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名”进行时丨雨花亭历史风貌区:曾是抗日主阵地

  记者:罗文鹏
过了“小西门”“万花园”,便到了雨花亭。
雨花亭这个地名,若追溯起来,或许与佛教雨花的典故有关。传说佛祖说法,天空像下雨一样飘下许多美丽的花朵,即为雨花。比如南京的雨花台,相传梁武帝时期,一个叫云光的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动得满天雨花,花落到地上就化为石头了,因此就有了雨花台这样的美称。
有名无实的福寿街
沿着山顶小巷前行,出现一排低矮的老旧平房。雨花亭13号的屋檐下,嵌着一块小石碑,上刻“栖流所”三个字。这便就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栖流所旧址所在地了。记者试图向来来往往的居民询问栖流所的历史,但人们均摇摇头,露出茫然的神情。
清乾隆《衡州府志》中的栖流所图
栖流所,是清代管理流浪乞讨人员的专门机构,类似于今天的救助管理站。据《清会典事例都察院栖流所》:“顺治十年覆准,每城建造栖流所,交五城管理,俾穷民得所如遇无依流民,及街衢病卧者,令总甲扶入所内,报明该司。”《清史稿食货志一》:“外来流丐,保正督率丐头稽查,少壮者递回原籍安插,其馀归入栖流等所管束。”
登山石阶
记者查询地方志发现,清乾隆《衡州府志城舆图》共收录了《衡州府图》《南岳图》《石鼓书院图》等9幅,其中还有一幅《栖流所图》。可见,栖流所在古代所受重视的程度。
雨花亭清代栖流所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我市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的“救助站”。据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专家考证,雨花亭栖流所遗址已有上百年历史,在衡阳保卫战中还曾经作为救治伤兵、百姓的场所。专家认为,雨花亭历史风貌区展现了衡阳城区民国时期坡地住宅区的历史风貌,栖流所更是衡阳保卫战的见证。
当前,我市正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们对雨花亭历史风貌区提出规划建议:对文物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分类进行修缮和改善,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延续风貌区的空间布局特征,对环境风貌进行整治;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保护、标示和展示老地名,展示雨花亭的历史文化。
(编辑:谢丹 二审:雷昕 三审:李少华)
市区鹤峰中路老人过马路被货车撞伤
武当山侠世界文旅综合项目正式启动 23亿打造“侠世界”
岭东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
虞家河中心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活动
苍溪县做实做活旅游扶贫文章
“申名”进行时丨雨花亭历史风貌区:曾是抗日主阵地
孙耀灿调研高港计划执行安排情况
绍兴市地方海事局关于萧余线东湖景区东入口航道边搭设脚手架的航行通告
穗丰农庄:藏于月亮湖畔的别样民宿
酒店用餐怀疑食物变质该咋取证?市监局局长这样说
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政府代表团在我市参观考察畜牧业龙头企业
泸溪县开展禁毒预防联合大检查 提升群众防毒禁毒意识
市审计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题学习研讨交流会
贾汪区召开基层党员干部冬训动员大会
青川县“三种方式”让残疾人更有获得感
敬业集团3D打印机金属冶金展上夺人眼球
桃源杨溪桥镇精准扶贫周末“不打烊”
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多措并举打造“平安银行”
寿光:积极应对再降雨 农业专家深入棚区一对一指导
市第三督导检查组来青龙督导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回头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