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卫辉市紧紧围绕“完善监管体系,优化监管机制,强化依法监管能力”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全程监管理念,以全市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为抓手,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和监管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出和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不断完善、监管队伍不断壮大、监管实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卫辉市充分整合全市农资和农产品监管资源,明确行政执法责任,规范行政处罚权,组建农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手段。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农产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反应迅速、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监管队伍。截至目前,对肥料加工企业检查31次,指导帮助200余户种子备案,举办“3·15”宣传日、农资下乡宣传周、《农药管理条例》培训活动,抽取农药样品10个、肥料样品15个、种子样品12个送检,查处各类农资违法经营行为4起,妥善调解农民农资纠纷12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避免了上访事件的发生。
检测体系不断完善。一是逐步整合全市检测资源,提升检测效能,建成了装备先进、设备一流、配备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查站化验室。二是选派检测人员到省市检测机构深造学习,提高检测人员操作能力。目前,卫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各类农产品例行抽检工作稳步进行,全年共完成农产品抽检样品3000多个,检测品种达50余种,年抽检合格率达100%。
监管机制逐步健全。一是开通“卫辉农技推广网”及短信信息平台,加强农资和农产品监管信息队伍建设,及时收集、整理、发布农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构,规范农产品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制订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农业品牌发展迅猛。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卫辉市现有16个无公害生产基地,面积达7.6万亩;1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量3000吨;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基地。各种植基地按照标准要求,逐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并在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品牌意识逐渐加强。
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卫辉市按照长效化机制、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建设,为提升农产品档次、发展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开辟崭新途径。目前,卫辉市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家、市级标准园13家,带动了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种植、养殖专业大户不断涌现,目前达到722家。
监管制度不断健全。一是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出制度,从基地源头抓起,建立了抽查检测、索证索票和台账记录等制度。二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健全了农资和农产品监管责任体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不力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三是发挥有关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横向配合和纵向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农产品基地准出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卫辉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证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在旧光影中感受关怀
中方县志愿者激情助力“三城同创”
龙门交警进校园给平陵中心小学上交通安全课
我市开展“兴水利种好树助脱贫惠民生”主题植树活动 争做城市添绿的践行者
武宁县改造提升湖滨东路促创森
卫辉市:全力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上半年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定向好态势
两人突然晕倒 疑似“中煤毒”
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黑社会性质组织头目被判有期徒刑24年
深圳市国资委副主任胡国斌率队调研赴城建集团东莞清溪项目、御城花园项目
宝安男子洗菜时晕倒住进医院半个月 家人消失了
健康扶贫让贫困户“站”了起来
高港区2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总体进展良好
龙城区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带一本好书回家过年
鹤洞大桥货车最高超载76.53%
视频回放:《百姓问政》(2018-10-25)
肇庆高新区千人徒步庆新春迎省运
衡水市职教中心打造德育工作“最美”品牌
湘潭健康扶贫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