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弋江桥街道奥园社区的奥韵康城小区,住着一位爱做公益、助人为乐的好心人,街坊邻居给她送了一个闲不住的“朱大姐”的雅称。这位“朱大姐”名叫朱迎年,今年67岁,别看已年过半百,却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争当楼栋长、义务巡逻员……她说,人一辈子要多做好事、做善事,把乐于助人当成一种习惯。
节衣缩食做公益,真情奉献暖人心
退休在家的朱迎年喜欢看电视,每每看到有生活困难的大学生、群众大病无钱医治的相关报道,她都格外上心。“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大学生突发疾病上课时晕倒了,送到医院时情况已非常危急!”朱迎年十分焦急,她赶紧拨通电视台的热线电话,急切表达了自己献爱心的诉求。她的1000元善款如期划到受捐人的账户。无论是面对躺在病床上的昏迷少年,或是年幼孩童,朱迎年都会在知晓后,第一时间拨通爱心热线的电话,此举在街坊邻居间早已传为美谈。
2016年夏天抗洪时期,她还第一时间跑到社居委,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又拿出1000元,希望能为芜湖市的抗洪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力。社区考虑到朱阿姨当时刚生病痊愈,自己也正是用钱的时候,劝说她把钱留着自己先养好身体,但是在朱阿姨的一再坚持下,还是捐出了200元钱。
捐善款、献爱心对朱迎年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面对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她从未吝啬过,1000元、500元……数次的捐款行动,均是朱大姐自发而为,有好几次她还专程去了医院,看望罹患大病正在治疗的人。
外人看来,爱做公益事业的朱大姐收入一定很高,才可以动辄数千元捐出善款。而事实上,朱迎年和丈夫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可以说她和老伴是“节衣缩食做公益”。家里的淘米水、洗菜水省下来冲马桶、浇花,一双新鞋子、一件新衣服都很少买,出门能步行就不坐公交、能坐公交的决不打车……靠着一点一滴的积攒,朱迎年才有了做公益的“资本”。别人说“朱大姐,你退休了,应该享受生活,吃好穿好才对”,朱迎年总是摆手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习惯,已经很难改变。
着眼小事见行动,文明绿色相伴行
朱迎年不仅乐做公益,还是社区里的义务巡逻员、小区楼栋长,身负多种职责的她面对社区里大小事,从未敷衍马虎。热心为居民帮忙、关心着社区的方方面面。看到电梯过道里堆满了易燃杂物,她留个心眼记在本子上,向物业、社居委反映情况,直到垃圾杂物被清除;社区里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她也不闲着,拔草、扫地、剔除牛皮癣小广告,干得认真仔细;对不文明的过路人耐心劝导,对垃圾乱倒乱丢现象上门教育;面对一些私家车主随意将车停放在小区公共通道、绿化带上,影响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她也会主动上前劝说私家车主规范停车。辖区内的环境卫生和不文明乱象只要是她能解决的,都会在亲力亲为热心解决,解决不了的也会在第一时间上报到社区,请求领导协助完成。在居民眼中,她是一名热心公益的带头人。不管是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还是节日庆祝活动,她都积极参加,同时还热情的号召周围的居民一起参与。
有人说她真是“闲不住”,事实上她还有一个尚在读书的外孙女需要照顾。外孙女的家、自己家两头来回跑,但即便这样,她也没有落下助人为乐、爱做公益的“功课”,认认真真将点滴好事做到尽善尽美。
朱迎年始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也充分体现了其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好人存在,通过这些助人为乐的努力和行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市开展“欢乐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
湛江市供销社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见闻
古冶区组织开展扶残助残月系列活动
学成都佛山 促转型发展我市举行县(市)区组主题演讲比赛
市粮食局携手共建社区开展“初心守廉”主题党日
朱迎年:热爱公益、奉献爱心的“朱大姐”
南昌市体育中心开展“摘抄党章不忘初心”活动
庐江白湖镇:念响“美丽经”乡村“大变脸”
2017年丰满区精准脱贫措施实
永丰县扶贫车间让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今日开幕
男子网购摩托还送车牌 经查竟然是假车牌
@河南所有企业,你们期盼的又一项大改革在自贸试验区落地啦!
【即时报】@清马跑友,明天可以领取物品了,指南在这里
市住建委开展全市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及检测市场专项检查工作
山东枣庄市交通运输局赴绍兴市考察交流“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
畅叙军地鱼水深情共谋军地建设发展
手机扫码享受便捷“指尖政务”
有序应对返程高峰
我市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标准化提供“嘉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