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淮北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17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和我省相关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我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上下同心抓好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创新举措、精准施策,以决战态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改行动
按照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要求,我市坚持“六看六确保”,完善推进“四单”“四严”“四覆盖”工作机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深挖细究,查准找实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在“1+19”配套文件的基础上,我市不断完善扶贫政策体系,下发《淮北市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淮北市脱贫攻坚结对帮扶方案》《淮北市农村贫困人口家庭两人及以上罹患重大疾病全额保障实施办法》《淮北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方案》《淮北市关于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同时印发《淮北市22个贫困村扶贫工作队人员名单及工作职责》和《关于建立扶贫包保帮扶联系点的通知》,为贫困村选派县处级干部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之前选派的干部改任副队长,并派驻扶贫专干,有贫困户的183个非贫困村均配备一名扶贫专干,按照村委会副职待遇给予补助,并由市县直单位、企事业单位和驻淮单位进行包保帮扶,充实了扶贫队伍。
去年4月,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市政府督查室成立11个督查组开展全面督查,要求各地对督查反馈问题进行限期整改。去年5月,全市13个脱贫攻坚工作督导组成立,每月开展一次全面督查,加强对各级各单位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去年7月,我市成立3个监督组,分别由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牵头,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同时,开展财政资金专项督查,将督查贯彻扶贫全过程,对扶贫领域的对象识别、项目落实、资金使用等相关环节,进行重点跟踪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并监督整改,确保脱贫攻坚顺利推进。
在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方面,我市下发了《关于开展扶贫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针对扶贫领域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紧盯对象、程序、成效三个关键环节,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
市纪委分3个组深入镇村集中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市、县纪委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大排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排查工作,及时召开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要求严格按照省里“七个不落、一个不少”的要求,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列出清单,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结合实际,第一时间制定《淮北市脱贫攻坚工作大排查方案》,细化各单位责任,提出具体要求。针对大排查工作,市、县积极谋划,创新开展排查方式。各级包保帮扶单位、各重点工程牵头单位、各镇村按照排查方案要求,迅速开展大排查工作。对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的大排查内容,逐一梳理、逐项排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逐条逐项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限时对账销号,确保真查实改。村与村之间开展档案资料和贫困户家庭情况互查,换位思考,查缺补漏,及时整改。
根据大排查方案和扶贫日活动方案,我市要求各级各单位在开展大排查工作的同时,结合“扶贫一日行”活动创新开展工作。各包保单位、镇村干部全面到户走访慰问,核实政策措施落实是否到位,让贫困户清楚自身受益情况。通过走访,全面摸清贫困户需求,对于合理诉求,能现场解决的确保马上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待研究后予以答复。宣传脱贫攻坚政策,特别是健康脱贫“351”“180”政策、产业扶贫政策;强化实用技能培训,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技能、电子商务技能,让贫困户了解政策,掌握技能,提高脱贫致富本领。
我市坚持边排查边整改,对发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建立问题台账,并认真查摆分析问题原因,找准问题症结,夯实责任,对工作不力,敷衍行事者严肃问责;同时将大排查开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相关意见建议及时总结上报,确保大排查任务全面完成。
奋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落实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在市委常委会上专题听取脱贫攻坚工作汇报,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实地调研督查扶贫工作,深入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均结对帮扶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镇,通过调研走访督查,以点带面,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经过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截至2017年8月30日,濉溪县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累计新增贫困人口2719人,补录贫困人口2249人,清退人口4245人,净增贫困人口723人,做到了贫困人口有进有出,确保了我市精准识别度不断提高。
在教育扶贫方面,不断健全幼儿资助政策,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完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工作实现全覆盖。2017年,濉溪县各级各类国家资助建档立卡学生5099人,发放资金1235.179万元;“雨露计划”资助学生600人,发放助学金196.3万元。
针对农村贫困人口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落实“一兜”“一补”“一签约”“两免”“两降”“四提高”的健康脱贫举措,使全市贫困人口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濉溪县在原“351”政策基础上,把贫困人口个人年度自付封顶额分别降低至0.1万元、0.3万元、0.5万元;提高原补充医保“180”报销比例至90%。截至去年12月底,濉溪县已补偿贫困人口76957人次,总基金支出5208.95万元,慢性病“180”补偿54.46万元。对农村贫困人口家庭两人及以上罹患重大疾病患者实施全额保障,有力解决了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同时,为贫困人口发放了健康包、慢性病就诊证、医疗服务证,对贫困人口全员实行签约服务,实现为贫困人口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健康服务的目标,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100%。
产业扶贫方面,制定《2017年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要点》,编写特色种养业“菜单式”扶贫参考手册,供贫困户选择。投入600万元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镇建立10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构建园区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吸纳贫困户创业、就业、入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投入440万元用于濉溪县22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一村一品”项目,投入462万元购买农机在22个贫困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解决贫困户生产困难。实施光伏扶贫,投资406.2万元,为200户“三无”贫困户建设了光伏电站,现已全部并网发电。实施电商扶贫,结合农村淘宝项目,投入资金11.66万元,建设17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先后举办80余期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班,带动贫困户开设网店、微商100余人。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将资产收益扶贫资金1100万元投入建投公司,每年按7%的优先股给贫困村分红。截至目前,全市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标15个,特色种养业贫困户达标2088户,“一村一品”专业村达标2个,均已完成年初省农委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产业扶贫项目65个,产业扶贫到村资金3095万元,到户资金4557.2万元,到户项目覆盖率达97.8%。
与此同时,我市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在岗1715人,发放补贴1020.38万元。技能脱贫培训人数共计473人,发放补贴84.42万元。全力推进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建设就业扶贫驿站4个,建设创业扶贫星火园11个。全市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准备金3491.5万元,贴息准备金742万元,全年累计为3517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75亿元,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5940万元的任务。积极争取农发行支持,在全省唯一获批非国定省定贫困县精准扶贫贷款6亿元,已投放农村路网精准扶贫贷款1.1亿元。此外,我市针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针对贫困户的社保兜底政策得到完善,社会扶贫合力进一步凝聚。
2017年,我市一县三区实际脱贫人口8981人,其中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濉溪县下辖的道口村等15个贫困村出列,该县实际脱贫人口7822人,圆满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汤高付

海宁:配合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加快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
黄山市召开2018年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
这家3A级景区离周口市区只有35公里“五一”假期开展一系列生态游园活动
厉害了!东莞荔枝再一次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
昭化区“四坚四督”推进“马上办”见实效
2017年淮北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椒江区加快推进山东十塘外镇压层水毁修复工作
[夷陵]打造书香夷陵 “阅读先锋”在路上(图)
骗取医保基金 两医疗机构暂停住院划卡结算
省社科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18)》
“拥抱新时代 践行新思想”宣讲进校园启动仪式举办
鹤壁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公示
全国300多家药企即将来亳,为了参加这个会议...
向大庆石油石化企业员工致以新春祝福
巩俐复出拍新戏造型神似“秋菊” 冒暴雨工作被赞敬业
2018暑期小报童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湘潭高新区全面推进创卫工作
南明区: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夏秋攻势”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要让小城镇看得见乡愁,望得到未来”
市规划局召开西湖新区总体规划概念研究方案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