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走道,破旧的房屋,嘈杂的环境,数百人共用公厕,三天两头堵塞的下水管道……大多情况下,棚户区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改造是必然的。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市从人民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切入,如今,一个个破旧的棚户区已作为历史写入城市发展的厚重书卷中,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敲开了幸福之门。 棚改,圆了我的安居梦 徐女士原是建设里居民,前不久,一家人搬进了回迁房小区。“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徐女士说,以前,家里没有厕所,也没有淋浴房。碰上下雨天,出门就踩一脚泥。如今,厨房里燃气到家,洗菜、洗碗的脏水可以直接排到下水道,生活真方便。 走进徐女士的家,两室二厅的房子,布艺沙发、液晶电视、空调……家具家电齐全,家里收拾得整洁清爽,也彰显着女主人的勤劳。 按照我市要求,回迁安置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决不能低于商业小区。“出门走几步就有公交车,买菜、去医院都很方便。”徐女士说,现在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 年过六旬的王大爷原是山南村村民,现在已是湖滨社区的“新市民”。他告诉记者,以前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自建房,阴暗潮湿,家里蚊虫多,雨天漏雨晴天扬灰,如今,家家喝上自来水,天然气进户,配套设施都全了。 小区里不光有健身器材、休息座椅,还有广场、花园。更让他高兴的是,孙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幼儿园。“真不敢想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棚改圆了我的安居梦。走,带你们去我家参观参观。”应王大爷的热情邀请,记者随他一道向他家走去。记者在小区里看到,一排排新楼矗立在阳光下,满目的绿意、甜蜜的花香、整洁的道路……烘托出温暖祥和的社区环境。 安置,推进力度再加大 安置房回迁是棚户区改造的重要环节,群众关切,市委市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关注,其要点为安置房的建设。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两治三改”专项行动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置房建设及回迁工作,不断加大推进力度,按照建前部门合作精简程序,建中交叉作业提高速度,建后分配方案现行的原则,强化调度,由每月一次增加到一周一会,既有面上共性问题解决又有个性问题的现场现办。 每周对安置房建设及回迁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各区政府和市两治三改办、市住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重点工程局、市城投公司、蚌埠供电公司、蚌埠中环水务公司、蚌埠新奥燃气公司、市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密切配合,跟踪服务,提前介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基本建成,提前超额完成省级目标 民生之要在安居。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一个个棚改项目建设,改善的不仅是市民的居住环境,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随之不断完善提升。 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截至5月底,我市市棚改安置房累计新开工9123套、基本建成12370套,分别完成省政府年度任务要求的91.23%、123.7%。提前超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 目前,红旗四路(米亚三期)、建设里、纺南和长青北路、太平新村等项目顺利回迁,完成安置4982套。预计6月底前,红塔安置房一期、华联国际、新二中周边、老贯徐安置房三期、戴湖翠微园、滨湖二期安置房、马场湖安置房等13个项目约1.6万户棚改居民将得到回迁安置。
交管12123可申请补领合格标志
项雪龙调研东海县、赣榆区基层党建工作
人民大道小学师生走进警营 学习安全知识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吴孟超院士来徐访问
市委书记庞庆波深入镇赉洮南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我市不断加大棚改安置推进力度——今年已基本建成12370套安置房
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帮扶干部风采
8月18日至19日有阵雨 气温略下降
我市启动春季禁渔同步执法行动
揭东区美斯朝启创客项目进入室内装修阶段
提供24小时故障及时报修服务 供电质量再提升
打南京牌唱芜湖戏 青山河高新区现“边城效应”
科普知识送到西安百姓家门口
方悦芝:普宁女孩因兴趣与技能结缘
洛阳北航科技园智能装备基地落户伊川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冷水滩举行
十六铺至吴淞口一览浦江“芳华” 4小时黄浦江深度游览航线复航
珠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暑期档荧屏热爆:现实题材仍坚挺,人气演员撑起“半边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