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迎来了入秋后的第一场丰收,400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出硕果。在刺梨收购现场,74岁的村民洪显尧把担着的刺梨放到称上,“我这把年纪,第一次看到自家的果果能挣这么多钱。”
高硐村耕地面积有1895亩,全村1425人,其中党员27名,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烤烟,为了改变村里单一的产业结构,近年来,村里先后有人尝试过种植花椒、金银花等,但因没有统筹规划,无龙头企业带动,缺乏科学指导,且不成规模,效果均不明显。
为带领村民发展好村里的产业,根据村里的自然条件,2016年11月,村里协调引进贵州引利波刺梨种植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 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发动群众种植刺梨600余亩,但因受之前遇挫的影响,村民对发展新产业缺乏信心。
为了鼓舞士气,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干部队伍,高硐村以党员示范带动村民的方式发展刺梨种植。2016年12月,下寨组76岁的老党员杨朝碧率先在村里种植了6亩刺梨。“我能种,大家就能种。”在杨朝碧的示范下,下寨组当年种植刺梨面积80余亩。
不仅如此,高硐村党支部更加注重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年底总结会上,支部成员晒出一年来宣传动员群众、调整矛盾纠纷、示范带头发展产业的清单,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也重拾了村民对产业发展的信心。
2017年8月,高硐村600亩刺梨挂果100余亩。
借助脱贫攻坚的东风,高硐村在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中,也逐渐坚定了方向,提振了信心。
今年初,通过政策扶持,高硐村刺梨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亩。
有了政策扶持,还得有技术支持。为提升村民管护技术,高硐村村支两委先后6次组织500余名村民前往龙里、贵定等地的刺梨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将贵州引利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刺梨生产、销售的龙头企业,采取农村“三变”模式,按照群众占70%、公司占20%、村集体占10%的比例分红。
“今年,我家15亩刺梨初挂果,总产量近2000斤,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里的贫困户邬忠仁说。
通讯员 李小根
编辑:朱永娣
统筹:彭钥嘉
编审:吴亚鹏
端州露天焚烧再抬头城管部门已增派人员巡查布控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迎接全省党建工作督查调研
德清社区教育再登全国奖台
余开平深入锣鼓塔街道调研指导工作
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元市开展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从“盲目种”到“科学种”
上海籍选手、裁判参加2018全国航空模型表演队及评分裁判集训
贫困户苏文科发“猪”财
陕西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煤改气”家庭将予适当补贴
三名男青年石家庄市太平河溺亡
CBA预备队比赛下周一衡阳开打 姚明将现身赛场
发烧女孩竟然抢救无效身亡? 身上发现神秘伤痕
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农业合作对接会在连举行
南通整治校外培训 多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将被治理
我市迅速推进港湾路明渠控源截污问题整改
灌南县李集乡积极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进会
江化微高端电子材料产业基地稳步建设
我市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
淇县大水头村:引水到地头告别“望天收”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张继民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