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青田范式”引央视关注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杨婷、黄才文报道:“青田范式”以村民为主体,而非艺术或是利用其他外来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昨晚,央视新闻频道(cctv13)《新闻调查》 播出《乡村2018》(三)——《回归家园》,深入报道佛山顺德杏坛青田村在尊重乡村地方性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实现乡村文明复兴的实践。  《回归家园》 记录了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渠岩和他的团队,联合顺德榕树头公益基金会、杏坛镇政府在青田村实施乡村文化复兴的有益探索。
  “青田具备了完整的中国乡村文明的线索。”青田村位于顺德杏坛镇龙潭乡,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仍保留着较原始的村落形态和历史遗存。大榕树、风水塘、关帝庙、私塾、白墙黑瓦都是青田祖祖辈辈生活的印记,这样的青田给渠岩带来了惊喜。
  去年开始,包括九条内容的“青田范式”在青田悄然实施。“青田范式”囊括青田村本身所具备的乡村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审美等方面,力求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
  青田村的私塾“晴耕雨读”馆由旧私塾进行重新设计、装修而成,在不改变民宅原始制式的前提下,实现内部空间的美化。这是古村活化保育带来的小成果。村民刘丽结非常认同这样的理念,“作为青田村的一分子,我也希望青田村变得美丽,传统文化能够保留,相信青田村的环境 变 得 更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佛山,我市制定了乡村振兴“1+7+x”系列政策文件,力争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顺德出台“1+5”系列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
  “以青田为例,杏坛在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植入了文化、艺术等元素。”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表示,接下来杏坛将加强和社会组织、热心企业的互动,共同构建农村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乡村振兴。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顺德要重塑对乡村价值的判断标准,尤其不能简单地用建筑文物或遗产为标准衡量乡村价值。”在渠岩看来,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或者一刀切地去发展某个产业、聚焦某个项目,而应尊重村民的意愿,顺应当地的情况,挖掘当地的特色,推动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踏雪赏梅 周口首届梅花节在淮阳县开幕
婚育全程服务环保又便捷
浏阳推进小餐饮店“透明厨房”提质改造
中共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 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民生沟通】未满十六周岁公民监护人代办身份证
佛山“青田范式”引央视关注
雨山区卫生计生委行风建设情况接受市级督查
龙海港尾:做细做实河长制工作 确保水清河畅
一盘“红军菜”背后的乡村振兴之路
关于加快推进本溪市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2018年上半年鄂州投资运行情况分析
防城港市召开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会
九江双语实验学校:爱在家访路上延伸
主城最长公交优先道8月7日开通
成都市首个社区众筹街区文旅驿站亮相武侯
抚远市召开民兵训练誓师动员大会
界首市委书记徐会东调研老化肥厂片区棚改项目
湘潭市卫计综合监督执法局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
渡口村举办“送理论进基层”宣讲活动
三年级男孩暑假胖16斤 门诊多见“暑期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