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海口湿地保护率达到55%

  本报10月27日讯 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我国海口等六城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为题,报道了海口在25日《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获“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并特别点赞“水城”海口湿地保护率达到55%。同日,《人民日报》10版配发新华社图文,报道海口在城市生态治理方面工作卓有成效。
  报道称,阿联酋迪拜当地时间25日,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来自7个国家的18座城市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其中海口、常德、常熟、东营、哈尔滨、银川6座中国城市获此称号。
  据介绍,“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认证的一种称号,体现了一座城市在保护湿地等生态方面的成就。入选城市使用这一称号的期限为6年,到期需要重新认证。报道称,获此称号的海口自古有“水城”之称,河流、沼泽、湖泊、水库纵横交错,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4种湿地类11个湿地型,湿地保护率达到55%。
  在同日的《人民日报》10版生态周刊版面中,题为《湿地公园 流水潺潺 绿草如茵》的报道再次点赞海口湿地保护工作。报道称,近年来,海口市以湿地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城市生态治理,着力改善民生。两年前还臭气熏天的垃圾堆填场,如今已“变身”为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不仅具有强大的污水净化功能,还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法律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数字创意:开掘传统文化“富矿”
徐州市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
商务预报(7月14日-7月20日)商丘市生产资料水泥价格下降
和县审计局:多措并举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工作
《人民日报》点赞海口湿地保护率达到55%
西工区利用“互联网+”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鸭河工区:市水利局领导调研我区2012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发挥基层食药监管所功能 全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能博会三天时间取得丰硕成果42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
我市将对“黑烟车”实名登记 市民举报一经查实获200元奖励
县委书记大接访 化解群众心头事
春节文化 古城行俗:初三祭祀表心愿
孔府印阁“转换”实现新突破
78岁老太被骗花116万买药 骗子得手拿30万打赏女主播
李伟文
路遇外宾迷路公交司机用英语“导游”
市人社局慰问务工人员:你们坚守岗位 我们来解难题
一季度工业经济回升向好 重点产业链企业撑起半壁江山
抢时间抓进度 确保湖南电将军新能源项目6月27日建成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