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住楼房,母亲病好了,我也放心出去做事挣钱了,感谢党感谢政府。”12月18日,住进集中安置点的49岁王清理,看着回访的浠水县绿杨乡党委副书记景建勋连忙道谢。浠水像王清理一样走出大山的贫困户,不仅搬离了穷窝,还走上了奔小康的幸福路。
浠水县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共投资1.3亿元,分年度、有计划地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群众进行易地搬迁。去年完成721户、1175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今年共计已建成房屋可安置728户、1237人,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1449户、2412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实现了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年计划、两年实施”目标。
科学规划。在易迁安置点最初的选址规划上,浠水县科学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严格按照“五靠近”的原则,大部分集中安置点均靠近中心镇、产业园区,确保了贫困户子女上学、出行、就业务工的便利,实现了从“穷窝”到“金窝”的转变。
强化管理。实行“联审联办”以及“容缺”机制,组织县发改局、住建局、国土局、规划局、环保局、林业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联合办公,联合审批各安置点法定建设许可手续,对个别前置手续暂缺的,乡镇人民政府书面承诺,限时办结,暂按“容缺”机制办理。同时,明确责任,资料不齐全的,追究相关乡镇责任;资料齐全不及时办理的,追究相关部门责任;安置点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同时多层次、全方位、全覆盖实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异地搬迁指挥部全程跟踪监督各乡镇制定切实可行的后续帮扶、脱贫措施,镇、村、帮扶干部负责落实到户到人。浠水各乡镇根据贫困户的具体家庭人力情况,因户施策,多措并举,帮扶就业,重点打造建设洗马火龙果基地、兰溪药材基地、光伏发电基地、竹瓦千亩桃园等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基地,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近就业;浠水县在安置点周边流转土地建成多个产业扶持基地,或依托安置点周边现有产业基地发展农林经济,辐射带动搬迁户863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搬迁户通过在景区内务工、流转土地、发展农家乐实现稳定增收,参与旅游就业452人。(郭斯
张金文)
内江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四举措倾情办好“人民群众烦心事”
常州发售首支"赚钱才收管理费"基金 年管理费1.5%
总投资280.8亿元!上饶经开区36个项目集中开工
阿州水源是远东最洁净水源
市旅游局:新野县开启“红色文化之旅”活动
浠水易地扶贫搬迁开启贫困户新生活
厦门市儿童医院成国家定点医疗机构 最高可获补助3万元
早市有了扶贫大枣专用销售摊位 买卖双方都受益
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一次会议
市文明出行体验团首次走上街头 团员坐着轮椅体验无障碍出行
民主路转盘退出历史舞台 5月4日晚11:00建设路半幅封闭施工拆除
东风小学召开“雷锋精神代代传 东风学子展新颜”开学典礼活动
小麦抽穗扬花季却碰上大风降温提醒做好田间管理
全市去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47万户
大学生进农村 宣讲法律献爱心
长宁区景观所积极排查户外设施严防安全隐患
《华尔街日报》再赞广州
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 加快提案办理落实
大亚湾区:42名高层次人才厦大充电
望麓园街道举行“望麓课堂”开讲第二课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