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吕涵 通讯员 刘一奇 吴群) “吴创家庭农场的橘园应用了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互联网+农业,是一道好风景。”9月13日上午,记者随市农业局经济特产站副站长程慧林,来到位于江山市凤林镇凤溪村的吴创家庭农场。
在农场监控室内,负责人吴根法打开智能监测系统,不一会儿,液晶显示屏上就显示出大棚内的画面,拉近镜头后,每一株橘树的生长情况,一目了然。吴根法又点了一下,屏幕上跳出风速、湿度、气压、土壤温度和光照强度等7个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和多元信息传感器可以对棚内水、土、气等关键环境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和采集。管理者足不出户,通过电脑终端、手机等设备,即可知晓果树生长情况,一手掌握棚内信息。”程慧林对此作详细解释,与此配套,吴创家庭农场打破传统大棚简单栽培模式,以连栋大棚为基础,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补光灯、自动卷膜器等设施,搭建起物联网智能大棚。
“不仅如此,即使人在外地,也能实时监测橘园内的情况。”说着,吴根法拿出手机,打开相应app,向记者展示。“只需点一下,就可实现开关大棚、浇水施肥等功能,省时省力。”吴根法介绍,由于农场面积较大,巡逻、浇水、施肥等人工成本消耗巨大。去年,他投入200多万元,引进这套农业智能监测系统。“粗略统计,今年每亩柑橘可降低人工成本500元。”
走进红美人种植d2大棚内,只见一株株橘树上果实累累,长势喜人。“下月底,皮薄多汁的红美人即将成熟。眼下,已经被客人预订了近2万斤果,每斤35元。”吴根法说,预计今年红美人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较去年增产30%以上。
今年45岁的吴根法是江山市贺村镇人,早年在外创业。2016年,来到凤林镇凤溪村,承包200亩土地,成立吴创家庭农场。
“目前,农场主要以红美人、甘平等精品柑橘为主,共种植168亩。”吴根法相告,成立农场之初,他便淘汰了传统柑橘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本地气候、土壤情况,通过高位嫁接,引进不同时期的优、稀柑橘品种,避开传统柑橘销售高峰,保证季季橘红月月销。
“今年年初,在市、镇两级政府的重视下,我们已经成功注册‘江山红美人’商标品牌。下一步,打算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销售,打响‘江山红美人’品牌。”吴根法信心满满。
临渭区夏粮稳产丰收有保障
民警休假吃饭途中擒贼被刺伤 嫌疑人21小时后落网
大祥区西湖中心校召开教研活动
谢学龙深入茅塘镇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成鱼后身价上涨500多倍300万尾褐牙鲆鱼苗放流入海
橘园装上了“智慧”大脑 每亩可降低人工成本500元,增产30%以上
养殖户的网箱拆除之后……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黑名单”产品仍在销售 谁之过
杜集区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8周年暨 表彰大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教育局]长春市青联与市教育局包保的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并对其开展慰问活动
枣阳市七方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式启动
2018杭州春季中国婚博会举行
市政协“加快建设数字芜湖”专题建言会大会发言征集通知
【大家谈】弘扬苏区精神强党性铸信念
土左旗安监局陪同自治区安监局对内蒙古四季春饲料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生产检查
开封七中走进老年公寓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
改革赢红利服务暖人心
贵阳交警重拳出击世界杯期间查处酒驾醉驾千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