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由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位于济宁市任城区横三路以南,纵三路以东。总占地面积43363.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260.8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2732.7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6661.73平方米。建成后容纳医疗床位800张,养老床位340张。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设计思想正确,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等专业设计详实齐全,达到了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能够指导施工图设计。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严格按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进行施工图设计,并作为施工图设计、审查的依据之一。
附: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
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7年7月26日
抄送:各有关部门
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
会议纪要
2017年6月27日,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持召开了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会议。会议邀请了济宁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济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山东正阳设计研究院、济宁华园建筑设计院的10位专家,参加会议的有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消防支队、市中区消防大队、济宁市规划局、济宁市规划局任城分局、任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宁市供水集团公司、济宁市供电公司、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共20余名代表(表附后)。
会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专家对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预审。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认真听取了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介绍,并分建筑与消防专业组、结构与地基基础专业组、给排水专业组、采暖与通风专业组、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组对该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会专家和代表提出许多优化设计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现会议纪要如下:
一、总平面图、建筑设计:
1.应按初步设计编制深度规定补充完善初步设计说明。
(1)完善消防专篇,补充防火分区示意图,标注疏散距离,计算疏散宽度等。
(2)应补充各单体建筑节能专篇,补充体型系数、窗墙比、屋顶透光部分占比、权衡判断建筑耗热量指标等节能设计内容;应采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明确系统名称及标准设计图集编号。
(3)补充绿色建筑专篇,明确星级标准,提出具体控制措施。应减少建筑屋面等处非功能性装饰构件的使用,其造价比应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控制项规定。
(4)应补充人防设计专篇。
(5)地下室应增设柔性防水层。
(6)应明确机动车、非机动车配建标准。
2.总平面图:(1)补充院区交通组织设计。明确就医流线,探视流线,工作人员流线,一般货物流线,污物流线及老年养护、康复医疗等功能流线组织。应补充太平间及相关流线设计内容,避免尸体、污物运送路线与出入院流线交叉,人员出入口不应兼做尸体或废弃物出口。
(2)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范围内不应布置进深大于4m的雨棚及地下室出地面楼梯间等。地面停车场与相邻老年养护院及后勤保障楼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3)病房楼及老年养护院出入口处空间局促,建议调整,增设回转广场及临时停车位。
(4)应充分研究场地及周边条件,明确防洪设计标准,并据此深化竖向设计。
(5)完善无障碍停车位布置,老年养护建筑附近应设老年人停车位及供轮椅使用者专用停车位。
(6)养老设施应设置专用晒衣场地。
3.按《关于进一步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济建〔2015〕140号)》的要求,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墙。
4.门诊医技综合楼:(1)通向地下车库的疏散楼梯与病房楼的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病房楼西侧疏散楼梯不应采用经扩大合用前室穿越西端防烟楼梯间前室通向室外的做法。
(2)一层平面图中,2-j轴线处楼梯间应按封闭楼梯间设计,并应直通室外。
(3)手术室、icu 层高应至少控制在4.2米以上。四层平面图中,建议调整取消重症监护室西侧及北侧的走廊(无功能需要)。玻璃采光顶距f轴线消防电梯前室外窗的防火间距不足,且与1-1剖面图不一致,应调整。
(4)完善门诊科室布置,其中中医门诊、理疗等中医相关科室集约设计,突出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色,方便管理及使用。
(5)应明确b轴线雨棚南北向平面尺寸,该雨棚位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一侧,其进深不应大于4m。
(6)应明确病房内卫生间的平面尺寸,复核三床病房进深尺寸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5.老年养护院:(1)通向地下车库的疏散楼梯与地上部分的疏散楼梯应分别独立设置。
(2)老年人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三层以上,否则应经消防主管部门批准。
(3)应明确自用厨房的炊事方式,部分客厅、自用厨房缺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应调整。
(4)公共厨房应具备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6.后勤保障楼:厨房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7.地下车库:(1)应补充地下室平时平面图、地下一层整体平面图、防火分区示意图、地面平面图、剖面图等。
(2)应明确通向地下二层汽车坡道的宽度。
8.本工程集中供应生活热水,应设计、布置太阳能集热器。
9.应补充连廊设计内容,明确连廊下部消防车道的净空高度。
10.应按《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规定,补充屋顶檐口大样并研究解决防止屋面自由落水及冰雪融坠的实现措施。
二、结构设计:
1.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偏大,应依据勘察资料进行计算校核,调整桩基础设计,应按勘察资料进行桩长设计,或要求补充符合桩基设计的勘察资料。
2.地下车库顶板与上部建筑地下一层(或夹层)顶板高差较大,应采取可靠措施保证水平力的传递,满足上部结构的嵌固要求。
3.1#楼:(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应按7度0.15g进行抗震计算。
(2)建议调整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3)(3-8)~(3-9)轴间后浇带设置不合理。
4.应补充2#楼裙房门厅处屋盖等结构设计。
5.3#楼:(1)填充墙竖向分布不均,应加强下部两层框架设计。
(2)会议室周边大跨度框架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
(3)会议室两侧框架柱截面宜适当加大。
(4)会议室梁上起柱结构设计不妥,应优化调整。
6.应补充连廊结构设计。
7.地下车库:(1)一、二期建议设缝分开,方便施工,避免地下车库结构超长过多。
(2)建议优化地下车库柱墩设计。
三、给排水设计:
1.本工程应在设计文本中增加建筑概况说明,应补充各建筑物的面积、高度、功能组成等基本参数,补充说明医院的住院床位数等指标;
应补充本专业工程设计图例。
2.用水量计算不完整,应增加车库地面冲洗用水、空调冷却水补充用水等的用水量。应按供水分区分别列出最高日冷、热水用水量及最大时用水量,并据此选择供水设备。
3.应说明消火栓系统工作压力,明确消防系统管材压力等级,明确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的楼层数及自喷系统各层供水支管采用减压孔板的楼层数,试验消火栓应设置在水箱间或楼梯间内。
4.消火栓系统稳压灌容积设计说明与图纸应一致。
5.生活冷热水系统用水定额取值偏大,可根据当地实际选取,以降低工程造价。
6.病房综合楼应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最大小时热水用水量及耗热量计算参数。
7.给水原理图中给水立管底部应增加控制阀门,给水立管顶部均应设自动放气阀。
8.所有穿越伸缩缝、变形缝处的给水、消防等压力管道均需考虑防护措施,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9.所有排水管道均不应穿越伸缩缝、变形缝。
10.自喷系统应明确主楼、地下车库等的喷水强度、作用面积等参数,主楼部分自喷平面图绘制深度不足。
11.消防控制室、强弱电间应设置建筑灭火器;病房楼部分部位应增设建筑灭火器。
12.消火栓泵、喷淋泵吸水管、出水管dn100偏小应校核计算。
13.地下室空调冷冻机房、换热站等设备用房应设排水集水井及排水泵。
14.消防水池容积设计说明与图纸不一致,应绘制消防泵房平面布置图。
15.应补充机电工程抗震设计内容,应说明医院污水处理站设置位置,设计规模参数等指标;补充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内容。
16.暴雨强度公式应采用当地参数,并计算院区雨水排水量。
17.补充绿色建筑专篇给排水设计内容。
18.目前市政管网不能保证两路供水,消防水池容积应包括室外消防用水量,并设置室外消火栓供水设施。
四、暖通设计:
1.初设说明中
(1)应补充建筑概况、简述工程建设地点、规模、使用功能、层数、建筑高度等内容。
(2)设计依据中应列入《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防排烟部分,所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编号有误。
(3)应补充老年养护院、后勤保障房的室内设计参数。
(4)医疗用房的新风量每人不应低于40m3/h或2次/h。
(5)应说明空调水系统的平衡、调节方式。
(6)应明确防排烟、空调通风系统风道、空调水系统管道、采暖管道、多联机冷媒管道等主要管道的材质要求及相关保温措施。
(7)设计选用的螺杆式热泵机组、多联式空调机组的iplv值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要求。
(8)应补充暖通专业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9)应补充抗震设计专项说明,防排烟风道、事故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
(10)防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及建筑中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道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米范围内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2.手术室、icu、中心实验室等净化空调区域因采用独立的冷热源,其空调冷热负荷应单独给出。
3.老年养护院夏季采用多联式空调系统,应首先确定其空调冷负荷,然后根据冷负荷大小并经修正后再选定空调内外机规格。
4.冷却塔的设置缺少依据,应根据地源侧的具体情况,经热平衡分析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设置冷却塔。
5.无窗房间当总面积超过200 m2或一个房间的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时,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6.各单体建筑的走道排烟量计算中的走道面积应包括走道地面积与连接走道的无外窗房间面积之和。
7.应补充绘制各单体冷热源入口装置及冷热量计量装置,计量表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要求。
8.空调通风系统、防排烟系统主风道应明确断面尺寸,空调水系统的主管道应确定规格大小。
9.门急诊医技综合楼
(1)平面图中本专业管线表示不清晰,应去掉建筑专业辅助线。
(2)应明确标明需二次设计的净化空调区域。
(3)同一防火区域内不应自然排烟机械排烟并存。
(4)部分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点距离超过30米。
(5)检验科、病理科、实验室应有单独排风系统,化验室、处置室、换药室等污染较严重的场所应设局部排风。
(6)核医学检查室、放射治疗室、病理取材室、检验科、传染病病房等含有害微生物、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场所的排风,应处理达标后排放。
(7)空调系统新风采集口及回风口的过滤设备应满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第7.1.11~12条的规定。
(8)洁净用房应采用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的送风末端。
(9)中庭式门厅宜设置辐射供暖系统作为补充采暖装置。
(10)隔离诊室及其候诊前室、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其回风应有中效及以上过滤器,若与其他诊室为同一空调系统时,应单独设回(排)风,并应维持室内负压。
(11)儿科候诊室、诊室对其他区域应为正压。
(12)急诊部空调应采用可24小时连续运行的独立系统。
(13)产科分娩室等相关房间空调应能24小时连续运行。
(14)五层部分办公室未设空调及新风设施。
(15)部分房间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过近,易造成短路。
(16)空调水系统管道布置不完整,应进一步深化完善。
(17)一二层部分内区诊室、治疗室等功能房间以采用四管制风机盘管为宜。
10.老年养护院
(1)设计说明中的空调形式与实际设计应一致。
(2)应补充排烟设施设置情况说明。
(3)供暖空调通风系统平面布置深度不足,应进一步深化完善。
(4)靠外窗的卫生间宜设置供暖设施。
11.后勤保障房
(1)一、二层备餐区等部位应设空调设施。
(2)应补充排烟设施设置情况说明。
(3)餐厅及包房宜增设机械排风设施。
(4)风管穿越空调机房隔墙处应设防火阀。
(5)厨房应设油烟净化设施。
12.地下室
(1)地下车库部分防烟分区排烟量不应低于《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2)应补充人防医疗救护站的暖通空调设计。
(3)锅炉房、制冷机房、换热站应设冷热量计量装置。
(4)锅炉房、换热站应设供热量控制装置。
五、电气设计:
1.设计说明中应明确各类建筑的规模或设计等级,以便判定其设计参数及电气指标。
2.应按据对电气安全防护的要求划分医疗场所的类别,并明确其内用电设备的自动回复供电的时间。
3.应补充负荷计算结果,应按负荷等级及性质分别统计计算负荷容量,应给出各级各类负荷容量,以便确定主、备用电源容量,满足用电申请的要求。
4、应与电力部门协商确定10kv电源及其运行方式,尽快与供电部门签订供电协议,落实供电方案。
5.、应按建筑物为单位进行配电设计,各建筑物配电应分别自成系统;各单体建筑物分别在其建筑物内设置变电所或低压配电室。
6.开闭所应设置值班室及辅助生活用房;非特别重要的一级负荷负荷严禁接入应急母线。为满足配电的可靠性、连续性及灵活性,建议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应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加联络的接线方式,并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7.季节性负荷单独计算;空调负荷配电应采用独立变压器供电,并自变电所自成系统,以减少运行费用。
8.车库总平面内应预留电动车辆的充电设施,车库内应预留电源插座并按车位预留电动汽车充电桩电源容量。
9.应向相关部门咨询并明确基地内是否需要设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及其相关机房。
10.应按现行《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第15章的有关规定补充相关需要深化设计的智能化系统内容,并补充其系统框图,明确深化设计的各类技术指标、分工界面及接口要求。
11.公共建筑的空调负荷集中,变频设备多,谐波分量大,对电网污染大,建议除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设置有源滤波装置外,谐波严重的医疗专用诊疗设备应就地设置有源滤波装置。
12.应补充本专业绿色建筑设计,明确最终评价等级。
13.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应以设置在低压配电系统首端为原则;部分场所的照明回路应设置故障电弧探测器或保护器。
14.应设置分项计量能耗监测装置,电力监控系统与能耗监测系统应合用多功能电力仪表及计量表,并满足远传功能;应补充能耗监测系统专项设计说明及系统框图。
15.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7度,应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并补充本专业抗震专项设计说明。应补充人防地下室战时初设文件。
与会专家和代表还提出一些其它建议,在此不一一赘述,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据此会议纪要精神和专家提出的其他意见,抓紧修改、补充、完善初步设计文件,尽快上报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便早日批复。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1月12日公交415路线路调整的公告
雨走了,抢险仍在继续……
宁强县阳平关镇确保居民饮用水正常
汴京公园举行迎新春职工文体比赛
这些防晒产品名不副实
关于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任城区老年养护院一期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
淮北市人大工作研究会调研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情况
路北区再掀招商引资热潮
秋白菜长势喜人 再过一个多月就可以上市了
除了热还是热!气温节节升 欧洲或打破史上最热纪录
大安镇掀起新一轮“扫黑除恶”宣传攻势
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首份指南:黄山成旅游热门城市
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成品油市场专项整治案例
造价站2018年3月份工作简报
文明旅游有新保障 栖霞区成立旅游巡回法庭
温岭单项最高奖励300万扶持航运业发展
蒋王社区党委开展党员“清风廉廉看”活动
市科委主任会见以色列驻沪总领事一行
院士专家遂宁行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信银行信阳分行扎实开展“扶贫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