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每个人、每个家庭相生相伴。今年6月9日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确定的第11个国际档案日,主题为“档案见证改革开放”。
“你们能为我的‘家庭档案’出谋划策,真是感谢啊!”8日下午,应宿豫区侍岭镇姚塘村四组69岁老人徐效章的邀请,记者跟随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老人的家庭档案,工作人员给予了管理保存等专业指导,并送上档案用品。
在徐效章的“家庭档案”里,记者见到了一个个日记本、一幅幅老照片、一张张票据、一份份证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一个家庭几十年的衣食住行,随着这些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一一跃入眼帘,而社会的变迁、人文的演进同样令人感慨。
“过去买粮食、油以及一些生活用品,都要用相应的票来兑换。你看我这还有一张1982年的蚊帐票呢,专门用来买蚊帐的。如果没有蚊帐票啊,就只能凭着布票去买纱布回来自己做。现在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买东西比过去方便多了!”自年少时就喜欢收藏的徐效章,凡是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他都会精心收藏。
两张印着股票字样的票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徐效章说:“这是1984年供销社的股票,老百姓入股,可以拿分红。分红是火柴、盐等生活用品,或是零钱。”
徐效章最早的收藏是1965年初小四年级的毕业证书。说起这毕业证书,老人笑道:“我们那个时候,读到小学四年级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出来工作了,继续读五年级、六年级才是小学毕业。”
1973年高中毕业时的同学录、1974年宣传毛泽东思想大会时的合影、从1973年到1985年每天都在更新的日记,第三、四、五套人民币……看着这些“家庭档案”,徐效章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收藏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留下回忆,希望这些记忆可以传承给后代,让他们知道父辈、祖辈们的故事,更让他们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代代人辛苦奋斗出来的。”
“把家庭的所有故事和经历,都沉淀在一份份档案里。徐效章老人的行为,值得借鉴学习。”市档案局副调研员、监督指导处处长潘合刚表示,群众在“家庭档案”方面如有疑惑与困难,可与档案部门联系,将按照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建议指导及培训。(记者 武蕾 胡映月)
张海平率第三防汛督查组到连山调研防汛工作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和上海复旦大学课题组来延调研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工作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主任会议召开
【津云微视】这条视频看醉了!隔着手机屏都能感受到浓浓咖啡香
党团员志愿者誓师
创文明城市 建共享新城
穿越时光的记忆,在宿迁人的“家庭档案”里
平和县慈善总会第二届第三次理事会会议召开
中国记协2018年“走转改”采访活动广东行昨日启动
灌云县海洋与渔业局海洋重点工作开展实现新突破
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5月15日至17日在东丽区举行
本周我市天气晴间多云为主
洪梅:全镇17条河流全部“领证”了!
市城管局扫雪除冰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磁湖美文》那一山铁血精魂
东部公交公司大讲堂提倡劳动光荣
注意啦!明天本一批次填报征平志愿
双星村召开综治民调工作推进会
别错过喽!大剧院艺术节9月启幕 推出33场精彩演出
快来为遂宁人唐洋投一票!
长安镇法学会开展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