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江围绕产业引人才


广东阳江市针对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自身“造血”功能不足,围绕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需求,精准引进人才,破解了“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难题。
作为广东省欠发达地区,阳江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在全国平均线上下徘徊,处在经济发展提质换档期的阳江,高端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紧缺。为此,阳江市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思路,不与他人“争人口”,为产业发展“引真才”,围绕区域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需求引才纳贤,实现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协同推进六个重点人才工程,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供人才支撑。”阳江市委书记陈小山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阳江结合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海洋产业、五金产业、蓝色旅游、海洋食品等产业,全面实施“六大人才培养工程”,坚持引育并举,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才在促进区域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在实施五金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面,建立“政校行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组织12家五金刀剪骨干企业与中国钢铁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5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联盟,促成“全国五金刀剪产品研究评议基地”正式落户阳江。
阳江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高端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在提升人才层次和质量的同时,注重扩张人才队伍总量和规模,紧扣“以海兴市、绿色发展”的人才需求,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如在海洋食品人才培养工程方面,引进了中科院南海研究所罗非鱼精深加工创新科研团队,建立海洋食品人才工作站5个。
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人才发展长效。在实施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工程方面,由阳江市委组织部牵头,依托中山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海洋渔业试验中心等单位的科研力量,成立了“阳江市海洋人才培养与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积极探索教育、科技与行业、企业协同培养人才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经济日报记者/张建军
(原载2018年6月5日《经济日报》)

苏州市领导率队开展巡河督查
芙蓉区开展“立足岗位做贡献·开拓创新争一流” 名师经典进基层市民学习活动
桂东所:金兰村居民喜大普奔,迎公交
常德七旬老人十余年捐献钱物150万元
垫江县永安镇:开展道路交通执法检查 确保交通安全
广东阳江围绕产业引人才
演绎成语故事 多部儿童剧带小朋友感受传统文化
男子一波神操作骗走近万元 微信这个漏洞你也要防
双鸭山市司法局举办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培训班
民营经济好生态的“营口样本”
武陵源:释迦乐幼儿园弘扬国学经典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
深化大数据应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31日闽侯县级专项储备粮轮换竞价销售交易会公告
城子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春季校园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中小企业促进法》专题讲座举办
大美新天府 绿色心动能
临泉县陈集镇“四加强”抓好扶贫第一书记管理工作
土耳其决定再延长紧急状态3个月
央视揭秘!上饶地下惊现贵金属矿藏
刚刚,7架美侦察机抵近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