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衢州同乡会里,石梁话我说得最好”——一位老兵的风雨往事

讲述:郑昌群 记录:钟睿
郑昌群,1930年出生,现柯城区石梁镇人,省立衢州师范学校简易师范毕业后,曾在衢州任教。1949年4月,赴上海求医期间,被时代洪流裹挟,卷入乱世军中,先后在国民党军队的陆军、海军陆战队、海军等单位服役,先后两次赴美国接舰。台湾开放老兵返乡探亲后,他积极奔走于两岸间。最近,在又一次即将离开衢州返回台湾之前,他与记者回忆往昔,讲述了他的故事。
郑昌群近照
师范毕业,踟蹰失业
人的一生,很多东西都仿佛是命中注定的,只能用“命”来解释。
我是省立衢州师范学校简易师范(以下称“简师”)的毕业生。我在石梁的上静岩、下静岩都读过书,那时候草棚当课堂,纸糊的窗户,很艰苦。“简师”是4年学制,我因为逃日本佬,把功课耽误了,多读了半年。我在1943年秋天入学,我们家里四代人,只有我学历最高,读到了“简师”毕业。当时,金华、义乌、上饶等地的学生都来衢师读书,所以,衢州的学校里汇集了很多人才。在“简师”读书的时候,我的宿舍在钟楼底,因为实在太清贫,人家说水亭门等地好玩什么的,我都没去过。
当时,国民政府是有明文规定的:服务于义务教育的师范生不用去当兵。那时候,师范生也很难考,很多家庭生活困难、读不起初中的孩子都会想办法去考师范生。师范生不用花家里的钱,还能省下大米背回家,所以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业后,我当了教师。当时,教师每月工资是两担五斛米,折合现在是135公斤。这个收入,还是过得去的。但是,1948年,我在衢县下村乡中心国民小学教了一年书后,就失业了。我们学校校长安排他一个小学毕业、字写得不错的亲戚顶掉了我的岗位。
乱世飘零,投身行伍
1948年清明节前,我在上海当汽车兵的堂哥郑昌达回家了。我当时患有严重的胃病,在家养病,妈妈卖了家中15亩田里的4亩,筹集了钱,让我和堂哥去上海,找大医院把病看好。
那天,我和堂哥离家往衢州火车站赶。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路过村口的文昌殿,匆匆赶路的情景。堂哥在我胸口别了一个带有部队番号的三角形徽章,以便坐车免票。那时,衢州城里已经很乱了,有火车路过,但都是军列,不准老百姓上车,我们只好爬上了一列运牛羊的车。好不容易到了只有一个茅草棚的汤溪火车站,又因为运兵而不让我们这辆车走了。
历尽艰辛,我才到上海,就住在堂哥的汽车修理排里。病还没看好,上海战云密布,市面上也开始大乱了。
1949年4月21日,有“江上雄关”之称的江阴要塞起义,国民党军长江下游防线被打开了大缺口,京沪线被切断。在这次事件中,江阴要塞一位姓梅的少将,被他一位卢姓驾驶兵救出,组成“江阴要塞突围大队”,拉走了一团官兵。这位梅少将为报答卢某的救命之恩,给了他一个汽车连的番号,任命他为连长,但让他自行招兵。卢某到我堂哥的汽车修理排招兵,我就成了他连里的文书上士,堂哥也加入了。驻地边上,有一个开火腿店的兰溪人,把他才16岁的儿子也送进了汽车连里,委托同乡带走。
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想来都让人心悸。
进了部队,一样是风雨飘摇。我们这个汽车连最初隶属镇海要塞,连营房都没有,只能卸老百姓的门板睡在民房里。解放军很快又从江西方向攻入浙江,我们的部队又被编入抗战时期曾在衢州作战的21军。
后来,我又加入位于长涂岛的海军陆战队,当了一名驾驶下士。1950年5月,我看到油印的小报上写着“解放军从雷州半岛发起对海南岛的攻击”,“三根毛竹扎成一捆就敢渡海”,“国军俘获十万俘虏”……虽然写的是“捷报”,但我心想:海南岛肯定要被解放军攻克,因为就算能抓十万俘虏,守军自己也已方寸大乱。果然,不久就被我猜准了。
在从浙江沿海岛屿去台湾的船上,堂哥还遇到了我们在衢州“简师”读书时候的一位开化籍老师。那个乱世啊,谁都不知道自己会漂往何方。
部队到了台湾之后,上峰感觉人多、杂乱,又不断改编。当时,陆军羡慕海军陆战队军装漂亮,海军陆战队的羡慕陆军军服漂亮。我曾想过考海军官校,但是要求体重要在50公斤以上,我口袋里装上大石头也不能达标。我在报纸上看到海军士兵学校的招生广告,就去报考,以我在衢州“简师”打下的文化课基础,很顺利就考取了,还是我那一批的第四名。就这样,我进入了海军士兵学校军士队。
1951年春节,我去学校报到。1953年,我开始上舰服役。
渡尽劫波,全家安好
后来,我们去日本浦贺港维修,日本工人连饭都吃不饱,很可怜。在蒲贺港,有个嫁给日本人的湖北中年妇女,在日本生活了很多年,见到我们这些同胞军人很感动,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饭。我们游览了富士山、上野动物园。所有的日本人见了我们都非常尊重,聊了以后才知道,这是因为我们在二战结束后,对他们“以德报怨”,感动了他们。
1953年,蒋经国带着儿子蒋孝文坐我们的军舰,从左营军港去了一趟花莲,不过我当时是个雷达下士,没有和他直接接触过。1955年,我参加了从浙江大陈岛撤退的护航任务。当时,如果没有美国海军的帮助,我们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美军有艘驱逐舰的尾部,还被解放军击毁,狼狈逃窜。
1962年和1966年,我两次到美国接舰,途经费城、切尔斯顿、诺弗克、巴拿马运河、中途岛和威克岛。
1969年,我当兵20年之后退出现役。
在台湾,有浙江同乡会,也有衢州同乡会。衢州同乡会里有7个石梁人,我的石梁话说得最好。同乡会里有一位“繁”字辈的孔氏后人,当过海军的舰长,还有一位郑姓樟树潭人,13岁从军,官拜少将……衢州同乡会里,能人不少。
1988年,台湾各界民众捐款3亿多元,送我们这些老兵回大陆探亲,我分到了2万元钱,花费了2万2千多元,途经香港回家探亲。同行的还有常山老兵汪水发,他回到了常山白马的家中,我回到了石梁。我回家时59岁,85岁的母亲还健在,妹妹也好好的,全家人都好好的,真是太幸运了。
如今,传统文化断层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汉字简化之后,很多文化渊源就被忘记了,本来譬如“钟”姓,不同的繁体字姓就能看出是畲族还是客家人,以前衢州还有些姓氏,一看就知道是生活在船上的疍民,汉字简化后都混淆了。但是,历史不能忘,根本不能忘!
犹记当年,日本人侵略我们衢州的时候,鹿鸣小学也搬到了石梁。他们带来了鼓,我们就一起敲着鼓,组织起“夜呼队”,晚上围着村庄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改用国货!”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同学们的呼号犹在耳畔,让我感慨万千。
————————
体会人生百味,感悟生活真谛。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寻常人物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发掘人性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一面;在这里,你能走进不同人的生活故事,细细品味他们的喜怒哀乐;在这里,你能触摸到每个人最柔软的内心,为心灵拂去烦躁社会的尘埃……
如果你有很多话一言难尽,有很多话想要一吐为快,都可以联系我们。
讲述信箱:
864162608@qq.com
讲述热线:
3012762。

年底前 常州境内所有湖泊将实现湖长制全覆盖
历下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搬新家了!
晚汇 | 孕妇无麻醉剖宫产生下宝宝!三十级的痛感!看着文字都疼…
临安区首家社区侨之家揭牌 侨眷佳节思亲有归属
丰顺县龙山中学为初中生规划职业生涯
“台湾的衢州同乡会里,石梁话我说得最好”——一位老兵的风雨往事
电动车脚踏板上装儿童座椅 交警:此举违法有安全隐患
开着开着, 小车突然钻进半挂车车底
唐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开展党组织书记带头讲党课活动
中山区教育系统启动党课“讲习所”
泰兴高新区节能环保众创社区入选省众创社区首批试点
今年这些新举措都是你关心的
资阳:走出“质量强市”新路径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水上管理处组织开展水上消防演练
月租最低仅需300元 杭州首个蓝领公寓正式交付使用
“电梯舞”走红网络 莫拿生命当儿戏
丰南区钱营镇加强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
界首市召开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梳理工作培训会
江永兰溪学校:三举措预防校园欺凌
双峰县教育局督查组深入梓门桥镇督导检查开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