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脚下,有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村美民富是这里的主旋律,它就是德清阜溪街道五四村。“城里有的我们都有,他们还羡慕我们住得舒适、环境好呢!”作为带领村庄大步向前的领头人——阜溪街道党工委委员、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不住感慨,村里的蜕变离不开这几年的农业农村改革。
自2014年成为全省首个城乡体制改革试点县以来,德清努力破解农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制约,成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示范县。去年上半年,又全面启动全省唯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工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实现农业增绿、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提“绿”农业
仲夏时节的禹越镇三林村,正是一派好风光。 200亩大小的庙前漾,清晨烟波渺渺、黄昏群鹭齐飞,亲水平台、临水栈道、休闲场所等构建出美丽的万鸟园。“业态引进很顺利,小毛驴农场、25间民宿、咖啡馆等项目团队已入驻。 ”三林村党总支书记沈炳奎介绍,这个总投资约4000万元的项目,计划今年6月中旬对外营业。
三林村好去处不少,大禹生态农庄、蚕桑文化体验园、市民农园等,这些集观光、种植、体验为一体的项目,大受游客青睐。
以村域所具有的鹭鸟生态、蚕桑文化、湿地农业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与打造,让产业体系更“绿”,这是“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的三林样本,也是德清提“绿”农业的生动实践。同时,莫干山镇劳岭村、洛舍镇东衡村等5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也正同步打造当中。
产业体系不断“绿化”,生产体系也越改越“绿”。在德清,农作制度不断创新,稻鳖共生、稻鱼共养、农牧对接等新型生态高效种养模式逐步推广,建成创新示范基地23个、生态型创新高效基地6个;在全省率先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行动,被农业部誉为全国首个全域推进渔业养殖尾水治理的先行县,并成功创建全省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建设加快推进,成功设立浙江农林大学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活力值。”德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德清不仅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还把经营体系作为突破口,不断做“绿”做优农业。多年来开展“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工程,打响“德清嫂”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德清农产品质量更好、市场更大。 2014年至2016年,德清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治“美”农村
村村皆是景,是德清农村的真实写照。
万亩竹林中藏着“诗”和“远方”,茶园花海、农田水域,构建出一片原生田园风光,这是阜溪街道郭肇村一隅——莫干溪谷。
绿水长流的交织河网、烟波浩渺的苎溪漾,还有白墙黛瓦的水乡农家小屋,这是将“水文化”做出文章的新市镇宋市村。
美丽乡村2.0版,从德清出发!自2015年底和美家园精品村创建全覆盖后,德清继续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去年又提出建设全域美丽城乡、做精做细“美丽细胞”,高标准推进10个精致小村、 20个精品示范村、30个提升村建设,成功创建32个a级村庄景区,其中3a级5个。同时,精心打造10条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美丽乡村景观线,做到了“串点连线成片”,真正把“盆景”串成了“风景”。
农村美,美在生态,美在生活,美在生产。在治“美”农村的路上,德清以城乡统筹为抓手,积极抢抓全省“大花园”建设先机,不仅高标准建,还坚持从治管发力,全面推进县域大景区建设。
持续打好“五水共治”“四边三化”“治气治霾”等生态环境整治组合拳,连续四年夺得治水“大禹鼎”,被授予“大禹鼎银鼎”;创新实施“一根管子接到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一把扫帚扫到底”城乡环卫管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培育“乡贤参事会”60多个……
如今,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中东部历史人文、水梦苕溪、防风湿地、蚕乡古镇,一个个魅力天成的美丽乡村在德清大地熠熠生辉。
从红色游步道走进钟管镇沈家墩村,整治一新的龙蚕圩港波光粼粼,岸边361户村民集聚于九百亩新村。房前屋后弄堂硬化,在指定位置统一安装洗衣板并实现截污纳管;小区内管线实现地埋,家家户户通上天然气;家门口的卫生服务站实现医养结合,幸福邻里中心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休闲旅游乡村的规划蓝图逐步落地,大家心里有盼头。”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房春华笑着说,套句现在的时髦话,村民的幸福指数高。
增“富”农民
作为全省唯一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集成示范试点,德清承担了国家和省级涉农改革30项,通过改革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提升农民获得感。
游人如织,说的正是下渚湖街道二都村。“高大上”的防风祠、防风广场与肃穆的大祭台,是村民家门口的大公园;老街整修一新,书店、咖啡店、茶馆纷纷入驻……村民陆文贤笑着感慨:“二都村既是农村,也是一个小城,各项配套一应俱全。”
正如村民所见所感,在德清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 2013年,该县在全省率先实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登记为“浙江居民户口”。尤其是去年底,全县养老服务补贴实现全覆盖, 33项城乡差异公共政策全面并轨,城乡居民差别化待遇完全消除,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利益。
身份的转化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而提升德清农民的获得感。同时,农村综合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块地”改革等“新土改”纵深推进,唤醒沉睡的土地,让“死产变活权、活权生活钱”。尤其是“农地入市”,目前入市已达177宗、 1325.13亩,成交金额3.21亿元,集体收益2.63亿元,惠及农民和农民群众10余万人。
近年来,德清还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不断完善“三位一体”农合联运作体系等,一系列“新金改”为“美丽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让这块土地上的广大农民更体面、钱袋更鼓、底气更足。
在雷甸镇东新村,东村养殖场负责人胡伟文正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今年我们扩大生产,幸亏银行的100万元贷款及时到位。”胡伟文说,现在银行的支持力度大,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养殖大户,银行采用授信贷款的方式,不仅程序方便,到款也快速。
越来越多的涉农改革,让传统农民向新农人转型,实现致富增收。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842元,增长10%,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69:1,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
给车辆乱停乱放套上“紧箍咒”
杨浦区大桥街道:响应民声有速度 坚决处置有力度 服务社区有温度
小区消防通道被占 物业管理:交钱就能随心停
贵溪城市“颜值”提升
西宁市经信委:以“一优两高”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农字号改革带来的乘数效应 ——深化改革之德清实践(三)
数据显示兼职类诈骗最让女同胞“受伤”
北京市属医院推18项便民新举措
我市2个单位和3名个人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省政府督查组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座谈会
十年构筑防震墙,朝天经验扬巴蜀
市“众剑行动”指挥部督查组到榕城区检查督导
今天,我们再一次惊动了央媒!广州的旅游都厉害成这样了!
以亲商亲民服务标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市国土资源局召开迎接2018年土地督察工作部署会议
王瑰曙到岳阳经开发区现场办公
东莞三星视界:新生产线全面投产 节后用工需求大
30所高校明年专升本拟招16630人 考试将于3月进行
江南区组织清理邕江南岸河堤
息烽县九庄镇三举措加强烟花爆竹零售点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