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脱贫攻坚民星”徐兴杰创业脱贫小记
本报记者 李荷
春日里,走进南郑区协税镇黄家沟村“脱贫攻坚民星”徐兴杰的院子,墙白瓦红、房前屋后各色花儿竞相绽放。一串串高高挂起的小红灯笼,为这个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平添了几分喜意。该村村支书张凤洲告诉记者:“这个家庭勤劳、实干。夫妻双双患有腰间盘突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两人硬是靠着起早摸黑养鸡脱了贫还致了福。靠着这股吃苦劲,他家年前装修了房子,上个月还接了儿媳妇。”
今年50岁的徐兴杰和妻子李雪玲,早些年两人就因腰间盘突出,长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2015年,通过本人申请、村民提议,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在村党支部和帮扶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通过学习和了解扶贫相关政策,徐兴杰自筹资金15000元,办起了家庭土鸡养鸡场,养殖土鸡400余只。
自此,起早摸黑照看鸡,四处联系鸡蛋、土鸡销路,风雨无阻送鸡蛋上门,成为了徐兴杰一家的日常生活。到了当年年底,家庭总收入近3万,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多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尝到了养鸡带来的甜头,去年,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徐兴杰放开了手脚,对鸡场又进行了扩建,将鸡苗增加到了1100只。为了加快致富步伐,他又贷款3万元,鼓励儿子在周家坪开了一家茶叶店,并让他学会网络销售。通过网上售卖,拓宽了土鸡和鸡蛋的销售渠道。去年,在一家人的精心管理饲养下,鸡苗健康成长,产蛋率也保持在了稳定水平。
采访中,眼看着到了喂鸡时间,李雪玲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拿起粮食,走过自家房子二楼和山坡上鸡舍间简易搭起的走廊,一把粮食下去,大大小小满坡鸡儿都飞奔过来。看着鸡儿们个个精神饱满,李雪玲脸上洋溢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今年我要把鸡场迁到更加开阔的地方,年初,我在村上包了20亩地,近期正在栽种樱桃、树莓、李子,这样既能发展果园,还能扩大鸡场规模。”徐兴杰和记者说起今年的发展规划,思路清晰、语气坚定。
长安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李娴深入大兆、引镇等街道实地夜查铁腕治霾工作
中国网:承德高新区上板城镇开展国奶扶贫工程
邱初开赴杭州考察日昌升集团
四川:整治"微腐败" 查处落实不力问题1993个
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 打造亳州名片
勤劳换来春满园
沈阳建大、鲁美:助力打造城市发展新格局
秋冬季皮肤瘙痒,你还在用力搓洗吗?
直落两局 石宇奇击败队友谌龙 挺进世锦赛决赛
龙岩市95家企业上榜全省2016—2017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徐水区教育局召开2018年全区校长工作会议
诗歌节开幕式诗意浓浓
六合区与山阳县联手打造 金鸡扶贫产业园项目投产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革命精神
2018年城市大建设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调度推进会召开
张湾区人大代表暗访扶贫现场出考题 15部门负责人“应考” 促整改
让贫困村搭乘乡村旅游的“顺风车”——和县“双基”建设补齐农村地区短板
首届“中国医师节”如约而至 向医师们致敬!
应县南河种镇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教体系统再吹文明创建“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