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观悄然改变 高校毕业季出现“慢就业”

烟台新闻网6月21日讯 (ymg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尹逊涛)今年全国应届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达到820万。面对就业难,不少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对此,山东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相关老师提醒毕业生,“慢就业”不见得不好,但别把“慢就业”当成“懒就业”的借口。
毕业生:家里条件若允许,不用毕业就工作
考研没考上,烟台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毕业生何姗姗选择在南都周刊北京公司实习,因为表现突出,毕业前已被用人单位转正。据她介绍,她们新闻系总共90多个学生,80%以上的选择考研,最后考上的能有二十几个,没考上的同学中很多选择“二战”,就是明年再考一次。
宿舍6个人中,1个考上了硕士研究生,2个考公务员的,3个找工作的,目前只有她已经定好去南都周刊,另外两个还在北京面试。两个考公务员的同学,国家公务员都没考上,打算接着备战省考。“其中一个同学家是海南的,家里帮忙找了一份工作,她自己不是很满意,不太想去,这会儿正在青海旅游。”何姗姗表示,“不是非得毕业立即就业,看个人家里经济条件,家里‘财政’支持的,可以慢慢找工作。”
家长:好歹找份工作先干着,再“骑驴找马”
刘音语,家住芝罘区厚安社区,是泰山学院一名本科应届毕业生。还有一个周就要毕业离校,还没找好工作的她自己不急,却急坏了家里人。“我们就想先找份工作干着,慢慢再找更合适的,孩子不听,感觉不喜欢的,收到面试通知也不去。”父亲刘先生急的团团转。对此,刘音语表示自己不是不想工作,只是不想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即便是刘音语80后的姐姐也不理解妹妹为何不着急找工作。“我2009年从烟台大学毕业时,第一份工作月工资不到2000,干了两年才换的第二份工作。”姐姐告诉记者
老师:可以“慢就业”,但不要“懒就业”
针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记者采访了山东工商学院招生就业处相关老师,对此他表示,“慢就业”现象不见得不好,起码说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毕业生的择业观正悄然改变,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而是更多地考虑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但需要警惕,别把慢就业当成懒就业的借口。
所谓“慢就业”,就是毕业之后不急于工作,也不急于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参加游学、支教、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为人生发展做出思考与选择的现象。“懒就业”往往表现为:符合自己愿望的好工作找不着,能找到的工作不想干,索性就什么工作也不干,宁愿“啃老”,也不愿“降格以求”。在此提醒广大毕业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毕竟光靠“想”一个人不会真正了解自己的能力所长所短。

第三批享受省政府 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启动 推荐材料受理时间为10月11日-10月12日
市食药监局突击检查年夜饭承接餐厅 聚福林和家和渔村被降级
市人大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针对六个方面进行重点监督
做强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光泽县李坊乡举办贫困户农产品推销会 
大学生择业观悄然改变 高校毕业季出现“慢就业”
杭州市首家社区老年食堂升级啦
马国强:精准发力真抓实干 高质量做好对口帮扶工作
胡玉亭在太谷县调研
“粉丝干扰机场”是对个人隐私保护的警醒
市人大到涡阳县视察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厚街:举报黑恶势力最高奖励10万元
文成县委书记王彩莲率考察团赴瑞安考察学习
首个养老机构国家标准出台养老服务质量迈入 标准化管理新时代
齐河县审计局——开展资源环境审计
太平:共享单车公益骑行让文明成为习惯
市安监局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工作会议
猇亭区项目开工进入“极简模式” 河道整治工程开工仅6分钟
利川实行“十个一律”监管类金融机构
凤凰"三个一律"治理废品收购站消防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