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带队检查指导永定区防汛抗旱工作。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革安到慈利县指导抗旱减灾工作。
市防指督查渔潭水库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干旱期抗旱服务队为饮用水困难群众送水。
冲锋舟队形演练
2017年入汛以来,湖南省遭遇历时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多、强度最大的强降雨,处于澧水中上游的张家界市,先后遭受12轮暴雨洪水袭击,据统计,桑植县廖家村站最大1小时降雨量83.5毫米,桑植县五道水站最大12小时降雨量180.5毫米,具有短时强度大、水位上涨快、灾害影响重等特点。多轮强降雨导致全市4个区县76个乡镇(街道)遭受洪灾,受灾人口38.87万人,紧急转移人口0.86万人,倒塌房屋432间,直接经济损失18800万元。
从7月初到8月上旬,我市又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各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轻度、中度、严重、特大旱情不同程度存在,尤其是慈利县、武陵源区、永定区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严重干旱等级,给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全市65个乡镇(街道)遭受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2.05万亩,其中轻旱面积28.53万亩,重旱11.4万亩、干枯2.12万亩,受灾人口25.08万人,3.98万人、0.89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达10517万元。
面对涝旱交替的严峻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指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及时安排部署,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各级各部门紧密联系、协调配合,各级责任人严格履责、合力救灾,最大程度发挥了工程防灾减灾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财产损失,最快速度处置了重大灾险情,最大力度开展了抗灾自救,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夺取了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未雨绸缪
及早动员部署。2017年,是我市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加强领导,早行动、早安排、早部署。在2月27日召开的全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暨水利工作会议上,区县人民政府向市人民政府递交了防汛抗旱责任状。3月27日,市防指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了指挥部组成人员、成员单位责任人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防汛抗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去年的防汛抗灾工作,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4月10日,全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安排部署2017年防汛抗旱防灾救灾工作任务,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做好打硬仗、打胜仗的准备,坚决实现“五个确保”防汛抗旱工作目标。
加快水利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利建设放在治水兴市的重要位置,精心组织,科学安排。2016年冬及2017年春,我市持续开展了以水毁工程修复、防汛抗灾薄弱环节整治为重点的水利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了水利建设任务;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36亿元,重点抓了大型灌排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防洪抗旱薄弱环节建设,重点水源、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防灾减灾综合体系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田间终端用水设施配套、水源与输配水渠系“卡脖子”工程疏通等8个方面的水利建设,着力解决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汛前,各地还加强对雨水情监测、预警预报、防汛通讯网络、视频监控、会商会议系统、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防汛抗旱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确保汛期正常发挥作用。通过水利项目建设,有力地提高了我市防汛抗旱能力,为夺取全年防汛抗旱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强化督导检查。各区县防指先后组织了24个汛前安全检查组,深入各乡镇、村组、水库、水电站、山洪灾害易发区开展拉网式的汛前安全大检查,按照“谁检查、谁督促、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对工程设施、责任制、预案编制、预报预警设施、抢险队伍各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逐项检查。据统计,共检查工程255处,排查出度汛安全隐患110处,查找出备汛工作薄弱环节和问题317个。市防指在区县检查的基础上,组成4个汛前督查组,对各区县备汛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和重点督查并专门下达整改通知,进行了责任分解,要求在主汛期前全面整改销号。为尽快将今年备汛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销号在主汛期到来之前,市防指积极组织力量,对前期安全大检查中排查出的隐患进行深入研究,并专门下发通知针对9个共性问题和50个度汛安全重点隐患问题的整改责任予以分解,层层传递压力,力求尽快消除隐患。同时,各地进一步加大了除险整治力度,积极筹措资金,及时对险情隐患进行应急处理,安全度汛的各项措施基本落到了实处,确保了安全度汛。
修订完善预案。汛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了各类预案的查漏补缺,按照“科学合理、讲究实效、便于操作”的原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修订和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抗旱应急预案、城市防洪预案、水库度汛方案、在建涉水工程施工度汛等各类防汛预案,特别是强化了县、乡、村级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的完善细化,要求做到六个“百分之百”,即把各项防御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要确保以县为单位的所有已确认的山洪灾害危险区、隐患点百分之百纳入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统计表;所有已建成的雨水情遥测站点、预警广播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设备百分之百正常运转;所有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乡镇、村组、中小型水库百分之百完成防御预案编制并按本规程要求报备;所有危险区群众以户为单位百分之百领到并张贴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所有山洪灾害危险区和中小型水库下游要以乡镇、村组、自然村落为单元百分之百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所有应发预警信息百分之百播发到位。
科学调度
落实物资队伍。在应急队伍组建方面,各级各部门按照省防指要求狠抓了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已登记造册的专业抢险队7支310人,以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45支2475人,以巡查应急抢险的群众性队伍229支7099人。在防汛物资储备方面,按照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各地清查了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更新了部分老化器材。据统计,全市已备有移动泵站3台套,橡皮舟46艘,冲锋舟13艘,机动船31艘,救生衣1480件,编织袋34.7万条,编织布22.6万平方米,块石2.53万方,砂石料3.03万方,工作灯809只,电缆26.03千米。
广泛培训演练。为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提高防指成员单位防洪应急能力,我市以发放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挂图、明白卡、山洪灾害防御常识读本的方式,大力开展山洪防御知识宣传。4月10日,市防指组织各区县防汛责任人、市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中型以上水库水电站负责人进行了防汛抗旱知识培训。各区县对所辖乡镇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水管站负责人、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防汛抗旱抢险队员等进行防汛抗旱知识专项培训。据统计,基层培训已完成57场次,受训5200余人,按山洪灾害防御规程要求组织演练110场次,发放明白卡2100户。4月26日,市防指组织了2017年市级防汛抢险军警民联合应急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演练过程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的新闻节目中播出,得到省市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加强信息化建设。市本级和四个区县已建成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防汛抗旱地理信息系统、梯级电站视频监测系统、远程视频会商系统、视频适时采集系统,3月13日,湖南省防汛抗旱云平台正式上线。汛前,各地加强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及时与气象、水文、文广新等部门在汛前安全大检查中对各项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维护,确保了设施运行正常。2017年,全市共计落实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经费210万元,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升级完善经费100万元,确保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发挥了应有的防灾减灾效益。
防汛抗灾
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防汛抗灾作为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抓早、抓严、抓实,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3次督查督办和亲自调度全市防汛抗灾工作,多次对防汛抗灾进行批示、指示,要求各级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旱工作“五个确保”总目标,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全市平安度汛。2017年,市防指先后组织各类防汛抗旱会商17次,及时下发通知56期,明传电报72期,发布防汛快讯9期,简报29期,防汛要情领导指示8期,报送各类防汛抗灾信息500余条,及时安排部署应对强降雨防范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根据气象预测和降雨实况,市防指分别于5月31日19时、6月22日21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6月23日14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各区县防指共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2次,其中ⅲ级4次、ⅳ级8次。各级各部门积极动员,迅速行动,各级领导、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全市上下全力迎战强降雨。
强化转移避险。今年以来,各地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确保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灾工作首位,强化24小时防汛值守,及时预报预警,提前组织转移,杜绝了群死群伤,最大限度减少了财产损失,取得人员零伤亡的辉煌战绩。汛期,我市及时果断处置了“6.15”慈利县象市镇白马村腊儿溶骨干山塘坝外坡滑坡等险情12起、紧急转移群众0.76万人、解救洪水围困人员150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9112人,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6月22日晚紧急转移受洪水威胁的武陵源区溪布街商户和游客近200人,确保了人员安全,维护了旅游秩序的和谐稳定。
强化巡查防守。全市各地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应急值守和巡堤查险,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和堤防防守、城镇防涝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防范,确保工程安全、人员安全。在遭遇强降雨的防汛关键时刻,各级防办及时增加值班力量,强化值班值守,加强监测预警,加密抽查督查,确保防汛责任人到岗到位,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分批昼夜值守在村组险段、水库堤坝,乡镇(街道)干部包片、包点、包库进行蹲点守侯,亲自监测、亲自指挥,指导群众避险救灾。各类水库管理员落实驻坝值守制度,加强日常巡查防守,尤其是强降雨期间加密巡查频次,及时报告和处置发现的险情。山洪灾害检测员、信息员等加强对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及时预警预告,提前组织危险区人员转移。今年汛期,全市共累计组织干部群众2万多人次巡堤查险,成功处置水库塘坝险情10起、堤防险情2起、抢修道路75起,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汛期,中央、省、市启动督查抽查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工程防守情况进行了督查抽查,确保人员到位、责任落地。强降雨期间,市防办值班人员先后20余次抽查了4个区县32个乡镇44座水库的防汛值班值守情况,各类防汛责任人均到岗到位,确保了防汛责任落实到库、到点、到人。汛中,市防指先后4次派出工作组、督查组分别奔赴受灾一线督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全市一盘棋。在迎战历次强降雨过程中,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指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高度重视,责任落实,迅速行动,各尽其责,通力协作,合力抗洪。相关负责人深入一线,全面排查,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不垮一库一坝,不出现群死群伤,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气象、水文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水工情变化,加强监测,科学分析研判,及时预警预报,为防汛指挥调度提供科学的依据。水利部门加强防汛抢险技术指导,积极组织修复水毁工程,落实水毁工程修复资金1965万元,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工程防灾减灾能力,确保灾区社会大局稳定。国土部门及时派出应急调查组,有效指导地质灾害险情处置。交通部门全年共组织1865人次,投入巡查车辆177个台班、各类机械设备112个台班、防汛抢险材料如水泥1148吨、碎石2210立方、砂1353立方,彩布条1740平方,增设标志、标牌716块,修建临时便道8处,清除塌方41260立方,共计投入应急抢险及恢复资金542万元,保障了我市公路交通安全畅通。住建部门积极开展防汛保安全工作巡查,主要就涉水工程、污水管网、城市供气供水、风景名胜区、农村危房等方面进行险情排查,共出动巡查组12个,出动人数126人次,并邀请建筑施工企业58人次协助排查。财政部门积极主动解决防汛抗灾工作的资金需求,争取防汛抗灾专项资金1440万元,多渠道筹措资金625万元,为做好全市防汛抗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民政部门在灾情发生后,积极组织核灾报灾,全力落实救助措施,共妥善安置受灾群众9112人,仅慈利县象市镇就紧急安排救灾应急资金50万元,紧急调拨棉被110床,安排转移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城管部门及时做好物资储备,加强管网整治,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积极应对多轮强降雨,共出动抢险车辆150台次、抢险人员800余人次、抢险装备警示牌40多块,对城区积水处进行巡查排险,疏通下水道,确保内渍不内涝。市教育局全力保障汛期考务与学生安全,确保了高考的顺利进行。市安监局多次组织汛期安全生产检查,重点督促了尾矿库防守和安全度汛工作。电力部门共出动抢修车辆200台次、抢修人员5200人次,有力确保了受损电力设施及时恢复供电。张家界军分区、武警、消防部门充分发挥抗洪抢险救灾主力军、突击队、尖刀排作用,先后出动解放军官兵、武警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等人员500余人次、舟艇30余艘次、车辆机械70余台,处置各类险情14起。其他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防洪保安、抗洪救灾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抗旱救灾
全面安排部署。在全市旱情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两次紧急召开抗旱工作调度会,要求认清当前形势,明确提出把工作重心由防汛转为抗旱,发扬抗洪精神,提前谋划,早做准备。7月3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虢正贵深入永定区三家馆乡竹园坡村、岩水井村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抗旱救灾。7月31日再次召开全市抗旱工作视频会,对抗旱工作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党员干部全部进村入户,迅速下到脱贫攻坚、三联四建等联系点,帮助群众解决抗旱救灾中遇到的难题,广泛动员群众开展抗旱自救。经认真研究会商,市、区县两级于7月28日同步启动了抗旱ⅲ级应急响应,各级领导纷纷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各级防指及相关成员单位取消双休日,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强化部门协作。市防指加强部门调度,及时收集统计抽送水设施设备清单,建立了应急保障设备台账。气象部门加强监测分析,动用高炮7门、火箭炮6套,适时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水文部门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旱情分析4期。水利部门派出工作组分赴4个区县,深入实地开展抗旱指导。农业部门两次紧急会商动员,启动了农业系统24小时应急值班和灾情日报告制,派出两个抗旱救灾组深入到灾区查灾核灾、指导抗旱。电力部门加强电网负荷调度,组织乡村抽水用电巡回检查,确保了抗旱供电需要。民政部门下发专项通知,及时组织查灾核灾,落实灾情收集报送,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其有饭吃、有干净水喝。财政部门特事特办,紧急筹集抗灾资金,提供资金保障。
干群合力抗旱。灾情就是警报、灾情就是号召、灾情就是命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抗旱救灾一线,大力弘扬共产党人在坚难险阻面前冲锋在前、苦干实干的良好作风,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永定区在今年旱灾中受灾最为严重,境内旱情肆虐,连续21天超过35℃,最高温度达41.2℃,造成24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抗旱紧急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抗旱救灾保民生。区主要领导带领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奔波在抗旱一线,与群众一起,抗击旱魔,共渡难关。据统计,全区各级共投入抗旱资金930万元,调用抽水设备0.35万台套,动用送水车31台次,送水270吨,抗救农田灌溉面积1.45万亩,缓解饮水困难人数0.37万人。面对严重旱情,广大群众不等不靠,积极自救,疏浚沟渠、筑坝引水、寻找水源,购买抗旱机具,抽、引、提相结合,多渠道开展自救,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
肖毅看望赴各县(区)挂职锻炼年轻干部
市商务局: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湾潭镇|扶贫日携“远亲” 走农户情暖人心(图)
郭灵计会见浙江省农发集团董事长施小东一行
我市2017年防汛抗旱工作纪实
我市出台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实施意见
常德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人社局]郫都区2018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正式启动
荆州主动担当确保完成环保整改任务
漳浦:六鳌重装码头今年7月投入试运行
君山区良心堡5万亩油菜花即将盛开
4月份食品价格回落拉动开封CPI下行今后一段时期或将保持这一态势
杨光华赴益阳市考察学习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作
乾州农贸市场赶集期间周边交通管制公告
呼和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建立联合协作工作机制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和平规划建设“粤港钟表生态园”
创保合作论坛暨创保合伙人招募大会在蓉举行
武邑中学举行2018——2019年开学典礼
梅江区园区服务中心组织企业举行消防技能大比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