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海燕)7月1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了统筹推进秦岭地区生态修复、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近日,由市发改委编制的《渭南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规划》共三大部分7章32节,9个专栏。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遏制渭南秦岭地区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得到基本规范,矿区复垦、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地表水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水质要求。促进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渭南秦岭地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全面改善规划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护渭南、陕西乃至国家生态安全。《规划》提出了2025年展望目标。
《规划》明确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空间管控。根据海拔高度及其他因素,将秦岭区域划分为禁止开发区(2600米以上)、限制开发区(1500-2600米)适度开发区(1500米以下)3类,并阐述了各个区域范围、功能定位、管控原则和重点任务。二是植被保护。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建设,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飞播造林、退耕禁牧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复自然生态环境功能,构筑以天然林保护为核心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水源涵养。科学划分水功能区,采取保护植被、涵养水源、水土流失治理、水源地保护等综合措施,维护生态平衡,防治水质污染和水资源枯竭,保证饮用水安全。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的完整性与连通性,严禁滥捕乱采,加快湿地保护系统工程建设,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五是绿色发展。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发展循环经济、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六是城乡建设。规范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城乡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约束作用,严格控制在秦岭进行房地产开发。分区分类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推动生态修复。七是民生改善。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环境保护与民生改善相协调。
最后,《规划》还从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社会保障、网格化管理、环境保护机制、健全政绩考和加大宣传教育9个方面作了安排。
下一步,市秦岭办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推进《规划》的实施,协调推进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工作,加强规划范围、规划目标、空间管控和重点任务的衔接,持之以恒地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我市7 镇入围河北省特色小镇
快递员平均每天送150多件快递
深圳交警机训大队开展常态勤务整治
点赞“最多跑一次”改革
加快打造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高地
2020年实现渭南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五星”快递员张川:每天都是新的征程
好消息!支付宝转账有“后悔药”了!这个操作一定要会
民权:1+...+1=1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米
省委政研室(改革办)来我市调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工作
当涂县举办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26家医院“抱团”服务患者
【专家谈】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实现我国互联网跨越式发展
龙岩市纪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
大通全力推进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
衡阳南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专业技术人员体检事项公示
中国渔政厦门市支队开展系列专项执法 重点打击非法捕捞、养殖等渔业违法行为
“263”苏州在行动 | 昆山部分待动迁地块管理缺位
【中国梦实践者】最美基层干部李元敏:盖买村的“杰米拉”书记
孝昌第十批次公租房配租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