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各地构筑生态屏障 合力建设富美城乡

  红枫湖周边村寨136套污水处理系统年底建成
8月6日,清镇市红枫湖镇骆家桥村污水处理站。
“大家对比看看,两个杯子里装的是污水处理前和处理后的水。”贵州博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员张云笑着解释:“这个杯子装的是没有处理过的生活污水,浑浊且有臭味,另一个杯子装的是经过pe模块式一体化设施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十分清澈,没有任何臭味。”
骆家桥村污水处理站,是清镇市在红枫湖周边村寨实施的136套污水处理设施之一。
近年来,清镇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和“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加快建设公平共享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样板区为统揽,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于2016年启动了红枫湖沿湖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将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所有村寨纳入生活污水治理范围,在构建红枫湖生态屏障的同时,推进富美乡村建设。
红枫湖沿湖村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1.8亿元,采取ppp模式,将于2018年年底前建成136套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杜绝红枫湖沿湖17个村128个村民组30000余人的生活污水流入红枫湖。项目建成投运后,预计每天处理生活污水总量可达到3255吨。
“项目通过在村民家中安装小型化粪池,对每户村民的生活污水进行先期处理,然后通过主管道将村民组的生活污水引入pe模板终端设备进行集中处理。”贵州博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运营维护部技术员吉章祥介绍,处理采用a2o一体化处理设备+mbr装置+脱磷+湿地或净化池工艺,出水水质总体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cod、氨氮、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体标准。
截至目前,红枫湖沿岸已建成并投运6套污水处理系统,34套正在试运行,即将投运,其余的正在紧张施工。
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2014年,清镇市先后利用中央和贵阳市级环保专项资金586.48万元,分别在红枫湖镇白泥村高家院组、塘边村塘边组、芦荻哨村龙滩坡组等7个村民组修建了生活污水处理站,采用复合人工湿地技术,对居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经过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后再进行排放。
“以前各家的生活污水都流淌到这里,形成一个臭水塘,环境非常恶劣。”红枫湖镇芦荻哨村副主任黄勇介绍,龙滩坡组建起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后,不仅污水得到了治理,还美化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早在2010年,清镇市就投资640万元,开启了红枫湖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在红枫湖镇扁山村修建了日处理污水2000吨的污水处理提升泵站和管网设施,2011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这个提升泵站,涵盖了清镇电厂、电建二公司家属区及周边村寨的14000余名居民,将生活污水提升至朱家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运行后,红枫湖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流向红枫湖的村组,将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红枫湖周边的农村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后,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同时也巩固提升了红枫湖水质,保障饮水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遏制农村生活污水直排、乱排的现象,提升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为我们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样板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清镇市生态文明建设局生态科负责人张登宇说。
云岩区 两大再生水厂年底投用
盛夏时节,位于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六广门体育场和盐务街附近,机器轰鸣,云岩区六广门再生水厂项目和云岩区贵医再生水厂项目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2017年底,云岩区将两个再生水厂项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扎实稳步推进,助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预计今年12月31日,两个项目同时投入使用。
据云岩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贯城河流域作为南明河的一级支流,它的长治久清关乎整个南明河的生态环境。目前,辖区内仅有的几家污水处理厂不能完全满足整个贯城河流域的污水处理问题,两个项目建成后,每天将处理污水17万立方米,大力改善贯城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贯城河流域处于贵阳市中心城区,用地面积紧张,面对迫在眉睫的项目建设,云岩区大胆探索,两个项目均采用深地埋式设计,其中六广门再生水厂项目建设在地下5层和地下6层进行,地埋深度37米,贵医再生水厂项目建设在地下4层和地下5层进行,地埋深度29米。
“在地下完成污水处理,上方建设包括体育、学生公寓、住宅等在内的商业楼宇,这样既满足了生态建设的要求,又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云岩区贵医再生水厂项目负责人王洋说。
由于两个项目均为深埋式的地下污水处理厂,为了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性,首先要做的便是基坑开挖前的边坡支付工作。
“在边坡支付工作阶段,我们采取桩铆结合的工艺,整个再生水厂项目共有532根的抗滑桩,有效确保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云岩区六广门再生水厂项目负责人张恩旗说,这段工艺极为复杂,一旦短暂停歇,极有可能导致支护桩垮塌,从而出现返工现象。故自7月开工建设后,6台旋挖钻机、22台地勘设备,8台挖掘机24小时不停歇施工,在场施工人员超过60名,就是为了缩短工期,把对周围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据介绍,边坡支付工作将在两个月左右完成,针对主城区项目建设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两个项目负责人均表示,除配合开展群众宣传外,将以最快的速度现场安装隔音挡板有效降低噪音,现场启用雾炮机、洒水车、消防水带等防尘处理措施,尽可能让周边居民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工艺选择上,两个再生水厂项目均采用国际领先的a2o+mbr膜技术,从贯城河截污大沟截取污水后,通过机械捞出水体中的大型悬浮垃圾,再对深化池中饲养的微生物进行分解,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磷元素、氮元素等,最后分离水中的活性污泥和水,将能达到国家4类水质标准的景观用水重新排入贯城河。此外,全过程均采取生物塔双重除臭方式进行,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
“民生工程为人民,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对周边群众生活造成影响,我们能做的,便是在采取一些降低影响措施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早日还群众更美好的生态环境。”云岩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白云区 明年3月七彩湖全新亮相
本报记者 杨唯
数十台挖掘机同时作业,时而在堤坡穿梭,时而在平地“盘旋”;十几辆运输车经冲刷清洁后,接连将干化后的淤泥运至垃圾处理站;数百名施工人员铲沙装袋、围堰加固……烈日下,走进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现场,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七彩湖地处白云区大山洞片区、铝厂片区、大川白金片区三个区域交汇地段,属麦架河支流高山河上游,流域面积5.14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七彩湖周边人口的迅速聚集,外源性污染源大幅增加,加之截污沟年久失修、淤积堵塞,致使七彩湖水质发黄变黑、臭气熏天。
七彩湖,不得不变;治水攻坚,不得不快。
为了恢复湖泊水清如镜的风采,白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各级各部门协同努力、密切配合,按照“填满空间占满时间迅速推进”工作要求,从完善截污管道、修建排洪渠、清淤河底底泥、基坑支护工程、新建污水处理厂以及景观打造等多方面持续攻坚,力争今年底完成全部工程措施、通水运行,明年3月底完成七彩湖沿岸景观建设,真正实现“还湖于民,还生态于民”。
“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项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施工组织、质量安全、手续办理、工程督导、污泥处置、群众工作、舆论宣传、安全保卫、督查问责10个工作组,各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一把手’任组长,全力以赴打响七彩湖整治大会战。”经白云区生态文明副局长邓胜元介绍,记者来到搭建在工地一旁的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现场指挥部,倒排工期表、排班值守表和每日调度制度条条上墙,负责人姓名、电话及所属单位一目了然。
“根据‘群—场—会’调度机制,常规问题和工作进度通过微信群进行调度、汇报,难点问题实行主要领导现场调度,大的问题则由指挥长每周调度、副指挥长每日调度,或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协商解决,实现对项目建设的精准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说到这里,邓胜元不禁把治理工程生动比喻成五个手指——各有分工、和而不同,捏起来就是一个拳头。
“全天候24小时作业,所有工作人员从早上7点至晚上11点实行‘三班倒’,力争‘占满时间’;明确施工单位每天至少保证挖掘机不少于20台、运输车辆30台、淤泥干化设备不少于4台、抽排水设备8台、现场工人不少于400人,通过科学组织和强有力的人力、机械投入,确保项目‘填满空间’。”邓胜元说。
项目指挥部工程督导组成员申家茂告诉记者,细分来看,项目建设包括清淤10万方,新建下沉式2万方/天污水处理厂一座,dn500-dn1000截污管1650米,排洪渠719米,建设复合垂直流湿地9500平方米,打造七彩湖景观工程。截至目前,在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截污管道工程累计完成530米,累计占比为32%;清淤全部完成,转运、干化淤泥有序进行,污水处理厂土石方开挖完成一半,500千伏安临电设备安装完毕。
“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来看,不久后,七彩湖沿岸景观一定能随着水质变化而美丽起来。届时,全区将认真研究、优化方案,按照建设开发泉湖公园的思路真抓实干,还老百姓一个好去处、好景观、好生态。”于邓胜元而言,七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仅是破题、起步、开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不少困难要克服,但从现在起,人与湖的故事,已经翻开了新篇章。
南明区贵棉再生水厂项目24小时不间断施工
贵棉再生水厂项目基坑边坡支护钻孔。
20多名建筑工人加工钢筋、4台挖掘机开挖土石方、80多台土方车渣土外运、1台旋挖机基坑边坡支护钻孔……贵棉再生水厂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贵棉再生水厂项目是南明区治理南明河水环境项目之一,位于浙江商城碧桂园星作二期地块,占地面积9400平方米,项目建设为地埋式,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为2万立方米/天,主要服务范围为碧桂园星作小区及贵棉大沟上游段。
据悉,贵棉再生水厂项目建成后,贵棉大沟上游段污水和碧桂园星作小区内污水经过再生水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南明河,从而减少贵棉大沟对南明河造成的污染,同时可以缓解该片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状况,减轻南明河截污沟的压力。
“地埋式的最大优点就是节约土地,贵棉再生水厂建设完成后,地面部分将用于碧桂园星作项目商业综合用地。”南明区住建局工作人员罗骁说,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资源紧缺,采用全地埋式设计,不仅土地得到充分集约利用,还美化了城市环境,顺应了贵阳市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方向。
同时,贵棉再生水厂将采用改良a2o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经过生化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等处理工序后,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其中cod、bod、氨氮、总磷可达到ⅳ类水体标准。“该厂处理后的水最终流入南明河,将极大地改善河道水质,对改善和保护南明河水环境状况,减轻城市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意义重大。”罗骁表示。
“目前,项目已完成土石方外运5000立方米,占总量的30%;已完成钻孔35个,占总量的62%。”贵棉再生水厂项目施工负责人冯进说,为了抢抓工程进度,整个项目采取三班倒制度,24小时不间断施工,快马加鞭提速干,力争再生水厂早日建成投用,着力改善南明河水环境,切实提升群众宜居幸福感。

连云区地震局指导海棠社区防灾减灾 宣传演练活动
钟忠
冷空气周五起影响苏城 气温将明显下降
国庆长假接待国内游客超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近6千亿
市基投集团成功发行30亿规模公司债
贵州省各地构筑生态屏障 合力建设富美城乡
眼看火车驶近男子浑然不知 铁警一个飞扑将他拽离铁轨
北林先锋街道办和北林区地税局爱心献给福利院
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引 领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福建省分行2018社会招聘公告
努力开创人防建设新局面
水池铺乡“三箭齐发”打响春季防疫攻坚仗
【维权】去消费,办了卡的三果演义水果店关门了
旌德县:孙立志调研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
惠州税务部门开展纳税人开放日活动
全国开发区数量增至2543家其中国家级552家
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讲团走进盘龙区
刘为民来淄川区考察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工作
60万一次“回春针” 扎出干细胞商业乱象
濠江获批筹建“全国滨海潮汕文化休闲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