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耀侨乡


2017年2月16日,江门日报社“新春圆梦”之旅来到鹤山市共和镇黎明实验学校,将近700本书籍送到师生们手中,圆了该校师生们的阅读梦。
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赴恩平解救精神疾病患者。
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送上锦旗,对工商部门悉心指导、优质高效的服务表示感谢。
    “今天,我们还需要雷锋精神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雷锋精神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时表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3月5日是学雷锋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命名了第四批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我市的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窗口被命名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雷锋”,他们将心中的爱尽情释放,让雷锋精神在江门大地充满生机,让江门成为一座充满爱的城市。今天,让我们跟随三个示范点的脚步,感受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韩玲群 李银换 陈丝柳 通讯员/潘兰英 罗楚雯
    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
    全媒体平台做慈善 为“大爱”接力16年
    “深深致谢社会各界,感恩社会、学校、邻居的包容和接纳,感恩每—个帮助我们的人,感恩活在大爱江门!”这是脆骨症患儿晓进妈妈在晓进受助后,通过《江门日报》向大家致谢。晓进能够成功手术、康复、站起来,离不开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的帮助。而像晓进这样的受助对象,还有许多。
    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是负责民生新闻报道的采编部门。在江门日报社各届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社会新闻部立足工作岗位,长期坚持扶贫济困活动,精心经营“爱心桥”栏目和“公益”专版。2002年,江门日报社还专门成立了江门市爱心桥志愿者协会和公益基金,采编人员出钱出力,将公益活动常态化。
    该部做慈善紧跟时代的步伐。首先是不断拓展传播渠道,先后利用报纸、微博、微信、直播江门app等全媒体报道平台,发动社会各界对困难人士伸出援手。其次是创新活动形式、建立品牌项目。例如,他们持续扩大关注的重点人群,从孤寡人士、低保家庭,到外来务工人员、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在春节前后举办“新春圆梦”活动,帮助弱势群体圆梦;在暑期高校开学前,举办“关注贫困大学生”活动,发动社会各界资助贫困大学生读书,等等。
    数说
    建立爱心档案近900份
    据不完全统计,2012和2013年,江门市爱心桥志愿者协会从公益基金中划出62000元,资助了31位贫困大学生,帮他们圆了大学梦。到目前为止,“爱心桥”公益基金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30万多元。这些款项均及时转至捐款人指定的困境人士手中。该部门人员已累计走访了1100多个家庭和困难人士,建立了近900份爱心档案,其中涌现不少感人的爱心故事。
    “新春圆梦”温暖人心
    近十年来,社会新闻部连续在春节前推出“新春圆梦”行动,了解困难人士的新春愿望,帮助他们实现心中梦想,迎接开心而温暖的新年。该部先后报道约300个贫困家庭及弱势群体的情况,为他们的新春愿望插上翅膀。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到圆梦行动中来,用他们的热情和爱心汇成一股股爱的暖流,在寒冷的冬天,温暖了困难家庭的新春和心灵,让他们对江门这座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城市更增添了几分喜爱和依恋。
    故事
    “瓷娃娃”晓进站起来了
    2015年,患脆骨症的14岁“瓷娃娃”晓进(“爱心桥”栏目0875号受助对象)急需做骨髓针矫形手术,然而,10万元的费用成了“拦路虎”。该部报道了晓进的困境后,在大爱之城江门侨乡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纷纷通过银行转账、微信红包、上门捐款这3种渠道,给“瓷娃娃”晓进捐款,短短10多天的时间,晓进就已经收到了15万多元的捐款,大家都希望晓进通过骨髓针矫形手术,实现独立返学、生活的梦想!2016年7月,晓进到深圳接受手术,术后继续进行针灸、电疗、康复锻炼等。2017年2月,站起来的晓进,特意到报社送锦旗,并感谢社会各界的爱心资助,感谢大爱江门。
    声音
    传播爱心 触动心灵
    是一种很好的慈善教育
    江门日报社党委副书记赵兰萼:“社会新闻部以“爱心桥”栏目为桥梁,积极发动社会上的善长仁翁为困难人士提供帮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坚持了十几年,从不间断。该部门同志不仅是记者、编辑,同时也是志愿者,除了做好牵线工作外,他们还经常慷慨解囊,是名副其实的活雷锋,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
    五邑大学教授张国雄:“社会上的人是有爱心的,传媒的报道使有爱心的人奉献出爱心,发挥社会救济渠道的作用,是很好的慈善之举,至少引起人们对这件事的关注,即使有的人没有捐款,但报道传播了爱心,触动了他们的心灵,对市民也是很好的慈善教育。”
    受助者冼美婷:“如果没有《江门日报》的帮助,没有‘爱心桥’栏目,可能我到现在也无法进行手术。”
    社会新闻部记者李千帆:“在‘新春圆梦’行动中,当困难人士收到棉衣、洗衣机等急需物品时,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流下感动的泪水,我们这些记者的内心也感到快乐、满足。”
    “爱心桥”栏目记者梁绮桦:“其实我们是在为困难群众和社会热心人士搭建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帮别人圆了梦,传递了爱心。,这个平台,将采编人员的新闻事业和行善非常完美地结合起来。”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
    为民服务讲奉献 义工活动创新多
    多年以来,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有效引导医院广大干部职工发扬雷锋精神,争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爱岗敬业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该院在多项工作中勇做先行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如率先在全国开展市级守护app精神卫生云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患者居家管理难问题;率先在全省开办首个由医院承办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率先申请成立江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推动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全面发展等。此外,该院还积极为民服务讲奉献,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工活动,让心理受创群体得到心灵关爱、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回归社会、让侨乡百姓享受健康新生活。
    数说
    258名义工服务逾万小时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义工服务队成立于2012年,现有注册义工258人,义工队负责人潘兰英同志连续7年被评为江门市优秀义工工作管理者,现有五星级义工2人,三星级义工2人,二星级义工11人,一星级义工10人。
    近3年来,该院组织开展特困精神疾病患者解锁救助、健康科普、社区义诊、精准扶贫、应急救援、团体心理辅导、敬老爱幼助残、关爱患者服务、心理危机干预等义工活动多达374场次,服务总时数为10713.3小时。
    故事
    成功解救被关8年的精神疾病患者
    近年来,市第三人民医院几乎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对贫困关锁精神疾病患者的解锁救助行动,让生活在黑暗里不见天日的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专业的治疗和康复,让濒临绝望的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看到了希望之光。
    小红(化名)是一名精神疾病患者,神志不清,凡有人接近就暴怒,生活不能自理。无奈之下,家属只得将她关进小黑屋。就这样过了8年,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2017年7月7日,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员义工赴恩平市君堂镇的新君本城村,成功解锁救助这名精神疾病患者,随后把她接到该院进行免费治疗。
    据了解,该名患者今年32岁,发病已有12年,被关锁在小黑屋里整整8年。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对该患者除医保外所产生的治疗费用及伙食费等进行全部减免,初步预定实施一个疗程的免费救助,现该患者病情稳定。
    声音
    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陈海泉:“作为广东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我院将珍惜荣誉,砥砺前行,组织和动员全院干部员工立足岗位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学雷锋活动,以人民群众对健康医疗卫生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为打造‘健康江门’‘和谐江门’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窗口
    创新优化服务 企业送上锦旗
    江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窗口现有干部职工19名,主要负责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市直内资企业登记注册及全市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该窗口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立足岗位学雷锋,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改进服务方式,使群众和企业享受到快捷和高效的服务。
    工商窗口把提高窗口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每周五学习日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雷锋精神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理念、业务理论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
    工商窗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新优化服务,不断提升窗口服务效能。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商窗口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围绕“兴业惠民、治吏简政”,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先后推出“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以及营商便利化关联改革,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二是优化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工商业务“同城通办”、银行免费代办商事登记业务、“1+6”园区委托登记等举措,便于企业就近办理业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设置“绿色通道”,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和上门服务等方式,提前介入,专人指导,帮助整理申请材料,从受理、审核、核准到发照提供“全程化”服务,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工商窗口优质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
    数说
    发出“多证合一”营业执照逾16万张
    “多证合一”改革得到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江门做法被广东省委作为可复制经验进行推广,并荣获“粤治—治理现代化”2016—2017年度优秀案例。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底,共发出“多证合一”营业执照164421张,共办理“同城通办”业务24997笔。
    故事
    耐心指导企业完善登记材料
    2017年9月28日,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的几位工作人员将一面写着“高效服务显工商风采敢于担当助企业解困”的锦旗,送到江门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对工商部门悉心指导、优质高效的服务表示感谢。
    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该企业在前期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过程中,由于其提供的登记信息有误,导致登记的股权信息出错,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后,窗口工作人员立即开辟绿色通道,耐心细致地指导企业完善登记材料,并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宣讲,在办理业务中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变更登记,企业对工商窗口这种高效优质、主动贴心的服务表达了由衷的谢意。
    声音
    企业切身感受到了优质服务
    罗赛洛(广东)明胶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我们切身感受到了工商窗口的优质服务,实实在在帮我们解决了难题,非常感谢!”
    市民李先生:“我在工商窗口办理变更企业经营范围手续,业务办理的速度非常快,工作人员的职业水平与工作态度都非常好!”

慰问孤寡老人
网络安全知识大冲关市民兴趣浓厚争先答题
中考总分仍为800分
天台苍山产业集聚区建设如火如荼
东营市技师学院举行中德诺浩高技能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
雷锋精神耀侨乡
民盟武陵源支部工作获民盟张家界市委表彰
宽甸县召开县直机关工委联系点单位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培训会议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落实
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杜和平一行到同江市调研
黄梅铁腕抓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桃源县剪市镇中学小学部召开期末考前动员会
通化县探索人才工作新路径
五通桥区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宁开幕
取消流量“漫游”费回应民生新期待
为服务发展大局继续助力
袁方来池调研人防工作 王宏参加调研
五河县大新镇村村设立人口计生村务公开栏
四川工商实现80%以上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