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良: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梦


铜陵新闻网讯(记者 方文婷)深秋的枞阳县钱桥镇宣庄村,稻田金黄,一派丰收的美景。在宣庄村鸟观组一家朴素的农家小院里,刚从地里收回的红薯堆在院墙边,个个都很饱满;小院一侧角落的大盆里还泡着满满一盆红薯,已经洗干净的红薯红艳艳的。小院的主人叫吴国良,今年49岁,这些看起来平凡无奇的红薯到了他手里就成了助力脱贫的“致富果”。
红薯粉,俗称山粉,是中餐的常用食材之一,制作难度并不大,但吴国良家做的山粉干净、细腻、纯正,不仅卖进了镇上的饭店,还在老乡的引荐下卖到了宁波一些大酒店。“很多人卖十几块钱一斤,我只卖八块,我不愁卖不掉,我愁的是粉不够卖。”吴国良幼时患小儿麻痹症,后来转变成癫痫,左手左臂无知觉,左腿残疾,鉴定为肢体三级残。
别人是双手干活,而他只有一只手臂能动。可身体的残疾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自强不息的念头是他心里一道永不熄灭的光,支撑着他数十年勤勉踏实,一步一步摆脱贫困。
吴国良和妻子周双英一起,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种红薯,收获的红薯洗山粉,一年收入5000多元。“洗山粉一年中就这两个月,一百斤红薯能出二十来斤粉,到11月霜降之后红薯糖分高,淀粉少,出粉就少了。”吴国良一边说,一边不停搓揉他的左手臂,他的手因为长年劳作,有厚厚的茧。
周双英二十多年前嫁入吴国良家,质朴的她也和丈夫一起任劳任怨,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记者采访的时候,吴国良腿脚不便留在家中洗山粉,她就在田里种油菜。他们两口子还承包了20多亩圩田种水稻,养了两头猪、十只家兔,种了半亩蔬菜。用吴国良的话说,除了冬天和大雨天做不了农活,他们没有一天停歇。即使这样长年累月辛劳,两口子苦过了几十年,却从来没有红过脸。秘诀在哪?吴国良家正门前的地上有答案。在距离主楼门口和进门后各约半米的地上分别用红色瓷砖贴出了“止步”和“忍”。吴国良解释说,父亲年轻时脾气暴躁,常与邻人起纷争,后来就教育子女,回家前如在外受气就先止步,调整好情绪再进门;进家后诸事要学会忍让,家和才能万事兴。正是得益于这三个字,吴国良夫妻俩再苦再累都和睦相处,真正做到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这也是这个家如今红红火火的原因之一。
努力不会白费,勤劳定能脱贫。吴国良一直有这个信念,而好政策无疑又给他吃了定心丸。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吴国良一家享受了粮食补贴、残疾补贴和产业补助,今年光伏发电项目收益也已经打到卡上。2017年开始,儿子吴敏外出务工,现在学砖瓦工,一年收入四万多元。“孩子很懂事,他给家里寄钱,其实我跟他妈妈自己保自己足够了。”尽管不需要儿子补贴自己,但提到孝顺的儿子,他还是很欣慰。在好政策的扶持下,再加上一家三口勤劳努力,2017年,吴国良家成功脱贫了。
苦日子过了这么多年,吴国良说最大的遗憾是儿子中学毕业那年,因为家境太困难,没上高中。“但是过去的事再后悔也没必要提了,人要往前看,以后会更好。”只有小学毕业的吴国良说出的话让人佩服,他和妻子用勤劳朴实诠释了普通农民的过人智慧。

守护传统古村落 建设美丽新农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市八十五个传统村落列入中国名录占据广西“半壁江山”比例达百分之五十二点八
方城县释之街道人大:集中学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
新会区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召开 抢抓机遇 拼搏奋进 开创新局面
三亚社区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专项服务活动
殷都区压实责任破解瓶颈 全力加快项目进度
吴国良:用勤劳双手实现脱贫梦
遂溪升级“乡贤+”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2周胎儿宫内遇肠梗阻 医生妙手剖宫为其疏通
夏邑会亭镇乡土人才成为“香饽饽”
37所初中校长承诺小升初遵循“六不”
我市厅级老领导参观考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
宝鸡凤县工地挖出汉代古墓和钱窖 西汉人的“皮带”出土
溪口探索“村情通+垃圾分类”模式
“轮椅团”游冰城全程暖心“公主抱”
商业街中秋氛围浓郁 商家摆装饰品吸引消费者眼球
易县财政局、高村镇、富岗乡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交出无锡答卷
暑期孩子溺水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防溺水安全知识一定要看哦
潍坊发布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标准
刘小涛会见中国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