老汉为啥做了两次前列腺增生手术?
历经5年发展 康就中心功能更完善 服务更多元
老了,如何才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考前注意五大事项
郑州市区中招7月8日12点可查成绩 有疑问可申请复核分数
我市4万多名困难群众将享受城乡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补助资金
首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决赛
打造“医美之都” 成都十大医疗美容医院发布
鞍山市地产香瓜来喽!品质上乘受欢迎
泰山区招商引资出了哪些实招
北三环高速公路二期通车
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T2016C22垵炉村储备用地土地征收的通告
湘潭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部署推进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市政协检查组开展会前综合检查
陈建青主持召开市政协主席会议:为梅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为遗产婆媳对簿公堂 法院判决儿媳返还
第一季度齐河县公共资源交易成交额31.68亿元 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