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现场。院方供图 发
4月18日11时04分讯(记者 黄宇 通讯员 肖瑶)你听过年龄最小的手术患者是多大?日前,从医30年的西南医院普通外科医生钱锋教授,就救治了一个妊娠仅35周的小生命,比正常胎儿早两周降生,称“年龄为负二周”。
据了解,孩子的母亲在妊娠32周时孕检发现宫内胎儿有肠梗阻,坚持到了35周,病情恶化,必须在4月16日手术,剖宫产子。这是妇产科与普外科医生“联合作战”的一场“硬仗”。妇产科医生陈功立完成了前面的剖宫产手术,紧接着,该普外科钱锋教授“登台”。
手术台上,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小肠完全断开了,近端小肠封闭扩张,粗得像成年人的肠管一样;远端小肠却扭转了三圏,细得像根火柴梗。
钱锋教授捋着半截粗半截细的肠管,怎么也理不顺。只好用小剪刀,细细剪开肠间粘连,慢慢分开、理顺小肠。网膜把远端小肠断头裹住,形成一个囊袋,包了一袋黄色稀薄液体。连囊袋一起剥除,把两截小肠凑在一起,分明是两个物种,粗细两重天,哪里接得起来。要命的是,远端小肠已成了一段实心肉肠,根本不通。
如果做肠吻合,只能造瘘,将来孩子长大点再还纳回去。但是,若造瘘,还得二次手术。再者,远端肠管没有食物刺激,功能就萎缩了。
患儿父亲有糖尿病,高度近视,婚后不育,几经周折做成了试管婴儿,这个孩子是他家唯一的希望。若是造了瘘,回到贵州山区,又怕营养跟不上。
钱锋教授决定,大胆一试。他把火柴梗一样的实心肉肠剪开一个口,一丁点一丁点将充塞肠腔的胎粪挤出来,竟有80多公分长。用注射器注水到肠管,把残留粪便彻底冲走。肠腔充盈起来,终于像段肠管了。两端肠管口径毕竟太悬殊,没法做对端吻合,于是用最细的针线单层缝合,做了个侧-侧吻合解决。
手术结束,已是深夜。目前,这个“负二周”的小病人仍在监护中,医生们希望孩子能顺利挺过危险期,从此健康成长。
新会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 抢抓机遇 拼搏奋进 开创新局面
三亚社区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专项服务活动
殷都区压实责任破解瓶颈 全力加快项目进度
吴国良: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梦
遂溪升级“乡贤+”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2周胎儿宫内遇肠梗阻 医生妙手剖宫为其疏通
夏邑会亭镇乡土人才成为“香饽饽”
37所初中校长承诺小升初遵循“六不”
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行时
南郊区举办系列活动纪念口泉解放70周年
溪口探索“村情通+垃圾分类”模式
“轮椅团”游冰城全程暖心“公主抱”
商业街中秋氛围浓郁 商家摆装饰品吸引消费者眼球
易县财政局、高村镇、富岗乡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交出无锡答卷
暑期孩子溺水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一定要看哦
潍坊发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标准
刘小涛会见中国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领导
昆明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五工区联络通道全部完工
荔城食药监分局开展学校医务室药品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