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伞体育赛事现场气象服务。
气候品质认证为农产品增添“含金量”。
气象,不仅关乎百姓衣食住行,更牵连着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行。气象事,无小事。如今,大气象的概念已深入人心。
正所谓,大气象要有大智慧。当前,我市气象部门正大力推动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气象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广泛惠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不断探索精准服务,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立起温州的“智慧气象”,向公众提供更具个性、更便捷、更智慧的现代气象服务。
三位一体:气象监测网越织越密
气象监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全市已建成各类气象站点476个、共享外部门站点1142个,实现全市乡镇街道全覆盖,平均密度间隔5.3公里,及时捕捉各个区域的气象数据。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增加气象雷达、浮标、船舶、雪深、雷电、灰霾、酸雨等特种气象观测站点119个,积累更多气象数据和经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度。在智能预报方面,目前短期天气晴雨预报准确率达85%,空间分辨率精细到乡镇。突发气象灾害预警准确率达75%以上,预警平均提前28分钟。
今后,这张监测网将越织越密,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智能感知。将进一步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预报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点化预报。
智慧气象:气象服务越来越便捷
气象智慧化的一系列探索,是城市气象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手段。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市的气象服务正在转型升级,协同高效、集约智能、优质精确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体系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目标。
聚焦三农服务发展,让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更有智慧。深入开展全市1633家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点对点直通式气象服务。如文成黄坦镇鲜切花基地、百丈漈镇蔬菜基地建设了温室大棚小气候观测站,对大棚内外温度、湿度、地温、土壤水分、总辐射等气象要素进行24 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记录,为气象、农技专家研究花卉、蔬菜生长发育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气象资料。乐清农产品铁皮石斛贴上了我市首个气候品质“身份证”,获首个优级认证,也为铁皮石斛增添了新的卖点,提高了身价。目前,我市已经完成葡萄、蜜柑、杨梅等7个农产品省级特色农产品优质气候品质认证。永嘉县沙头镇西北村,杨梅种植大户汪德康为自家300 亩杨梅办理了杨梅采摘期气象指数保险。在接下来保险期限内,他种植的杨梅如果遭遇连续降雨,而且约定气象站记录到的气象数据达到约定指数,则可以得到相应的保险赔付。在温州,像汪德康一样享受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受益面积已达到4.9万亩。
组建清新空气监测网,让生态文明有了智慧支撑。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文成“中国气候养生福地”,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国字号气候品牌。在开展常态化空气质量环境气象预报公众服务的基础上,市气象局积极推进负氧离子清新空气监测网建设。今年,我市将在全市10个县(市、区),组建由10个负氧离子监测点组成的清新空气监测网,实时发布负氧离子监测信息。并启动泰顺“中国天然氧吧”气候品牌创建申报。想要“洗肺”的市民以后可根据监测网数据,就近选择地区呼吸新鲜空气。
建立气象预报网格,让气象信息更有智慧头脑。目前,我市已经建立起每3小时更新的精细化气象预报,城市气候观测网可长期稳定连续观测、与高影响行业数据相融合,环境气象观测网在近地层垂直加密监测,暴雨、台风、城市安全运行、生态城市建设尽在掌握之中。除了日常天气情况,预报人员对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及时监测,做到尽早预报,尽早将气象信息同时在各类平台发布,打造了温州气象网、温州台风网、温州气象官方微博、温州天气官方微信与市民实时互动。
今后,我市将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为减轻灾害风险打出更多提前量。发展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全媒体的智慧气象服务,实现按需自动推送服务。
天气预报:发布渠道越来越广泛
说起气象服务,最贴近百姓的要数天气预报了。我市气象部门在为公众提供气象预报服务时紧扣时代脉搏和市民需求,通过众多渠道及时发布天气情况和预警预告等服务。
上世纪90年代,我市气象台对外发布天气预报的渠道仅有电话、报纸和电台。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气象部门开辟各类发布渠道,方便市民及时接收天气信息。
我市现已推出各类公共气象服务产品34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气象网站、手机短信、声讯电话、手机app、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和农村大喇叭等各种渠道,让气象信息走进千家万户。“温州台风网”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以及国内外用户的关注和好评,用户分布全国各地乃至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警”系统让气象信息成功接入公交电视、brt站台显示屏、1200个党报阅报屏等载体;推出“温州台风网”手机版,台风网和气象网累计访问量5790万,移动客户端访问量4342万,创历史新高;气象政务网实现试运行,气象官微、公众号吸引粉丝40多万。
提供让人民满意的气象服务是气象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预见,通过发展智慧气象,气象预报预测将更加准确、精细、多样化,气象信息获取将更加智能、精准、大众化,气象服务将更加个性、贴身、普惠化……而要实现这些愿景,首先应让“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落地生根,只有用初心丈量发展步伐,推进人人、时时、处处都能享受到优质满意气象服务的努力才会孜孜不息。
记者 马真正 通讯员 林泽微
图片由气象局提供
市区出租车整治百日行动启动
市创文办到潮阳区暗访督查练江流域环境卫生与黑臭水体整治情况
海盐县综合执法平台网上办案系统正式启用
公安局贾汪分局“三项服务”助力企业经济发展
长治市商务局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制度
我市大力推动“智慧气象”现代化建设
天河区组织300名来穗人员长者欢度重阳节
沂源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齐心协力防范“助学电信诈骗”
诏安梅岭:清理池塘水葫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旭晟率队来岳集体视察
衡水至石家庄机场直通车加密啦
我市举办“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专题讲座
飞机撒药治白蛾?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谣言!
一季度广元畜牧业发展平稳
柴桑区第一小学走进柴桑区敬老院
泉州市关心下一代 志愿者服务队集中授牌
这司机实习期上高速还超载占道 12分全罚光
中德合作项目2018年联合科考航次启航
龙岩商家各出奇招 亲民价月饼受到市民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