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 136个项目和5个工程包提升泉州环保水平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以民生福祉为依归,五年来,泉州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从国家生态市加快迈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站在新起点上,相关部门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针对短板开展环保问题攻坚,打好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坚决呵护泉州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泉州实践 近四年每年筹3亿元补偿两江上游治水
  山水交融、温润柔美的自然环境,滋养了泉州之美,也为人们留下一道生态考题。过去五年来,泉州以“生态指挥棒”为指引,交出靓丽答卷——2015年11月,泉州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去年,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相继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区)命名,建成了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今年10月,泉州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天更蓝了——
  2016年8月,燃烧24年的福建联合石化火炬熄灭了,原本往空中排放的尾气,全部被火炬气综合利用项目“吸纳”,并转化生产成氢气与燃料气。无独有偶,鸿山热电厂燃煤机组经过超低排放改造,大烟囱吐出的“白雾”主要成分是水蒸气……为呵护“泉州蓝”,我市持续推进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等专项整治,加快淘汰黄标车。今年1—9月,泉州市空气质量整体良好,全市平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5.5%,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
  水更净了——
  告别“脏乱差”,晋江九十九溪空气清新草木芬芳、田园风光启动区项目初具雏形,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镇山内村东楼水库排洪渠焕发新颜……五年来,泉州不断深化水环境综合整治,在构建“以江促海、江海联动”格局的基础上,治水从“大动脉”拓展到“毛细血管”,向纵深、源头、治本全面推进。
  今年年初,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决议》。3月1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河长制。目前,全市267条河流全部落实河长制,基本形成“河长牵头、部门联动、分级管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的晋江洛阳江上下游流域补偿机制,由原先筹资2000万元到2014年开始每年筹资3亿元,累计下达专项资金11亿元,带动“两江”流域地区投入资金150多亿元,实施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项目1200多个。
  地更绿了——
  在安溪官桥镇,曾经满目疮痍的废矿区铁峰山,如今满山翠色,绿意盎然。5年前,安溪率先实现石材行业全业退出,并着手整治矿山地质环境,如今,当地村民实现了从吃“石头饭”到赚“绿色钱”的转型。同时,以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为载体,我市大力实施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和生态敏感区绿色质量提升工程,森林覆盖率达58.7%。全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安溪德化列入全省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实现社会得绿、林农得利。
  泉州畅想 三年完成逾796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履行环保职责,坚决呵护泉州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市环保局副局长郑天助介绍,今年,我市启动了环保设施与能力建设大会战。今后,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针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开展环保攻坚,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根据部署,2017年至2020年,我市将分步实施136个具体项目和5个工程包,攻坚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至2020年底,实现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各县(市、区)至少建设1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或收纳场等一揽子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环保安全网。今年起,泉州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三年行动正式启动。根据计划,我市将用3年时间,完成796个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使全市70%以上行政村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强化制度保障,共创美丽家园。今年8月,泉州第二部实体法——《泉州市市区内沟河保护管理条例》三审通过,内沟河保护管理将实行河长制。按照市政府印发《泉州市开展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2019年,中心市区将实现生活垃圾“干湿分离”;2020年,中心市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我市还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要实现流域、森林、海洋、湿地、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
  体制机制创新,将带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破解生态环境损害中“企业(个人)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难题,我市作为全省试点率先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探索工作,在晋江、惠安、永春率先试点,明年全市试行。
  声音
  生态保护 从我做起
  今年十一长假,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游人如织。走进村庄,龙马溪堤固河清,荷花池碧波荡漾。2014年以来,东张村紧紧围绕“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建设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环境整治,初步建成了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年接待游客达到4万多人次。
  “生态环境的提升,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东张村党支部书记陈志成介绍,依托乡村旅游,村民年增加收入逾两百万元。该村还致力发展生态农业,建成了3200亩现代设施农业基地,无土化栽培的蔬菜销往福州、厦门、泉州各大超市。
  像东张村这样的美丽村庄,在我市并不鲜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从生态保护中受益,也切身感受到了“绿色发展”的深刻含义。大到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产业转型,小到不随意倾倒垃圾、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日常点滴,陈志成认为,只有更多的人从自己做起,真正行动起来,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我们才能守护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五年来,泉州海拔最高学校白玉小学面貌焕然一新——
  学生喝上干净水 吃上丰盛午餐
  19日上午10点多,泉州海拔最高学校——安溪县祥华乡白玉小学的三年级教室里,学生们跟着“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诵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声音浑厚有力;宽阔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们玩着篮球,阳光洒在他们绽放的笑容上……这是一所地处偏远山区的希望小学,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佛耳山上,200余名师生分别来自佛耳山上的白玉、白坂、白珩三个行政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两日,白玉小学校长黄世忠反复揣摩着这句话,分享给全体师生,并叮嘱大家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真切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在党的关怀下,在政府、社会爱心机构(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这五年来,学校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整体布局更合理,配套更完善了。”他感慨地说。
  他身后的白玉小学,如今面貌已焕然一新,硬件软件得到很大提升——不再是只有集教室、电脑房、图书室、师生宿舍、厨房于一体的教学楼,多了一幢综合楼和1幢宿舍楼;老师们有了私人空间,不用再“蜗居”于电脑室里睡觉了;增加了一名专职保安,学生在校更有安全感;课堂氛围更好,学生精气神更足,在2015年安溪县举行的小学毕业班统考中,其语文平均分超过县里一所实验小学的84.5分的平均分,达到了85.4分。
  在校教了12年书的副校长黄建成说:“这几年,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他告诉记者,两年前,男老师就睡在电脑室里,在墙边搭个通铺就是床了,睡眠质量远远得不到保障,“男士嘛,有时候会打呼噜,加上大家集中在一处,呼噜声难免相互影响。”他记得,有一天凌晨3点被吵醒后就睡不着了,索性起来泡茶、看电视直至天亮。“现在,每位老师都有一间单身宿舍,备起课来也游刃有余,教学质量自然就提上去了。”他说。
  改变提升幸福感。黄建成说,学校的设施设备如操场空间、体育设施、食堂配套,也与县里、城区的不相上下。以往学校用的是未净化的山泉水,现在安装水塔后,把消毒过的水引到食堂、宿舍楼、教室角落等处,用起来安心、方便;食堂厨房也干净卫生,食品经营许可证办下来了,抽油烟机、消毒柜、冰箱等配套一应俱全。
  11时05分,午饭时间到了。同学们鱼贯走出教室,走向食堂,洗净双手后,坐在可容纳100多人的食堂里享受午餐,摆在他们面前的有青菜、卤肉、鸭汤等,个个吃得津津有味。每人都有一个位置,不再像以前,领完饭后要么在教室,要么在操场或树底下吃。据介绍,有57名学生的午餐是由泉州市委文明办、东南早报、爱心公益协会联合主办的“爱心午餐”公益行动提供的,已连续五年帮助中午在校寄餐又买不起菜的学生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每名寄午生每年200元。“这里的午餐比城里部分小孩的还要丰盛呢。”黄建成自豪地说。

市农委召开党组(扩大)会 研究部署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成都高标准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国家综合试点
南宁:创建“无传销小区” 在行动
殷美根深入中航工业洪都调研
满足不同学车群体需求 女子教练班烧旺驾培市场“一把火”
至2020年 136个项目和5个工程包提升泉州环保水平
旅游行业招贤纳才
近140位高管上课学“上市”
砀山县、灵璧县现代农业博览园成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
大埠桥街道办事处抓实扶贫项目 助力脱贫攻坚
总书记新时代科技强国动员令引发热烈反响
中共丽水市纪委关于全力推进“八大行动”坚决打赢“八大战役” 为建设清廉丽水提供坚强保证的实施意见
经验交流促成长,2018从“心”出发 ——我市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咨询研讨活动顺利开展
提前批部分录取通知书陆续发放
常州经开区10个品牌入选省重点培育国际品牌
新世纪广场夏日初荷景象
壮乡欢庆“三月三”
第八届中俄中小企业合作圆桌会议在长沙举行 隋忠诚沈蓓莉出席
大堰乡|2015级宜昌市委培乡村医生正式驻村(图)
雨山区安监局四抓手强化工贸企业安全监管