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改革开放40周年百人口述史:我们见证菊花文化节成长

我与菊花花会的情缘
屈春山讲述 全媒体记者刘洋整理
屈春山(前排右一)主持开封市第二届菊花花会开幕式现场。图片由本人提供
讲述人 屈春山
1940年6月6日出生于开封市尉氏县朱曲镇。196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同年9月分配到广州《羊城晚报》编辑部任编辑,1968年调《南方日报》总编室任编辑,1973年调开封地委工作,后任开封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开封地区文联副主席、《遍地红花》和《中岳》文艺杂志主编。1983年调任中共开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新闻、文化艺术等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在工作之余坚持业余创作,先后出版了《开封画卷录》《宋都风情》《菊城赋》等30多部专著。长篇历史传奇小说《血洒东京》被评为河南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全国第二届小说连续广播节目“西夏杯”二等奖,纪实文学《焦裕禄》获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二等奖,电视剧《焦裕禄》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全国首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作为菊花花会首倡者之一,他亲自主持了多届开封菊花花会,并以组委会副主任(副指挥长)的身份参与筹备了前15届菊花花会。
开封是菊城,最能展现开封神韵与风采的便是菊花。开封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到了明清时代,养菊的风气更为盛行。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封已经成为全省菊花的发展中心和栽培基地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鲜艳夺目的菊花、闻到沁人肺腑的花香。在当时,禹王台公园可以说是菊花最盛的大本营,是开封菊花栽培的主要基地。每当秋天菊花盛开的时候,这里的游人就络绎不绝。
1981年,我参观了禹王台公园的菊展。当我走进禹王台公园时,就像走进了菊花的仙境,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掩映在一片菊海之中。望着眼前的菊花世界,花色花香直扑胸怀。参观完禹王台公园的菊展后,我的脑海里经久不息地翻滚着菊朵集结的浪花。我希望天下友人都来分享这里的香和色,我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散文《烂漫秋花胜似春》。1981年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散文》杂志第9期刊登了这篇文章。1982年10月2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广播了这篇散文,并于同年10月24日在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风光》节目中相继播出此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全国人民不禁对古都开封悠然神往。文章在自古酷爱养菊的开封人民中竞相传诵,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把菊花定为市花”“举办菊会”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当时正在青岛开会、时任开封市市长的吕锡田听到广播后非常兴奋,他联系了我,畅谈菊花与开封的历史渊源。当他得知当年禹王台公园的菊展在门票仅为两角钱一张的情况下竟然创下了收入2600元的纪录时,一个宏伟的计划在他心中形成。1983年5月,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市花,我市确定在当年秋季举办首届菊花花会。我很激动,写了散文《菊城赋》并在1983年《奔流》10月号发表,提出了开封为“菊城”的概念,受到吕锡田称赞。他称赞我“在宣传开封为‘菊城’、菊花为‘市花’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宣传古城开封作出了贡献”。同年我又出版了散文集《开封画卷录》。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菊会的筹备组织工作,1983年成立首届菊花花会组委会,由市政府分管城市建设的副市长担任主任,相关秘书长、副秘书长担任副主任。我担任了首届菊花花会组委会副主任,负责筹备开封市首届菊花花会。这是开封举办的首届菊花花会,意义非常重大。从摆放到布景,我都会和花工们仔细交流、请教,希望一盆一株都尽态极妍、一枝一叶都摇曳生姿,让一花一草都能激发游客、市民兴趣,展现出开封菊花的魅力。我特意增设了菊会书画笔会,借助开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表达手法,让开封菊会更有文化味,丰富了菊会的内容。
经过精心筹备,1983年11月1日,开封市首届菊花花会在禹王台公园隆重开幕,时任开封市菊花花会组委会主任、副市长安贻美致开幕词,代市长方略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白安平为大会剪彩。主会场禹王台公园内共布展菊花2.3万多盆,品种700多个,设置景点“分秒必争”“振兴中华”“五谷丰登”“回归祖国”等象征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政治经济方面飞速发展;分会场龙亭公园、汴京公园、铁塔公园和大相国寺也同日展出。开幕式现场,我站在用五色草拱卫的菊花造型主席台上,以主持人的身份向国内外嘉宾介绍开封首届菊花花会。1983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详细报道了开封市首届菊花花会开幕式盛况及主要菊会景点。自此开始,开封有了属于自己城市个性的节会,一段辉煌的篇章从此展开。
1987年,菊花花会组委会编录了《咏菊诗选》一书,我是作者之一,并为该书作序。2000年10月中国开封第十八届菊花花会时,由新闻出版局编印了该书,全书增扩为三部分,收集诗词368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1996年10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编著的《菊城赋》,全书分为开封菊会、开封菊花、咏菊诗词3个部分,受到广泛关注。
这些专著系统地论述了各地菊花与开封的渊源,将开封菊花的正统地位巩固、确立下来。2000年,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风》和《走遍中国》节目就开封菊花的历史渊源专门采访我,产生了持续而广泛的影响,大大提升了开封菊花的知名度和古都开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从首倡菊花花会到参与筹备开封市首届菊花花会,直至退休,我连续担任了前15届开封菊花花会的组委会副主任(副指挥长),亲眼见证了开封菊花花会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为开封菊花花会和开封菊花取得的成绩欣喜,为能亲身参与到其中而自豪,祝开封菊花花会(菊花文化节)越办越好!
市花诞生记
李瑞杰讲述 全媒体记者刘洋整理
李瑞杰在开封第28届菊花文化节主会场留影。 图片由本人提供
讲述人 李瑞杰
生于1935年,开封市人。1951年毕业于文化部电影干部训练班,曾任开封市委办公室秘书、副科长,市政府市长秘书,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兼《开封人大》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1983年5月27日是开封发展史上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当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菊花为开封市的市花,每年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举办菊花花会(从2000年起改为每年的10月18日至11月18日)。从此,菊花成为开封的象征,成了开封的一张名片,开封也有了“菊城”的美誉。
35年前,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的时候,我是亲历者。1983年5月19日下午,时任开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球的办公室桌上,摆放着市政府刚刚送来的《关于提请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命名菊花为“市花”和确定“菊花花会”会期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邵球同志阅后批示:“速送各副主任,建议将《议案》列入第十七次常委会议程,审议并作出相应决议。”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历代文人墨客咏菊、赞菊的诗篇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开封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誉满海内外,盛极一时,备受人们的喜爱。那时,素有“花市”之称的京城东京,每逢重阳佳节,菊会热闹异常,不仅宫廷争插菊枝、挂菊花灯、办菊花会、品菊花茶、饮菊花酒,而且民间赏菊、赛菊活动也十分广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兵戈战乱,开封菊花品种和数量日趋减少,到1940年前后,仅保存下来金龙滚球、鹤舞云霄、古铜黄、美人面等几十个品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园林工人和人民群众养菊的热情日益高涨。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封市每年在禹王台公园举办菊展,到1982年菊花品种已有500余个、造型艺菊1万多株,盛况空前。1979年,省园艺协会在我市召开菊花栽培学术讨论会,确定开封为全省菊花栽培研究中心,为菊花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基于菊花在我市的栽培历史和现状,市政府在《议案》中认为:把菊花作为市花,重现“花海人潮漫古都”的景色,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心愿。把每年菊花盛开季节的10月25日至11月25日定为菊花花会会期,对于美化城市、净化环境、陶冶情操、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及发展旅游事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为此,特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命名菊花为市花和确定菊花花会会期。
1983年5月25日至27日,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汴京饭店会议厅举行。经过审议,市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1983年5月27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的决议》,决定菊花为开封市的市花,每年10月25日至11月25日举办菊花花会。
1983年5月28日,《开封日报》头版头题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昨天举行全体会议》为题报道了菊花被命名为开封市的市花以及确定举办菊花花会时间的消息。当天的《开封日报》还在头版刊登了《开封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十七次会议关于命名菊花为开封市市花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指出,命名菊花为市花,将使古城名花相得益彰,符合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对净化环境、美化城市、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以及发展旅游事业都有积极作用。《决议》要求,市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制定培育、发展菊花的规划和措施,培训技术人员,建立培育基点,大量供应菊苗、盆菊和优良品种;全市人民要养成家家种菊、人人爱菊的良好风尚;所有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学校和街道院落都应种菊、养菊;每年菊会会期应有计划地举办大型菊展并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此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多种花卉、植树种草,搞好绿化,努力把古城开封建设成为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城市。
从1983年至今,我市已成功举办了35届菊花花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结出了让人惊喜的累累硕果。愿古城市花更加光彩照人,祝花展花会圆满成功,青史留名!
菊花文化节变迁
张玉发讲述 全媒体记者刘洋整理
张玉发在中山小榄举行的第九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开幕现场。 图片由本人提供
讲述人 张玉发
1943年12月出生在开封,先后在开封市龙亭铁塔公园管理处、市园林处工作,历任公园副主任、副处长等职。现任开封市菊花文化产业发展协会顾问等。曾参与历届菊会筹备组织等工作。著有《开封珍闻记》《龙亭胜迹志》《开封菊花志》等作品,2005年编写的《开封菊花志》荣获省社科一等奖,2010年编写的《菊谱》获市政府二等功奖励。
我从第一届菊会开始就参与了菊会的方案制订、景点制作、宣传报道等工作。伴随开封菊花文化节度过了35个春秋,回忆开封菊花文化节的成长过程,我认为主要成果是“三大步、三跳跃、三大收获”。
三大步
1983年11月1日,开封举办首届菊花花会,迈开举办市级节会的第一步,由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2000年,在开封菊花花会18岁时迈开第二步,开封菊花花会首次被定为省级节会,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2013年,开封菊花花会刚刚迈入而立之年就迈开第三步,由省级节会升格为国家级节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河南省住建厅、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开封菊花花会的名字也从1994年起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花会,2012年起更名为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
三次跳跃式发展
开封菊花第一次跳跃式发展,影响全国,是在1989年。当年11月1日,开封菊花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为使参展菊花运输安全快捷,驻汴空军动用专用飞机将菊花空运至杭州,引起轰动。次年,中国菊花研究会在开封成立,让开封菊花影响到全国。
开封菊花第二次跳跃式发展,震撼中外,是在1999年。“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中国政府在20世纪末主办的一次全球性盛会,是a1级专业博览会。经过激烈的竞争,代表河南省参赛的开封菊花获得所设3个大奖(最高奖)中的2个,获得金奖11个、银奖8个、铜奖2个,获奖总数、大奖总数、金奖总数、银奖总数4项第一。香港《大公报》用整版的篇幅,以《开封菊花甲天下》为题报道开封菊花,让开封菊花誉满全球。
开封菊花第三次跳跃式发展,轰动国内外,是2010年第十届中国菊花展览会在我市举行。该展览是全国性菊展首次在我国的长江以北、首次在我国的中原城市开封举办,是我国菊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63个城市积极参展,制作室外景点170个,从参展城市数量到景点制作,均创全国菊展历史之最。菊会期间还在我市召开了第二届中国国际菊花研讨会。
三大收获
第一大收获是开封荣获“中国菊花名城”称号。全国有 660多座城市,有10座以菊花命名为市花的城市,而开封是唯一一座被命名为“中国菊花名城”的城市。2010年11月18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作出《关于授予开封市中国菊花名城申请报告的批复》,授予开封“中国菊花名城”荣誉称号。
第二大收获是开封菊花文化硕果累累,菊花产业长足发展。30多年来,编撰有关开封菊花的著作有22部之多,包罗1606个菊花品种《菊谱》的出版,创造品种最多、传承历史最长、收集面最广、最实用四个之最。一大批菊花文化专著在开封编辑出版。我们还成立菊花的科研单位“开封市园林菊花研究所”,现保存菊花品种2300个,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首批国家花卉种质源库”称号。菊花研发出的产品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糕、菊花蜂蜜、菊花工艺瓷、菊花汴绣等已畅销全国。
第三大收获是连续7年荣获7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第一项是2010年10月,最长的花卉装饰“中华菊龙”。第二项是2011年10月18日, 2011米长的“中华菊毯”,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鲜花毯。第三项是2012年10月18日,开封市920名书法爱好者,在宣纸长卷上共同书写“菊”字,创下世界纪录。第四项是2013年10月,用291027盆开封菊花精心制作的“美丽开封”菊花毯,总面积7995.4平方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鲜花毯。第五项是2014年10月,由我市精心培育的1213个不同品种的菊花,组成“千菊竞艳——品种最多的菊花展”。第六项是2015年10月18日,创造的“嫁接品种最多的大立菊”吉尼斯世界纪录。第七项是2016年10月18日上午,河南邮政以邮票为载体,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发行《天下菊花》系列邮票。《天下菊花》邮票大全成功创造了“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同题材枚数最多的邮票”这一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已经成为推动文化、旅游、经贸深度融合的节会品牌,成为开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封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亮丽名片。

三年屡获全国质量最高奖项 五年实现五倍增 华发集团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
光影大秀打造最潮中国年 看创业街区用科技点亮新春之夜
我市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活动
省教育厅发布校内课后服务指导意见,课后托管不得“补课”
廖克全出席第一届海峡两岸峨眉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
开封改革开放40周年百人口述史:我们见证菊花文化节成长
盗窃车牌还敢留微信索要赎金 疯狂盗窃团伙落网
“我们需要学习中国发展经验”
关于发布2018年度柳州市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目录的公告
枫林办:一二三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纵深开展
我市举行2018年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
修文县“三化”助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涵养城区发展新气质 盐田区启动“寻找最美阅读声”活动
任各庄镇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
澄海区召开全区经济主体服务引导规范提升工作会议
高明区职校今年计划招收1030名新生
梭鱼湾周边道桥工程主线预计年底通车
前4个月,济宁完成33个棚改项目的房屋征收拆迁
荆州海事局开展夜间错时巡航取保端午节前辖区安全
峨眉山万年索道升级改造工程进入调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