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扛起锄头下地了
昨日,记者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获悉,该校第一届农场“春耕节”拉开帷幕,300多名来自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向农田,来到田间地头劳动,开展农场实践活动。据了解,到农场劳动还是该校大学生们的必修课,每个学生毕业前参加农场劳动不得少于32个学时。
在“春耕节”的农耕技能大比拼中,以谁挖坑的数量最多、最快作为获胜条件,不但数量要多,而且坑要挖得整齐才行。近十支队伍扛起锄头下地了,拼尽全力挥洒汗水。来自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1班的郝向南和团队,凭借娴熟的技巧和团队默契配合脱颖而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比赛,能学到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郝向南告诉记者。农场劳动让大家有了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自己能参与其中,掌握和提高了劳动技能。
据了解,该校校内开辟了一块占地近20亩的学生农场,每到春耕、秋收时节,学校就会安排学生参与农场劳动,劳动内容包括翻地、锄草、播种、施肥、收获、销售等,而且农场常年“不断货”,分时节种植向日葵、油菜花、荷花,以及一些蔬菜作物,每年春夏时节,油菜花、向日葵也将次第开放,成为校内一大景色。
为何举办这样“接地气”的农场实践活动?“现在普遍认为大学生缺失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动手实践能力不强,生活越来越安逸使得学生普遍娇气,但通过农场劳动,能使他们锻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队协作精神。”该校校长邹广严表示,该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行了“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其中劳动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到农场劳动还是大学生们的必修课,“如果不参加农场劳动,将毕不了业。”邹广严说,每个学生到毕业前参加农场劳动的学时量不得少于32个学时。
据介绍,该校已有约四万人次学生完成了劳动实践教学课程,完成劳动学时总量高达280万个学时。通过学生的劳作,让大家体验传统农耕文明的同时,累计种植农产品多达60个品种,培育了20多个花卉品种,农产品产量高达8万斤。
成都晚报记者 章玲 图片由校方提供
原标题:首届高校“春耕节”举行 大学生们在田间地头比赛锄地挖坑
围绕“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
【中国梦·践行者】中国馆之父何镜堂开讲建筑人生推动华工建筑学院异军突起
龙舟竞渡千层浪
游园“无纸化”体验上台阶
连日强降雨引发山洪 德保县多个乡镇受灾
首届高校“春耕节”举行 大学生扛起锄头下地了
济南市区景点商圈迎“端午堵” 错峰返程才靠谱
怀远县召开“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表彰大会暨第二届“家庭文化节”启动仪式
扎实推进群众自治 争创群众自治示范社区
转作风强管理提素质抓执法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以作风建设净化文化市场
车龄超限还敢上路拉活 “黑车”司机将面临罚款
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关注社情民生
促成一批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有大奖!速度围观!东莞这个“绿肺”小镇向全社会征集主干道形象设计!
冷水滩高溪市镇空心房拆除强势推进
城区众多公产住宅有准备
凤台县代表团发言:加快国家级农业科技产业建设 带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关于2017年10月前海留学回国人员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拟发放名单的公示
张辉同志逝世
富乐山菊展观展出行"攻略"请收好!
冯玉臻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 专题听取首届呼和浩特国际美食博览会暨呼和浩特冰雪旅游文化活动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