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小满:郎氏百年制鼓的传承者


在阳城县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农家小院里,总会时不时地传来阵阵击鼓声。每当此时,邻居们就会知道,郎小满做的鼓又售出去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日臻完善的郎家制鼓技艺——“郎合兴”的梆子鼓成为本地区上党梆子剧的专用鼓,大小剧团和演出队都会慕名前来购买。郎小满祖籍阳城县东冶镇古河村郎山庄人,清朝道光年间落户南留。据郎小满讲,清朝嘉庆与道光年间,晋城地区八音会和上党梆子盛行,但乐器甚少,其先祖郎培学跋山涉水、历经艰辛,远赴苏州学艺,由于老实厚道、做事麻利很受老板信任与赏识。在苏州学艺几年后郎培学返回阳城,落户南留。郎小满少时就跟父亲学制鼓,23岁上从父亲手接过祖传制鼓手艺,是家族的第六代传人,三十七年来,他秉承祖训,精益求精,技艺誉满三晋。
  郎小满制的鼓有擂鼓、战鼓、板鼓、书鼓等,此外,他还为用户做过由数人敲打的大擂鼓。制鼓所用的材料都是由他一手选定和制作的,木材用的都是椿木、槐木、柏木等质地上好又坚硬的木料,材料下好后便要经过数日的烘烤,直到达标后才可使用,而选用的牛皮与皮胶也都是经他精心加工制作的,精挑细选的用料和精益求精的材料加工都保证了鼓的质量。
  郎小满制鼓名声在外,经常有人慕名前来参观,但从没有人见过他张鼓皮。原来这是家传规矩,不可让外人看。
  每当一面鼓制成后,郎小满就会用他的另一个传家宝——郎合印加盖印章,有了这个印,鼓价倍增,老用户十分认可这个印。这枚印章从郎氏制鼓第一代传人一直传到郎小满手中,尽管上面已斑斑驳驳,字迹也显得模糊,但却是郎氏百年制鼓的见证。
  “做一面鼓最少需要六天,虽然不怎么赚钱,但为了这百余年的技艺传承下去,我会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郎小满说。刘爱国 栗园园 郭学良

省第三环保督察组举报受理问题第二十五批转办清单下达我市
“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公示(外派劳务)
市民卡可挂号就诊缴费 这些云项目将改变市民生活
衡大高速大名省界收费站绿通员归还失物暖寒冬
市局全力推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修编工作
郎小满:郎氏百年制鼓的传承者
“清洁城市、美化家园” 稀土高新区在行动
三明一男子以网络购物退款为名 诈骗获利54万元
纪念“九一八事变”87周年,今天嘉兴将试鸣防空警报,请市民们无须惊慌
2018年三亚市老干部“见证海南经济特区30年辉煌”文艺汇演昨晚举行
新机场旁 三渔村种下希望的“种子”
环保督查“回头看”:10省市无一幸免 河南江西问题最多
聚焦退养转型恢复岸线生态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举办3月份“城管开放日”活动
走近自然神秘世界 书写生命美丽传奇:银杏小学举办沈石溪读者见面会
一起单车事故牵出系列骗保案
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文艺展演
奉贤海湾旅游区城管执法中队以奋勇争先的劲头狠抓“巩卫”工作
重拾生活信心 贫困户乐开了花
高坪:新的起点 必然有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