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记者乡镇行】凯永养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范


□本报记者 郜晋龙
  从2006年占地200多亩的养猪场,到如今占地3000多亩,集沼气生产、规模养殖、种猪繁育、设施种植、饲料加工、种苗繁育、有机配肥、加工冷藏、科技服务、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龙头企业,凯永用了12年。12年来,凯永养殖在农业转型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辐射带动数千户农民走上小康路,成为我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范。
  10月10日,记者走进位于高平市河西镇仙井村的山西凯永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站在园区中心区域的景观台上,整个园区尽收眼底: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由西门蜿蜒,直至南门,从中间将园区分成两部分。道路两边,一栋栋蔬菜大棚排列整齐,一幢幢猪舍粉刷一新,池塘里碧波荡漾,草坪上蜂飞蝶舞,真是好一幅规划井然的现代农业画卷。
  凯永养殖党支部书记李卫忠指着园区里两处格外引人注目的圆形建筑物说:“整个园区的纽带就是这些沼气站,采用的是目前国内处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水最先进的‘cstr’厌氧消化技术和能源生态型模式。”据他介绍,养殖场每天产生的粪便污水经除杂、粉碎、化粪、沉砂、调节后泵入沼气站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所产沼气经脱水脱硫净化处理后灌入贮气柜备用,产生的沼渣、沼液全部运送到园区的蔬菜大棚和果园作为肥料使用。这种“猪-沼-菜(果)”的循环农业模式不仅为园区大大节约了肥料成本,还实现了污水零排放,也保证了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可谓一举多得。
  凯永养殖目前已完成固定投资8亿元,建成65800平方米猪舍、2400头核心育种场、7500头扩繁场、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以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园区等项目。保障这些项目运转自如的,是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走进智能温室大棚,电脑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着一个个数据和一条条曲线,这是大棚监控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烟雾、光照等各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主控中心将对数据进行过滤、存储、处理、统计分析,当温、湿度超过设定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
  在养殖方面,凯永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他们采用育种软件来管理生产,采用人工授精等技术来发展生产,还引进了饲料自动输送系统、高床网上培育系统、猪粪资源化系统、污水环保化系统等国际先进模式,实现了养殖生产全程自动化和无公害化。先进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凯永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保障了凯永的扩张步伐。“目前,凯永正在按照‘百万生猪产业’规划,打造年可出栏商品猪40万头的建宁晋猪产业创新示范园、存栏基础母猪10000头的马村镇生态农业种养产业园、存栏基础母猪30000头的北诗现代科技农业产业园。”
  凯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新农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公司把以仙井村为代表的周边村庄3000多亩土地流转到农业园区,通过为农户免费提供猪源、实行免费配种、无偿技术支持等方式,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已辐射带动周边数千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以仙井村为例,该村340多户劳动力,80%在本村就业,有的在家里养猪,有的在养猪场上班,有的在大棚里种菜,有的搞市场营销,各自发挥着特长。既守家在地,又不愁就业,仙井村的农民正享受着凯永模式带来的方便与实惠。
  李卫忠告诉记者:“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做好‘三农’工作,脱贫攻坚是硬任务,乡村振兴是大舞台,农林文旅康是总抓手。我们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立足高平、放眼三晋,稳步推进‘百万生猪产业’的规划,带领愿意从事养殖的贫困户走上持续发展的产业脱贫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情满农家 福满乡村——来自淮滨县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之六
保康社区“希望家园”开班
建瓯一“豪爽”男子再次容留他人吸毒被抓获
建瓯市通济街道各社区首届党委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经济形势|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7%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记者乡镇行】凯永养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典范
农牧局参加“2018世界微生物技术大会”
荆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历史的足音2012
省消费者满意指数温州排名第二 新增1912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
获得资助 吉安原创大戏《杜鹃花开的地方》首演成功
制度创新 创造更好未来
市领导会见德国施佩尔市政府访问团
大年三十的坚守
黄学波:潜心教书育桃李
1-10月雅安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高速增长
旱地龙舟赛 欢乐迎端午
江阳区:上下联动确保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宣传全覆盖
桦川县收心聚力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从注册到卸载APP里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坑
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