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引才,要过这几关(记者手记)
这一轮招贤纳才,很多城市将解决户口、发放住房补贴作为重要政策手段。户籍政策宽松无疑有助于人才流动,但落户之后还会有哪些新问题?
中部某市放开大学生落户限制,提出大学毕业生可以市场价八折购房、租房,并与企业会商后定下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标准。在这些政策影响下,该城市去年落户人数增幅近6倍。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速不协调,部分留下的大学生找不到满意工作,有的因为收入低,落户半年后又离开。
“政府虽然设定了最低年薪,但只是指导性意见,有的公司并未执行。”毕业后选择留在该城市的小李说,作为行政文员,他月薪只有3500元,当发现自己与其他城市的同班同学相比收入差一倍时,决定换份工作。“‘零门槛’落户的留人效果很好,但留下来没有发展的机会,很容易让我们失望。”小李说。
还有的城市招才时许诺满满、招来后不管不问,扶持政策难以持续。实际上,相比引人,如何用好留下来的人,减少人才流失更关键。东部某城市一位人才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市猎头挖走的人才平均年薪60万元,引入人才年薪平均20万元。而导致这种结构性流失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城市环境,二是就业观念。比如,该市某研究所有一个专利,和省内企业洽谈转化,要价1000万元,企业不停还价,最后砍到100万元还觉得多,不了了之;东南某省民企看上项目后,直接开价5000万元,项目落地给当地带来很大效益。民营经济发育不充分,使创新人才“流出严重”与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并存。与此同时,该市年轻人偏爱看似稳定的工作,这位人才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介绍,同一时期,为该市“市长公开热线”采取劳务派遣方式录用60名接线员,有500人报名,而为民营科技创新企业招人,应者寥寥,“有人才找不到用武之地”与“有用武之地招不到人才”并存。
各地竞相引才有助于人才流动,但如何避免恶性竞争?记者在中部某科技园区采访发现,个别在园区创业成功、崭露头角的企业,接到其他城市抛来的“橄榄枝”后,向园区提出更高的扶持要求,得不到回应后就“另攀高枝”。有时,仅靠“情感留人”却难抵一些城市的“财大气粗”。
“从根本上看,人才流动是好的,能激发活力,所以,做人才工作要跳出一地一域的利益考量,从优化社会资源整体配置的大格局出发。”东部某市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认为,关键在让人才发挥最大效用,如果一个地方有人才孵化的优势,就应该强化其优势,与人才流入地建立培养成本合理分担、创新成果共享的机制。而对于引导人才向中西部、东北地区流动,还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徐州市水利局召开重点工作专项调度会
金域社区关工委开展“我们的节日”少儿绘画交流活动
蓝山:推动“地毯式”排查
怀疑一颗星消费众筹涉嫌经济欺诈
市科技局开展“噪音污染”为主题的路长巡察整治活动
各地引才如何避免恶性竞争?有地方扶持政策难持续
美国福建华人侨团联合总会商贸考察团访淮
今晚来新华书店(辉煌商城店)一起寻找“幸福的方法”
怀化市纪委监委举办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
蓝田县安委办组织召开全县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推进会
集思广益谋划脱贫攻坚战
我市接受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查
张火青在特色小镇经验交流会上作主旨演讲
淮上区乐家社工服务社“六个一”深度关爱社区特殊群体
2018“体彩杯”莒县城市定向挑战赛开跑
依照信用等级进行奖惩
永嘉:重现舴艋舟 打造“水彩前溪”
无锡城市休闲惠民旅游月启动
40万元!湖北有奖发票首轮二次开奖 6位个人消费者分享40万元大奖
市公交547路站点增设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