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顺德文化大IP打CALL?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顺德文化源远流长,如何传承和弘扬也成为重要命题。上周六,“论道顺德”政协论坛围绕如何传文化,创文化,邀请政协委员、文化人士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展讨论。其中有嘉宾认为,顺德作为乡土社会,传统文化来源于乡村,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更是乡村保育、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顺德拥有众多文化大ip
  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抓手。顺德不仅仅有享誉世界的制造业,更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这些元素不仅温润着顺德人,更与现代的经济生产、城市管理和生活方式甚至文化理念水乳交融。
  “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不了解传统文化也就看不到明天。”论坛上,嘉宾梁国锋对顺德文化形式如数家珍:龙舟、粤剧、武术、祠堂、美食等等。而这些文化形式也成就顺德众多的传统文化大ip。
  他举例,龙舟就体现了顺德敢于争先、拼搏的精神;粤曲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武术文化体现了保家卫国、强身健体的侠义情怀;美食文化,则体现了顺德对于饮食的追求,以及对自然食材鬼斧神工的造诣。
  他认为,文化不但是一个有形的实体,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一种精神和力量。顺德文化根植于岭南水乡的土壤里,有深深的水乡烙印。
  数据显示,得益于顺德深厚的文化,顺德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上报国有可移动文物达到6404件(套),其中二、三级珍贵文物2080件(套)。
  多方面保育传统文化
  拥有如此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才是顺德最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又有哪些文化与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问题却未必有准确的答案。
  论坛嘉宾普遍认为,这表明顺德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不足。俞虹提到,如果将一个城市比作一个美人,现在都在给美人做发型等外在的东西,却忽略了精神内涵,所以往往让人觉得表面风光,却触摸不到内心,“要有里有外才能散发出真正的魅力”。
  俞虹认为,政府和文化单位有必要对顺德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发掘、整理、推广,从而有效提升顺德市民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知晓度。
  关于文化扶持,嘉宾提到最多的不外乎政府的重视和资金扶持。梁国锋称,近年来政府树立传统历史文化优先保护的思想,在政策、土地、税收减免、财政资金等方面扶持传统文化,同时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资源激活文化。2013年成立的顺德区文化艺术中心就承接了政府诸多公共服务职能,使文化的推广更加接地气。
  俞虹介绍,今年中心的经费申请采取了竞争性扶持的办法,由下辖协会提出申请,进行路演,最后再分配启动资金,“我们力所能及,尽量加大投入”。
  观点
  a文化不应总提产生效应
  梁国锋提到,传承和弘扬文化需要与产业对接,尤其是与旅游产业进行充分对接,让文化焕发新貌。
  论坛嘉宾叶其嘉补充,“现在一讲到文化,就要求文化要产生效应,这是不对的。”文化传承应该有所区别,有一部分是可以产生经济效应的,那应该鼓励往这方面发展;有一部分不能产业化的,同样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这些就应该由政府加以扶持。
  如何扶持?叶其嘉认为文化完全可以参考企业推广产品的形式去做,“企业每年都会投放很多钱去做品牌,目的就是推广企业的产品,政府完全可以参考这个思路去做,并且还要有一个中长远规划,做到延续性”。
  他举例,顺德的水乡画就是一个在业界非常知名的文化品牌,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虽然自成一派,但知晓度仍然不高”,品牌的影响力也不足。同时他又反思,文化从业者也要不断提升自己,譬如水乡画也要做到与时俱进,确立新的水乡画概念,让更美好的乡村景象成为描绘的对象。
  b
  文化有助于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论坛中,嘉宾们也提到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复兴的意义。
  梁国锋就提到,祠堂文化作为顺德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既展现了顺德历代能工巧匠的水平,也寄托了一种乡村自治的特色。
  榕树头基金近期就在牵头对顺德青田进行复兴改造,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最普通的乡村的探索,寻找到一条村乡保育发展之路。
  陈碧云提到,在推动顺德青田村复兴的过程中,文化被看成最核心的作用,“物质空间等环境都是用历史的角度打造出来的,顺德作为一个乡村社会,体现在祠堂等建筑中特别明显”。
  她认为,乡村是中国文明发起的地方,美食也好,龙舟也好,都是一些文化的具象表达形式,真正的内涵蕴含于乡村,“为什么乡村可以让人感受到与自然融合最恰到好处的舒适感,就是因为里面融入了文化内涵,而这种舒适感就是和谐的表现方式”。
  顺德传统文化源于乡村,而“青田范式”则是通过对乡村文化、人居和自然环境三者关系的重新调和,为本土居民创造一个既能栖身其中又能寄托精神的家园。
  c
  传承文化应从孩子抓起
  顺德的粤剧源远流长,几乎全世界都能听到顺德粤剧的声音。嘉宾钟向红提到在国外参加顺德恳亲大会的情景,“当他们听到锣鼓声就很兴奋,说可以听到乡音了”。
  这一点也让钟向红兴奋。但这些年,一些早年的一线演员慢慢退居二线后,她发现粤剧发展出现了停顿,尤其到乡村演出,听粤剧的人越来越少,这让她感到忧心。于是,从2014年开始,她转向教学,“顺德粤剧人才培训还是不够,希望多寻找年轻人来传承这项文化”。
  俞虹也提到,传承传统文化一定要从孩子抓起,同时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责任,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年青一代去认知这些文化。
  “顺德的文化自信有一部分得益于龙舟文化。”劳剑辉介绍,近年顺德龙舟俱乐部也在朝高端化、年轻化路线走,“一开始平均年龄34岁,现在是25岁,而且学历越来越高,也证明越来越多人接受龙舟这项文化”。
  d
  文化融合擦出新火花
  陈毅忠热衷美食,又擅长漫画。近期他就一直从事将顺德美食融入漫画中,希望更多人通过阅读了解顺德的美食文化。他认为,多种文化形式的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广传统文化,同时打造出特色旅游线路。
  他举例,旅游与烹饪结合,可以教会游客顺德菜的烹饪技艺;龙舟与旅游结合,可以让游客踏上龙舟体验扒艇的感觉;水乡画与美食结合,“现在很多餐厅挂的都是西洋画,如果将时令性食材用中国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会更有地域风情”;武术与美术结合,可以出一套适合游客体验的武术拳法,简单而有助于健身。
  而顺德文化艺术中心近期也在计划将香云纱做成音乐剧搬上舞台,这将是一出表达香云纱传承的表演,展示了香云纱从手工产品走上世界顶级时尚舞台的过程。
  俞虹介绍,文化的融合也是一种创新,“在创作过程中,主创者可以深深感受到香云纱文化的了不起,同时通过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表现形式,也可以让更多人理解香云纱的演变”。
  论坛嘉宾
  顺德区文体局副局长 梁国锋
  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副总干事 俞虹
  顺德区政协常委、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顺德田园国画院院长 叶其嘉
  顺德区政协委员、顺德庆凤鸣粤剧团副团长 钟向红
  顺德美食推广大使、顺德厨师协会副会长、广东天悦餐饮管理集团文化顾问、顺德美食文化体验中心顾问 陈毅忠
  顺德区榕树头基金会专业理事、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 陈碧云
  顺德区政协委员、乐从镇体育总会会长、顺德龙舟俱乐部领队 劳剑辉

南美侨领一行拜访市外事侨务局
杜海龙:要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我市2018年征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九成AI企业亏损:人工智能遇商业落地之痛
2018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暨全球港航服务业峰会在宁波举行
如何为顺德文化大IP打CALL?
没怎么开的新车“闲”在家里五年 为何一上道就成了报废车?
宁德市多元共治电梯管理问题 护航百姓乘梯安全
涡阳县召开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常德市政务中心“综合窗口”集成服务再提速
团市委市青联发出倡议:立时代之志 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力量
德安县宝塔乡地灾点简易治理工程稳步推进
今年春节 南充主城区烟花爆竹垃圾比往年减少2/3
二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薪酬报告,桂林薪酬低于平均水平
红桥区新老城区协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市工商局迅速贯彻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誓师大会精神
我市粮企7个系列产品入选首批陕西好粮油目录
高县:规范化服务建窗口 “八个一”承诺深改革
驻周某预备役团对我市一企业进行军事训练
渝州大舞台走进綦江区打通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