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夫妻传递文明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我志愿无偿捐献遗体,一为祖国医学科研,二为他人康复出力,三为自己延续人间。”4月12日,桐城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来了两位尊贵的客人——鲍时月、倪爱荣夫妻俩,他们是来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的。
几天前,家住桐城市文昌街道的鲍时月来到市红十字会办公室,拿走了两份遗体捐献登记表,他说不仅自己要登记,还要动员爱人填写登记表,同时和儿子媳妇沟通商量好,全权委托他们作为身后执行人。
今年62岁的鲍老2016年退休。曾当过兵的他,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退休后也不闲着,在一家单位做保安。如今孩子已成家立业,孙女在上小学,过着儿孙绕膝、幸福和谐的生活。说起捐献的动机,他说是在看到桐城当地的21岁小伙潘遗江志愿捐献的新闻后萌生想法的。于是他找到了桐城市红十字会。
鲍老的爱人倪爱荣也是粮食部门退休的,夫妻俩同年。当爱人告诉她要登记遗体捐献并且问她是否愿意登记的时候,她说她愿意并且同意支持。“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现在身体健康,大脑清醒,决定在离世后将自己的遗体无偿捐献给国家,有用的东西捐献给他人康复。”倪爱荣说。
倪爱荣退休后也不闲着,除了料理家务事,还在郊外打理一片小菜园,她在自己的登记表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后就急匆匆地走了,她要赶在天下雨前给菜地施肥料。
说起孩子们对这件事的想法,鲍老说,孩子们都很支持。鲍老平时喜欢玩微信、晒朋友圈,他把登记表的封面发在朋友圈里,儿子就隐约猜到是老爸的。鲍老说,来之前,他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表明了自己和爱人的想法,征求儿子儿媳的意见,没想到孩子们都没有反对,并且在他们的登记表上郑重签上了执行人的名字。
“人死如灯灭,为何不捐献?死后能复生,神话留人间。这是一对平凡的夫妻,性格乐观开朗,但他们却奉献大爱,做出了不平凡的义举,如春花般绚烂。”当地红十字会有关人员介绍说,志愿捐献,在人生的终点也要有益于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了文明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唐山市工商局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泸州养老保险政策调整 这三大关键问题须知
【津云微视】来往畅通 东江道路面铺设今天上午完成
十堰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4日起报名
下陆党建引领建设幸福城区
大爱夫妻传递文明向善的社会新风尚
市发改局开展“创新引领 绿色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芒种时节,夏种启幕
去年我市地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市县级收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居全省第一
射洪县委机关举行“扶贫日”捐款活动
万余名深圳考生赴首场“法考” 考机屏幕上粘贴防窥膜防作弊
4岁男孩抖音里晒真枪 枪支在济宁被找到,案件已移交当地警方
广州大学李进:“云”上加把锁 堵截窃密者|创新英雄
入选“数字中国建设最佳实践” “陕数通”打破信息壁垒获赞
“隐形冠军”树立行业新标杆 “平台为王”打造产业新高地
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招聘季须防三类陷阱 求职者要提高防骗意识
办好食博盛会助推乡村振兴
《新余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重大利好!融入大湾区更便利 港人赴内地工作无需申请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