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颈”打造增长极 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分居全区第一


  擂响转型鼓点,打造“柳州智造”新名片,我市两化融合有了新突破——日前从市工信委获悉,2017年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57.52分,比全区41.8分高出15.7分,进入两化融合集成提升与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比例达17.5%,稳居全区第一。
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认定首开全区先河;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得到进一步普及推广……过去一年,面临着下行压力和深层次结构性矛盾, 我市以“两化融合”突破发展“瓶颈”,让传统工业焕发出新活力,如工业生产方式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2.8%,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成为龙头企业引领制造业高端化的重要模式;新增裕兴方盛1家国家级试点企业,柳钢、东风柳汽、欧维姆等6家企业启动贯标工作,其中柳钢通过贯标认证,启动数居全区第一。
“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示范项目、智能工厂、工业电商、两化贯标为抓手,我市坚持创新驱动、规划驱动、项目驱动,加强服务引导,优化政策环境,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全力打造柳州经济发展增长极。
目前,全市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基本形成,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形成了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三级推进试点示范的格局。其中,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新模式应用项目2项,自治区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7项、两化融合项目14项,市级示范项目17项,撬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投资10.5亿元,有力带动了我市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改造方向转型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新时代推进两化融合的新要求和新部署。让两化融合助力产业腾飞,今年我市全力做好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各项工作,聚焦汽车、机械等重点领域,引导企业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改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智能制造典型模式,以点带面推进全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并通过探索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新模式,实现工业持续健康跨越发展。

治理乡镇生活污水
我市举行网络安全宣传周法治日活动
省高院立案庭庭长张军斌一行到嘉善法院调研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建瓯严查扶贫领域违纪问题
我市50名环卫工人享受一周的疗养
突破“瓶颈”打造增长极 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分居全区第一
最美志愿者、优秀楼院长、“金点子专家”,南深沟社区有一群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地支持社区、服务邻里“社区管理顺畅,全靠热心楼院长”
倾力打造“舌尖上的雅安” 借力发展“舌尖上的旅游”——首届“雅安味道”美食旅游季综述
李惠文对新时代政协工作提出要求 发挥“三大作用”当好“三种角色”
高压震慑 问题官员"扎堆"投案自首
看不惯小区乱停车,一男子趁夜连扎10辆汽车轮胎 暴脾气,一言不合就撒气
秀洲团区委联合洪合镇基层团支部开展第一季度“青年议事堂”活动
“两高”公布国家赔偿新标准:每日284.74元
法警铐住双手 "老赖"立即服软连夜将债务全部偿还
马路违停 竟为小便
一名20多岁女子拼酒喝下一斤多 神志不清被送医
全市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调研座谈会在市教育局召开
我市警方成功打掉一电信诈骗团伙 该团伙共22人,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中方县惠民补贴“一卡通”问题处理40人 退还资金75.48万元
市领导到有关区暗访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