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气温升高,除了烈日之下的工作者,这也是一年中厨师最辛苦的时候。淮扬菜讲究食材的新鲜,几乎每道菜都要下锅,通过煸、炒、焖、烧等方式,以可口的味道和精美的摆盘送上餐桌。昨天,记者在扬子江北路的聚贤饭庄上岗,体验了高温下站炉灶的“酸爽”。
炉子旁看锅
半小时衣服已汗湿
高温天,需要长时间面对炉火的厨师,他们的工作环境到底如何?昨天,聚贤饭庄的80后大厨田伟,带着记者体验了一回他的高温工作状态。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到岗时,田伟已是满头大汗,“你刚来,先负责帮我看火吧!牛肉卤子煮开了,你叫我一声。”
虽然这不是记者第一次进饭店厨房,但在炎热的夏天,且有排风扇的情况下,伴随着炉灶的温度一路飙升,记者仅是站在炉子旁看锅,半小时后,衣服已经汗湿。
上菜前开火爆炒
50℃炉子旁蒸“汗蒸”
帮忙看锅期间,记者留意到,在厨房工作的大厨们极少有人穿短裤,大部分人都穿着长裤。田伟告诉记者,厨房不仅气温高,炒菜时油花飞溅是常态,穿长袖长裤是为了防止被油烫伤。
“过一会,我们得三桌同时上菜,你就不一定能帮上忙了。趁现在有空,你试试炒盘青菜吧!”田师傅给记者布置了一个任务。随后,记者便动手烧热油,下青菜。
与自家厨房做菜不同的是,饭店厨房的炉火又大又急,一盘青菜炒完,感觉脸上很干燥,后背已是一身汗;离开炉子半分钟后,额头开始滴汗,双手被油花溅得火辣辣地疼。相比之下,田伟则是要把每一道上桌的热菜都要下锅炒一遍。
“炉子一开火,温度至少在50℃以上,这还不包括持续升高的油温。”田伟告诉记者,中午的站炉时间对他来说只是“小菜”,真正忙碌的是晚餐时间,从下午6点上班到晚上9点下班,他有3.5小时都站在炉子旁,那完全是“汗蒸”模式。 记者 屠明娟 摄影 张卓君
【特别提醒】
炉灶师傅下班后
要先让身体自然冷却
聚贤饭庄的老板杨军是名淮扬菜大厨。他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的饭店后厨大多用的是烧煤的炮台灶。一到夏天,厨师腿上熏得通红,鼻子里全是黑灰。
作为老师傅,杨军提醒,炉灶师傅下班后,体温很高,不能暴饮暴食冰水饮料,也不要立马进空调间,最好等到身体自然冷却到常温后,再吹空调风扇。否则经年累月会特别容易得关节炎、静脉曲张等疾病。
岱山城中村改造再下一城,居民放鞭炮庆祝 闸口片区实现签约率100%
范锐平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并讲话
春运高铁临客上的不眠夜
市关工委“一帮一”扶困助学资助金发放仪式举行
12月底前非急诊全时段预约挂号
记者体验厨师的“火热”工作 烟熏火燎 50℃炉子旁蒸“汗蒸”
身边“微服务”服务居民无微不至
“大饼子村”翻身记
本月起烟台交警提前半小时上岗 部署警力维护交通秩序
定远县二龙回族乡聚力脱贫攻坚“六大”行动确保“四个不少”
全力推进全民禁毒工程,东源、连平、龙川在行动 筑起全民抵御毒品防线
市委书记张焕秋参加政协分组讨论时指出 在建言献策上有大作为 在助力发展上有大贡献
我市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席会议
关于对未按时开栓供热有关责任单位给予批评的通报
苦干 实干 巧干——梅列区陈大镇“和谐征迁”工作小记
九原区开通农货“新航班”
涧西:情感朴实语言美演讲比赛展风采
赋权儿童•安全而快乐 立己助人•携梦而飞翔
[出行]35路公交车站台调整
为爱好羽毛球的职工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