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范鑫】“去年俺村一股劲儿打了三口水井,不但解决了320亩耕地的浇水问题,还平整出来100多亩耕地。”8月24日,记者在淇县北阳镇大水头村采访时,村民潘宝贵对村里发生的变化赞不绝口。
大水头村位于淇县云梦山北侧的山坳里,是泥石流地质灾害较易发生的地区,全村有户籍人口55户16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户81人。
“这里荒山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都是‘望天收’的旱地,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村民的发展。”淇县国土资源局派驻该村第一书记高东坡介绍,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已有78名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转移就业、到户增收等帮扶措施实现脱贫摘帽,还有2户独居老人因沉疴难愈,行动不便,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
“目前,村内常住人口仅剩下15户30人,如何帮助留下来的村民稳定增收、防止返贫成为扶贫工作的关键。”高东坡介绍,经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村民代表们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荒山的办法。
“我们从县林业局协调了4万多棵果树种植在村北侧荒山上,目前成活率达95%以上,不但能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还能起到防治泥石流灾害的作用。”高东坡介绍,除了1万棵果树作为村集体种植项目以外,其他的果树全部免费分配给了村民。
高东坡自去年5月份驻村以来,先后向单位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用于土地平整和解决灌溉问题。短短一年的时间,大水头村的耕地面积增加了100余亩。为了引水上山,大水头村一连打了三眼机井,并配套有压力罐设备和地埋管道。“我们还在荒山上开辟出3000米长的环路作为农忙道路和自行车环线。”高东坡说。
“以前别说是浇地了,连人吃水都困难,一年就能种一季玉米。”潘宝贵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不但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地埋管道还通到了山坡上,就连地里的庄稼也能‘喝’上水了。”
看到村里的荒山上如今种满果树,地里的庄稼也告别了“望天收”的历史,不少走出去的年轻人有了回村发展的想法。今年5月该村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王林武就是其中的一位。王林武告诉记者,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为大水头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看到村里如今大变样,他感到十分振奋。
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王林武除了完善村委会各项组织制度,还带领村“两委”班子谋划好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村内的自来水网改造和入户道路的硬化项目,今后,我将团结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持续改善民生,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全体村民稳定脱贫增收。”
总值班:李宏庆
责任编辑:樊翠翠
南通整治校外培训 多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将被治理
我市迅速推进港湾路明渠控源截污问题整改
灌南县李集乡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会
江化微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基地稳步建设
我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淇县大水头村:引水到地头告别“望天收”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张继民主持并讲话
溧阳市:德国中学生代表团来溧交流访问
新农村的智慧生活
梁山“小蘑菇” 种出脱贫致富大产业
秀水学院:产学研共同体——新月会计学院成功立项
利州区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首届宁波市直属学校新秀班主任16人榜单公示 有你认识的吗
田阳举行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交房入住仪式
邮储银行九江市分行圆满举办全市三农贷款客户经理业务技能竞赛活动
2018年第32期空气质量点评及预报
京津冀台人才交流会在津举行 现场发布岗位吸引台湾人才
临沂兰山环保部门强化环境应急监管 提高工作效率
文明花开满城春
温州高中国际班开始招生 中韩、中澳、中加、中美班将招230名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