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王翔)“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成果咋样?10月8日至11日,黔江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推进会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流动现场会辗转30个乡镇街道、40余个现场点,查访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带来的变化。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现状,黔江区大力提升土地利用价值,以实施“亩产万元立体农业行动计划”为突破口,按照“3+x”农业产业体系和“十个一”工作模式,重点发展了以猕猴桃等优质水果,以青菜头为主的优质商品蔬菜,以及中药材、特色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基地4.49万亩,产业发展正呈现出蓬勃兴旺、欣欣向荣的景象。
黔江区还立足吸引城市人才进乡下村、培育开发乡村人才、激励乡村人才创业就业、完善乡村人才服务保障4个方面,制定17条措施,正不断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乡村人才队伍。
“幺妹住在十三寨……”走进黔江区小南海镇十三寨,“总寨主”覃诚芳的山歌嘹亮,宛转悠扬,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驻足聆听。这不仅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还加快了乡村的文化振兴,激发乡土文化生机与活力。
在黔江,让人们称道的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年来该区全力推进“五大环保行动”,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切实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牢牢守住黔江天蓝水清地洁的生态环境,全年优良天气天数有望超过350天,干净整洁的城市街道、农村院落成为美丽黔江的重要“名片”。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基层组织的支撑。一年来,黔江区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采取“网格+产业”支部形式,对28个村党组织进行调整,规范建立网格支部41个、产业支部28个,在鹅池镇南溪村和石柱村试点建立联合党组织。同时探索出了“主题党日+”活动模式,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学理论、学政策,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通过“五个一批”措施,建强了村级带头人队伍;按照“五有”(有场所、有队伍、有计划、有制度、有资料)要求,建立讲习所225个,投入660万元升级31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为老百姓做实事、办好事,让群众感受到基层党组织的温暖。
黔江区委有关负责人说,黔江将进一步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突出上规模、做有机、树品牌、增效益、创佳绩,确保明年“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达到10万亩;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推动人才回流,建一支“爱农村、懂农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拓展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突出抓好“建、治、管、改”,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市召开无主楼院游园广场文化阵地三项建设汇报会
市直机关工委开展“10·19”众创平安志愿日活动
魏晓明在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上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确保岳西县脱贫摘帽决战决胜 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全省先进康正和出席
2017年秀屿区政府工作报告
市农业局荣获目标责任和脱贫攻坚考核“双优秀”
黔江区30个乡镇街道现场“交账”
塘冲村:“党建+”激发产业内生动力
【中高考】一中优录考试难不难 名师告诉你
青浦区统战大课堂第四期开讲
我国加快推进抗癌药降价工作
赛罕区:“内外兼修”打造美丽乡村
携手创造更加光明的美好未来
城西镇“四个一”助推移风易俗
隆回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
碑林迅速落实市政府迎检工作安排
我市首座城市立交桥进入桥面建设
南明区政府召开第17次常务会传达省市近期重要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市人大机关参加省人大系统“学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
市人大常委会全力做好《内江市甜城湖保护条例(草案)》论证审议工作
市城建委赴包钢集团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