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就近上”“上得好”珠海市政协聚焦学前教育

年内新增8个公办幼儿园、到2020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近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不断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在满足适龄幼儿“有园上”“上得起”基础上,如何使其“就近上”“上得好”,仍存在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空间。连日来,市政协“委员议事厅”第一期话题“学前教育大家谈”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政协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市民意见
公民办并举 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委员议事厅”第一期栏目里,“离家近一点,价格低一点,质量好一点”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学前教育问题。网友“木木”分享了自己孩子入园时的纠结:公办幼儿园抽签入学的中签率只有1/6,抽不到签只能读民办幼儿园,但优质民办幼儿园每月两三千的保育费负担太重,便宜的民办幼儿园环境及教育质量又不理想。
在“木木”看来,珠海近年来不断扩大公办幼儿园数量,但是公办幼儿园的建设需要时间,不一定能够赶上“二胎”放开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希望政府在此期间进一步扩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网友“江”建议,参照石家庄做法,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在园幼儿进行适当的现金补贴,尽量缩小学前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差距。网友“赵叶生”则希望加快补齐短板,大力发展公办园,增加公办园学位。网友“as.luna”和网友“飞燕”认为,幼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学前教育工作的重点,建议进一步提高幼师专业素质,同时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配套规范化的托管服务。
委员支招
科学统筹规划 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
“近年来,珠海学前教育的投入大幅增加,但公办幼儿园数量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仍然达不到省的要求。截至今年1月,珠海330家幼儿园中公办园比例只有11.91%。” 市政协委员、珠海市博爱幼儿园园长陈守红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责任、科学统筹规划,增加专项财政投入,鼓励企业、高校等单位部门开办公办幼儿园。同时,坚决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无偿移交教育部门办成公办幼儿园的政策,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学位供给,推动珠海学前教育质量走向全省前列。
近期,《珠海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市每个街道至少建有一所规范化公办幼儿园,每个镇(不含万山区所辖镇)至少建成两所规范化公办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至少建成一所规范化普惠性幼儿园。
学前教育集中建设期,如何合理布局是陈守红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她认为,新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但还要特别注意科学测算学位需求,不可片面追求规模。她建议,在测算学位需求时,既要考虑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园高峰需求,也要考虑高峰回落学位饱和而造成资源浪费的可能。在大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也要评估如何把控好民办园发展的速度。此外,在街道、镇、村的公办园选址和规模上,要进一步做好调研和论证,避免因位置偏远导致生源不足等问题。
加大扶持力度 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
破解入园难、入园贵,不能仅靠公办幼儿园,还要靠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但这类幼儿园收费有限制,幼儿园科学保教、办园规范要求高,投资者对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不够高。
如何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普惠性幼儿园的积极性,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市政协委员、珠海正一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夏迎九建议,对执行政府限价的普惠性幼儿园,在现有补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丰富财政扶持的内容,如扩大学位供给补助、生均定额补助和租金补助。同时,财政扶持金额也应根据园所等级不同有所区别。
市政协常委、珠海智卉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旭谊认为可创新办园思路,“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优质教育连锁机构是有吸引力的,但难以在香洲区找到符合标准的办园场地是一大掣肘。”林旭谊建议,参考北京推行“小规模办园”政策,在不放宽对办园安全、相关资质等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对幼儿园面积等硬件因素的要求。
强化“名园+薄弱园”结对帮扶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资源还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孩子就近‘入好园’满足度亟待提高。”林旭谊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仍有不少生活和工作在西区的家长认为主城区的幼儿园质量好,宁愿舍近求远,也要把孩子送到香洲区上幼儿园。如何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林旭谊建议,把省级示范幼儿园的作用发挥出来,加大“名园+薄弱园”结对帮扶力度。
2016年11月,珠海推出了幼儿园一体化发展联盟,由博爱、启雅等优质省一级幼儿园作为领衔园,分别和金湾区、斗门区、高栏港区多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结成“1+n”联盟。在林旭谊看来,这一政策对推动全市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非常有利。他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推广力度和执行力度,通过派驻园长、骨干教师等方式,开展管理指导、业务扶持和师资交流等,让更多的优质幼儿园发挥好带动作用。
规范幼儿园管理 提升学前教育办园质量
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是向社会提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主体。然而,乍一见“民办”“普惠”等标签,不少家长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会在办园质量上打个问号。对此,夏迎九认为,在当前公办园数量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园需求的情况下,大力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是必由之路,这类幼儿园的未来发展应分出层次,以满足不同层面家长的需求,但同时应注意普惠并不意味着低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办园质量。
夏迎九建议,提高民办园“普惠化”准入门槛,比如享受补助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要在一定年限内无违规办园行为,无安全事故发生,未受到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等。加大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其教研能力、教师队伍管理能力、品牌运营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等核心问题督导检查,以提高民办园质量提升速度。
加强培训提高待遇 打造高素质幼师队伍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拥有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素质优的幼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市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小月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学前教育目前仍存在幼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专业培训不足、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职业的社会吸引力等问题。她建议,幼儿园及其主管部门在幼师选拔上要力求高标准,把好进门关,在幼师工作过程中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把教学基本功考核纳入幼师绩效考核中,针对幼师开展定期有针对性地培训,同时鼓励幼师在职提高学历,推动幼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水平。
对此,陈守红直言,幼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政府有责任把这方面的工作承担好。她建议,学前教育主管部门设定和实施严格规范的全市幼师准入制度、聘任制度、职称评定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幼师工资待遇,让公办园临聘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加强对民办园幼师待遇标准的监督引导,比如明确规定民办幼儿园支出中,教师工资支出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增强幼师工作的积极性。

副县长杨洪伟调研金融风险排查工作
宁德市积极筹备参加第20届投洽会
青少年组武术(散打)比赛决出7枚金牌
小溪镇多部门联合开展汛期安全生产检查
我市15位民营企业家荣获光彩事业奖
幼儿园如何“就近上”“上得好”珠海市政协聚焦学前教育
安居区开展生态环保工作侧记
“岛盛1号”昨日正式投入使用
野生蘑菇鲜嫩 采食还须谨慎
人民日报社采访组到田林县调研采访
为侨服务 展示新形象
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王宏主持 聂爱国等出席
舞阳县警检联席 共商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
武夷山发出倡议绿色发展 低碳旅游
稳步增“绿”,前4月完成年任务47.6%
争霸机关王,桃小展风采——海宁市桃园小学机关王小分队获2018世界大赛二等奖
娃娃学科普眼里是惊奇
美国突然取消“邀中国参加2018环太军演”,理由让人无语
青岛市审计局连续5年对5所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建设情况开展审计
溧水区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