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还要再奔康 桃花河村村民日子红红火火


3月12日,在射洪县香山镇桃花河村,44户白墙红瓦的新居与远处整齐排开的蔬菜大棚相互映衬,一幅生机焕发的乡村图景展现在记者眼前。脱贫攻坚以来,桃花河村在脱贫政策、资金、人员的帮扶下,通过自身努力甩掉了“穷帽子”,交出了漂亮的脱贫“成绩单”。
新貌:产业兴 腰包鼓
“我们前不久又和涪江公司签了毛叶山桐子基地建设合同,要种200亩的毛叶山桐子,现在6000多株苗都种了不少了。”桃花河村村主任赵云山告诉记者,按照协议,该项目由中海生物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挂果后进行保底回收;涪江公司负责80%的苗圃款,并在收获前提供种植所需全部农药化肥。老百姓只需用这200亩土地入股,到时候每户再按亩分红。“毛叶山桐子一亩能产两三千斤,每公斤保底收购价3.5元,收获后,每亩地65%的产值都将用来分给老百姓。”
其实,早在2016年桃花河村就因地制宜引进农业产业项目,大面积集中种植辣椒、玉米、水稻、萝卜等农作物 ,并且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实施“户户享受、贫困优先”的分配模式,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收益,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
“我们引进业主搞了土地流转,一方面老百姓能够得到流转金,第二是可以用土地入股参与产业,第三是老百姓在流转过后可以参加务工。”桃花河村村支书赵远清告诉记者,老百姓脱贫的愿望很强烈,产业引进来后,很多村民都到基地里面打工,收入大幅提升。
“家里的土地已经流转给了基地,光流转费就好几千块钱,平时就在基地里工作,每天能挣六七十块钱,村里修安置房还可以去打小工。”村民赵泽满认为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适合自己,比起过去出门打工或种植庄稼,收入高了许多。“流转土地,用劳动获取工资还能参与二次分红的“产业”更加有保障”。
不仅是产业,这两年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大变样。去年,通过改扩建主道路,桃花河村通往村外的路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泥路变成了水泥路,并根据需要拓宽到了4至5米,共计硬化道路10余公里。尤其在帮扶部门的资助下,村里由预制板搭建的“趟水桥”也建成了钢混结构的“同心桥”,不仅出行更方便,连村容村貌都有了质的提升。
心声:日子好  干劲儿足
产业做起来,基础设施好起来,群众的致富积极性更高了。日子有了奔头,大家都鼓着劲赚钱,争取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现在村里产业发展的这么好,脱贫根本就不用发愁,昨年我就脱贫了。”在安置点旁的蔬菜基地里,村民胡秀琼正忙着清除基地里的杂草,谈起自己的脱贫情况,胡秀琼满脸的皱纹都挤成了花:“日子好了,干劲也足。”
“每次基地需要人干活我都去,一天能赚个六七十元,我老公还在安置点建设工地打小工,一天有100块。”胡秀琼说,除了打工收入,家里还养了200只鸡,一年可以收入6000元左右,全年下来也有近三万元的收入。“以后村里还会引进产业,我们自己的小产业也可以变成大产业,按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肯定能过上小康生活。”
心愿:不仅要脱贫 还要致富奔康
“我们终于不是贫困村了,等这片毛叶山桐子有收益了,大家的生活还会更好。”站在毛叶山桐子基地里,赵远清感触特别深。自从毛叶山桐子种下后,每天去基地查看幼苗的生长情况也成了赵远清的“必修课”。
“现在我们的产业发展得不错,但我希望我们村能够超越不错,成为最好。”赵远清说,2017年,桃花河村的村退出和户脱贫工作已经通过市、县两级验收,村里甩掉“穷帽”的群众在产业带动下,也踏上了奔小康的新征程,脱贫攻坚初步“告捷”。谈起2018年的发展计划,赵远清信心满满,“2018年,还要下足‘绣花功夫’,不仅要脱贫,还要努力让村民们致富奔小康,要做的事情多着呢。”(范晶)

我市精选两块“试验田”,开展“一枚公章管审批,一个队伍管执法” 改革试点政务服务改革开启“加速键”
【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大家谈】杜平:旗帜鲜明抓党建 凝心聚力促发展
杨懿文研究娄底中心城区“化解大班额”有关工作
【民生沟通】足球文化公园项目 预计8月底可建成
公庄镇举办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脱贫还要再奔康 桃花河村村民日子红红火火
保护古树,也要保护与古树有关的记忆
眉山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党委(扩大)会专题研究“4+X”系统治理工作
国家税务总局肇庆市税务局挂牌
在逃犯路遇民警 绕来绕去终落网
四川批准15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有合江!
点赞文明!萍乡这个乡镇有颜值更有气质
力争早日抱上“金娃娃”——访三明市政协副主席、永安市委书记蒋先东
【激荡四十年 改革开放看浙江】27年前 靠“小鱼吃大鱼” 成就了今天的娃哈哈
夏日选窗帘 遮光、隔热、样式一个都不能少
市交警部门:9月1日前,全省交通违法处理政策暂无变化
甘肃省考察团莅遂考察脱贫攻坚工作
李建华调度锡矿山锑矿独立工矿区医疗建设项目
我市普降小到中雨 平均降水20.8毫米长岛雨量最多
因地制宜 村企共建 全力夯实群众脱贫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